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赵普从《论语》中学到了什么治天下的学问,首先要了解下他在宋初的从政经历和都做了哪些治天下的大事。

赵普本来是没什么显赫出身,也没读过多少书,就因为几件事,一路飞黄腾达。一是娶了个豪门的富家小姐,有了一定的关系基础;二是跟对了人,先是跟从永兴军节度刘词,刘词把他举荐给了后周世宗柴荣,进而得以辅助赵匡胤。在赵匡胤父亲生病的时候,又悉心照料了一把。加上跟赵匡胤又很聊得来,同时又都姓赵,关系就更加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让赵普平步青云的,还是让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出谋平定“二李判乱”以及“献策解除武将兵权”这三件事上。一件是拥立有功,两件是排除了前朝和当朝的威胁和后患。因为这三件事干得相当漂亮,赵普自然成了宋太祖赵匡胤最亲信的左右手,位居宰相,皇帝大小事务都会向他咨询以后决断。

但做了宰相之后,除了武将,同朝的是一堆饱读经书的读书人,自己又没读多少书,自然跟人家搭话时有点插不上嘴。我想正史记载赵普有些专断和嫉妒,有很大原因跟读书不多有一些关系,毕竟还是想要点自尊,不能太伤面子。宋太祖赵匡胤一家可是贵族大家,男人们大都饱读经书的。以赵匡胤的聪明,自然知道宰相不能是个不学无术的人,就善言劝赵普多读书。自此赵普就经常读起书来,一遇到上朝解决不了的事,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彻夜读书。每次读书过后,他都能对政事应付自如。他都读了些什么天书,这么厉害呢?正史记载在他死后,书柜里只放了一部《论语》。

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说明一下:一是“皇袍加身”、平定“二李判乱”以及“献策解除武将兵权”的事,都是在他做宰相之前的事。二是他开始好好读书是在做宰相之后的事。这就是说他用《论语》治天下的事无关前面“三事”。那他从《论语》中学到了什么治天下的本领,又做了什么治天下的事呢?

做宰相后,在战略上他提出了“先南后北”统一的主张,即先解决吴越、后蜀和南唐,再解决北汉,先易后难,避重就轻。到太宗和真宗朝都是贯彻的这一正确的战略方针。

在王位继承人问题上,给赵光义吃了一颗定心丸。赵光义的皇位本来是“存疑”的,而赵普是知道内幕的当事人之一。不管事实究竟是什么,他站在了赵光义一边。并通过跟赵光义联手,把老三赵廷美的希望给整没了,老三的结果就自然可知了。

在宋太宗赵光义征辽问题上给了台阶下。赵光义多次征辽都以失败告终,这时候赵普上手疏言事,劝赵光义休战养民、惩治奸臣。赵光义因为是多次亲征辽国,正没有台阶下,这时赵普的谏言就显得非常及时了,找出几个“替死鬼”承担一下战争后果。赵普也因此获得一个“忠臣”名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以上三个重要决策上,体现了赵普的哪些《论语》中的主张呢?“先南后北”统一的战略显然不是《论语》中涉及的,跟兵家思想有一致性,孔子的大同思想不是通过征伐来实现。在王权上,跟孔子的思想更加不是一路的。孔子注重嫡长子继承的思想,由弟继承兄长的做法,孔子肯定是不赞同的。周公辅政尚且还政,就赵光义的做法自然跟孔子的意愿是相违的。在上疏罢征辽一事上,才有些孔子《论语》中“仁政”的思想影子——爱民、以德服远,但这种思想有些被迫性。

由上可见,赵普所谓的治天下跟《论语》中孔子的政治主张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不是太大,而非孔子那种主动的“仁治”、“德治”、“礼治”思想。后人所讲的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不可尽信,如果非要说赵普从《论语》读出个治天下的道理来,那可能就是个“忠”字。这个“忠”字让他政治生涯总能逢凶化吉,就连他“谋私”的时候,赵匡胤都能容忍他,要知道赵匡胤上台后可是对以权谋私者处以极刑的。但他从《论语》中读出的“忠”并不是孔子主张的“忠”,孔子的“忠”是不自欺,忠于内心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