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惜料、保料是每一个玉雕工作者创作之路上永恒的课题,玉料不可再生,每一刀下去都是不可逆的,几乎每一位玉雕师都将“尊重原料,因材施艺”奉为圭臬。然而,要将一块玉料运用到极致,对雕刻者是极大的挑战,需要足够的功底和本领,一个设计不好,很可能毁掉一块好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6公分左右的一块普通玉料

有黄皮,但却很薄,看得出来只有几毫米

底下都是白肉

一块摆在地摊上几乎无人过问的料子,在别人手上或许毫无用武之地,在邹万通眼中,却是一块绝佳的天然材料。心中有底的邹万通一番唇枪舌战后,拿下这块料子,并用它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的创作——将原料薄薄的黄皮运用到极致。

好的玉雕设计者,一定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设计稿,在编者眼中,就是一只螃蟹邹万通在设计时,却大有讲究。

邹万通告诉编者,这是一只梭子蟹,与青蟹不同,青蟹壳粗、饱满,如果用来做青蟹要压料,一压黄皮就没了,料子也就废了。所以,这料子只能用来做梭子蟹,梭子蟹壳平,只有几毫米的黄皮刚好合适,做出来就是独一无二的。

其次,玉雕螃蟹有富甲天下、八方招财、纵横无阻的寓意,邹万通依皮色,设计“煮熟”的螃蟹,更有鸿运当头的寓意,细节处见功夫,构思巧妙,匠心独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梭子蟹,一比一写实设计

对这块玉料的利用,最妙的是,确定题材,设计出第一只螃蟹后,邹万通并没有直接切开料子。他心里早就存了心思,要雕出一对“双胞胎”梭子蟹,另一只可以稍微小一点,但不能小太多,如果直接对半切,成型效果不好,大小相差很多。所以,早有想法的他,设计第一只后,又设计了第二只。

设计雕出一大一小“双胞胎”梭子蟹

细心的人肯定早就发现,底部螃蟹的蟹钳延伸到上面,正好在第一只螃蟹蟹爪之间,让人暗暗称绝设计,最大化保料。

切出底部螃蟹

一大一小两只螃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处理细致,蟹壳,蟹爪十分逼真

原石黄皮花纹和蟹壳十分贴切

背面各个部分比例精准协调

扁长的步足

背面全貌

360度极致写实的螃蟹,蟹钳、步足、尾节、腹节,每一个部分都做到极致,跟真螃蟹一般无二。因材施艺,邹万通没有刻意雕琢活螃蟹,而是依据原石蟹钳张开的特点,雕刻刚从市场买来正准备烹饪的螃蟹,蟹钳无力,步足自然伸展,一副让人任人摆布的姿态,自然写实。

再看第一只大螃蟹,雕琢完成,放入盘中,让人看了不禁偷咽口水,想到蟹壳下鲜美的蟹膏。

最后问一句,今晚吃螃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