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富岳三十六景》浮世绘画师葛饰北斋晚年的作品之一初版只绘制36景因为大受好评所以葛饰北斋仍以《富岳三十六景》为题再追加10景最终此系列共有46景一般俗称初版的36景为“表富士”追加的10景为“里富士”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画作吧
富岳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里
图中描绘的惊涛巨浪掀卷着渔船,船工们为了生存而努力抗争的图像,远景是富士山。这幅作品是北斋最有名的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日本美术作品之一。
富岳三十六景之本所立川
这幅画描绘得是本所 (今天的东京都墨田区) 的木材厂的日常景象, 以及从这里看到的富士山风光。 与风景画中多用流畅的曲线不同, 这幅画基本是以直线条为主, 尤其是堆放的木材与鳞次栉比的房屋几乎全是直线。
富岳三十六景之常州牛堀
这幅画描绘的是牛堀町
(现在的茨城县东南,霞浦湖东岸附近)
大致是往西南方望去,看见富士山的情景。
富岳三十六景之东海道品川御殿山不二
描绘的是樱花盛开的东海道御殿山 (今天东京都品川区) 远望富士山的场景。
这幅画描绘的是甲斐国御坂峠附近的富士山景色, 这幅画有两个特殊之处 一是场景应该处于夏天, 因为富士山山顶没有积雪, 而且林木繁茂 但是富士山在水面的倒影却有着皑皑白雪; 二是富士山的倒影位置比起物理上应该所处的位置有着偏移。 这两点说明葛饰北斋在描绘倒影时并不注重实际情况, 而是在创作中增添了自己的想法, 这种做法在他的作品中比较常见, 也是浮世绘追求装饰性效果的体现。
这幅画描绘的是山梨县鳅泽町附近的景色, 富士川的支流釜无川与笛吹川在此汇聚, 所以水流湍急而且渔业资源较为丰富。 画面中心是站在一块突出的悬崖上的渔夫, 他弯腰在扯网。
这幅作品属于“里富士”,这一幅是其中第十。 整幅画面被蓝白的笛吹川分隔为两部分, 近景是石和宿的街道, 葛饰北斋对于街道的房屋与街上行人进行了细致描绘, 有的在抬轿, 有的在挑担, 有的骑着马, 有的背着行李 屋顶的阴影与排布成功营造出了立体感, 令人印象深刻。
这幅画描绘得是从江户城中日本桥上远眺富士山的场景。 河流两岸的房屋布置用到了当时被称为 “远近法”的透视法, 消失点则是一石桥与江户城天守 (现在的日本皇居) 天守左上方看得到覆着白雪的富士山。
这幅图画, 将巍峨的山岳与吹走瑟缩的旅人的怀纸 (用作手帕或草录诗句的纸) 和帽子的一阵狂风形成对比。 从画中能直观的感觉到狂风呼啸时的情景。
富岳三十六景之山下白雨这幅画视点应该是在富士市的西山本门寺周边, 这里与富士山之间隔着一块平原, 很可能是在下雷雨的时候平原整个被乌云笼罩, 形成了这种奇景。
描绘的是所谓“身延川” 路边景色以及从这里看到的富士山。 身延川一般被认为是富士川, 但是最近日本学者考证, 这幅图描绘的应该就是通往久远寺门前的身延道的场景。
这幅画是从江户深川 (现在的东京都江东区) 来看富士山的场景。 画面中心是高耸的万年桥, 据说当时这条河经常发洪水, 所以政府将桥修成这种高耸的拱形。 两岸的建筑用了西洋传来的“远近法(就是透视法)”, 桥的夸张圆拱与两排立柱构成稳固的几何形构图, 桥上行人众多, 桥下有一艘斜着的船, 为画面增加了一丝动感。
这幅画 描绘的是富士见原伏见町 (今天的爱知县名古屋市中区) 看到的富士山场景。 画家用纵横的斜向方格描绘了广阔的原野, 左侧有一颗斜出的松树, 整个构图大胆而富有意趣。
富岳三十六景之相州海泽左这幅画描绘的是梅泽水边望向富士山的风景。 画面中的富士山呈深蓝色, 立于云霞之中 天空飞动的两只鹤 与左下角水边的五只姿态各异的鹤 描绘得极为细致。
这幅画描绘的是江之岛的风景以及从这里看到的富士山景象。 江之岛是日本神奈川县一个陆连岛, 据说在古代只有退潮时才露出与陆地相连的路, 涨潮时这条路被淹就变为一座岛, 是日本百景之一, 岛上有重要的江岛神社。 从画中对比如今的江之岛似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这幅作品属于“里富士”这一幅是其中第四。这幅画描绘的是仲原(今天的神奈川县平冢市)附近用来参拜大山(现在的大山阿夫利神社)的大山道望向富士山的场景。
这幅画描绘得是箱根町的大湖芦之湖周边风景, 这个湖因为其面积广大 湖水清冽, 并能清楚地看到富士山而知名。 这幅画中的芦之湖与箱根山基本是实景 画面中的风光在两百年后的箱根也能清晰看到, 说明画家对于风光的观察之细致与描绘之准确。
描绘从长野县诹访市的诹访湖边的诹访神社远望富士山的场景。 画面中心是突出的山岩, 其上建有巖宮諏訪神社, 神社旁边的二本松高立于岩石上, 极具气势。 山岩下方是澄澈明亮的诹访湖, 湖中有一艘小船。
隐田在现在是东京最繁华地区之一的涉谷区和原宿, 但是在当时还是一片原野, 画面中的水车所在的河就是今天已经是地下暗河的渋谷川。
这幅画经常被称为“富士见的渡口”, 描绘的是从隅田川东岸向两国桥望去, 看到富士山的情景, 这座桥位于今天东京都的墨田区, 今日已不存。
此画属于“里富士”,描绘的是当时人们攀登富士山的场景。
富岳三十六景 东都骏台
富嶽三十六景 東海道程ケ谷
富嶽三十六景 東海道金谷の不二
富嶽三十六景 甲州犬目峠
富岳三十六景 骏州大野新田
富嶽三十六景 駿州片倉茶園の不二
富嶽三十六景 礫川雪の旦
富岳三十六景 上総の海路
富岳三十六景 武陽佃島
富岳三十六景 武州玉川
富岳三十六景 下目黒
富岳三十六景 遠江山中
富岳三十六景登户浦
富岳三十六景武州玉川
富岳三十六景东海道程ケ谷
富岳三十六景相州七里濵
富岳三十六景凯风快晴
富岳三十六景东海道江尻田子の浦略图
富岳三十六景东海道吉田
富岳三十六景甲州犬目峠
完
反思:试想一下当时的年代,在没有照相机也没有电脑的情况下,所有的画作都是葛饰北斋辗转各地亲眼所见,亲手画下。为了画画,他一生迁居93次,留下的作品数量高达三万五千多幅。这样的一位艺术巨匠,直至晚年都坚持在艺术的探索上。如今的你是否还在为一件事坚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