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已经记不清上次性生活是什么时候了。” 吃饭的时候,朋友L一脸幽怨。 她和男朋友都是码农,每天披星戴月,累得像蔫黄瓜。 “没事”,我安慰她,“退休以后大把时间给你们做。” 她白眼快要翻到后脑勺。

“七老八十的人了,谁还干这事呀!”

我张了张嘴想反驳,但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仿佛有一道天然的结界。

很多人把恋爱、性,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却从来没想过,

情爱的主体,也可能是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念初中时,有天学校因为消防演习提前放学。 回到家,见爷爷的房门紧闭,我觉得有些奇怪。 刚准备敲门,就听见里面的说话声。 “快点吧,趁孙女还没回来。” “身体都这样了,还惦记着这档事。” 奶奶的语气略带责备。 “再不惦记下,以后恐怕也没机会了。” 爷爷沙哑的声音里透着自嘲。 接着,窸窸窣窣脱衣服的声音,爷爷凝重的呼吸声渐次传来。

门外的我快要石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年以后,回想起那一幕,我还清晰记得当时内心的震动。 从生下第一个孩子起,奶奶爷爷就分房睡了。 多年夫妻成兄弟,平时连拥抱都没一个。 性对他们而言,好像只有繁衍意义。 况且当时爷爷已经是食道癌晚期,身体干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死神就在5米开外的地方打转,谁能想到他在这方面还有需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鸡皮鹤发的老人和情欲联系在一起,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都是错愕,甚至觉得三观尽毁。 之前看到网友的一条微博: 他的母亲传统保守,但在父亲去世后,却迷上了网络色情爽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里面男女主角80%的时间光着身子,剩下20%才勉强穿上衣服走走剧情。 他用恶心、低俗这样的字眼形容母亲的行为,并且痛心疾首地质问她哪根筋出了毛病。 “人过40天过午,50不同床,60不近妇”,

在社会刻板印象里,老人自带禁欲色彩,不该对性有任何期待。

可是,欲望真的会因为器官的老去而萎缩吗?

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65岁至80岁的老人中,95%的老年人依然存在性冲动。 国内性学家潘绥铭,在《给“全性”留下历史证据》里说:

中国55-61岁的老年人中,53%的人每月有一次性生活,有39%的老年人可以达到每月3次。

爱欲,是一种不死的欲望。

02

死亡之前,请给我爱和性

北京菖蒲河公园有个著名的“老年相亲角”, 天气暖时,人多到几乎没有落脚的地。 节奏欢快的舞曲从大音响里震动而出,男男女女在这里闲谈、打牌、跳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这来的基本是离婚丧偶的单身老人。由于离人生终点不远,再加上性欲日夜的潮涌,他们之间的交流通常都是单刀直入。 “我就看你长得好看,漂亮,我想要你。” 看对眼了直接示爱,情话张口就来。不行就散,从不拖泥带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找伴侣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除了资产和退休金,他们最在意身体状况。 检验身体的方式也很实在——

以身试性,睡一觉呗。

“那玩意不灵,有再多钱也是歇菜。” 说这话的胡大爷,老当益壮。 走起肾来,连年轻小伙都自愧不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至浓时 ,在「大栅栏影院」也能即兴来一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持人问恋爱中最浪漫的事,他说是跟女朋友洗鸳鸯浴。 那眉飞色舞的劲,好不得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以为他是个放浪形骸的情场老油条, 可当谈起去世的老伴,落寞的神色却浮了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伴身体不好,成天病歪歪的。俩人年轻时就分房睡。 晚年她心脏病复发,在最后治疗的七年时间里,老胡像长在医院里似的,天天守着她。 “结婚发过誓的,不离不弃,要饭也得一块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伴临走前,他在跟前嘱咐: “到那边有人欺负你,先忍着,等我去了再收拾他们。我估计我也不会活得太长。” 说着说着,他忍不住掩面哭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长一段时间,他每晚去亡妻练功的公园等她,有时坐着坐着就想跳河; 现在走到哪都还揣着一张印有她照片的公园年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命就是在欲望与空虚中交替行进。 度过大半辈子的无性婚姻以后,看着人生进度条走向末端,那些对生命最原始的渴望也逐渐爆破出来。

菖蒲河像一片交杂着欲望、死亡、与现实的沼泽地。

他一头扎进去,把悲痛留在屋内。

03

夹缝里生长的欲望

老一辈的,大多被“谈性色变”的传统文化喂养大,性知识极度匮乏。 日薄西山时,心思稍微活络一下,又被扣上为老不尊的帽子。 像老胡这样坦诚地将欲望晾出来,不少网友都看不下去, 骂他流氓,越老脸皮越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越将老年人的性视为洪水猛兽,老人越倾向于找隐蔽且不安全的渠道发泄。

比如江边老头乐,还有各地农村“一元摸一次”的共享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年来,感染性病、艾滋的老年人数量迅速增加。 北京市一位 52 岁的李先生通过跳广场舞的方式结识性伴侣。

在发现自己患有艾滋病之前,他已经与 50 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其中有十几个已经查出艾滋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义乌,一名91 岁的老年女性被确诊为HIV 感染者。 老人独居20多年,有时会收留一些捡破烂的流浪汉,既可以排遣孤独,又能收取一些「住宿费」补贴家用。 住宿过程中,她稀里糊涂地就跟几个60多岁的男性发生了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新闻,哪怕出现在严肃媒体,多数人也是当笑话看待。

更心寒的是,这些老人的至亲,往往会将其视为奇耻大辱。

听过一个真实故事。 某独身老人在网上买了情趣玩具,被周末来玩的外孙从床底下翻出来。 女儿痛骂他老不正经。 老人羞愧难当,把东西扔了。从那以后改去洗脚房找小姐。 一着不慎,染上了HIV。 女儿歇斯底里地哭喊: “能安分点吗?能让我好好过日子不?!” 亲人的冷言冷语,冰雹般砸下来。

他嘴上一言不发,内心千疮百孔。

出院以后,女婿视他为瘟神,坚决不允许他见外孙。 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天后,万念俱灰的老人从长江大桥上一跃而下。 尸体被打捞起来时,已经肿胀得不成人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搜遍《中国期刊全文库》的潘绥铭,曾经感慨:

“这个社会怎么啦?人人都知道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来关注老年人的性问题呢?”

需求不被正视,意味着获取科学性知识的路径被堵死。

老人们躲在见不得光的角落进行高危性行为, 出事以后,旁观者又一个白眼一口唾沫将他们送上道德的风口浪尖。 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04

整个晚年,都在对抗孤独

在欲海里沉浮的老人,追求的仅仅是性吗? 我想,他们更多的是要漫漫长夜的陪伴,一种对空荡荡生活的填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那些混迹在菖蒲河的老人,即使不去相亲角,他们也不知道该到哪儿打发时间。 所以哪怕下雪下雨,老人们淋着躲在树下,也要按时去看看。

谷雨实验室写过一篇关于相亲老人的文章,里面有个细节让我非常触动:

有一年春节,大年三十,王健从菖蒲河公园路过,突然想进去看看那有没有人。 去了一看,真有四五个老头老太太“相亲”去了,裹着厚厚的衣服,冻得直跺脚。 “这几个老家伙是真的没地方去了。”他心里咯噔一下,眼泪花儿涌了上来。

寂寞的老人,对菖蒲河这样的地方毫无抵抗力。 那里始终有一线微微的火苗牵引着他们, 就算什么都没发生,能随便跟异性聊上几句也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四川,有一个和硅胶娃娃生活在一起的老人。 2016年,在给亡妻烧过“五七”后, 为了缓解思念,70岁的泰无聊(化名)花1.6万网购了一个硅胶娃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特意学了化妆,每天给娃娃涂口红、画眉,编各式各样的辫子,为她换上妻子的旧衣。 吃饭也不能含糊。 他会准备两副碗筷,自己盛一碗,给娃娃盛一碗。把饭端到娃娃的面前,把筷子放到它手上。 然后打开电视,调到妻子最爱看的节目,静静享受这“二人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妻子生前喜欢跳舞,老人就抱着几十斤重的娃娃在客厅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娃娃的身体出现裂口,露出了劣质的钢板和铁丝。 老张买来硅胶把裂开的口子补上,用轮胎把断掉的手固定住。 像以前照顾生病的妻子那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大约有58.1%的老年人因为丧偶、离异、未婚导致独居生活。 这是极度边缘化的一个群体。 年轻人看老年夫妻,可能觉得是搭伙过日子,亲情大于爱情。 但对他们自己而言,几十年风风雨雨走过来,彼此早已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爱人先一步离去,另一个就像断线的风筝,漫无目的地飘荡。

他们四处寻找替补,迫切地想把自己交付出去,

似乎只有寄居在亲密关系里,才能证明自己和这个世界还有联系。

对老年人而言,最大的绝症,是冷入骨髓的孤寂。

05

“我谈起

黄昏恋,比年轻人还野”

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对老人的禁锢实在太多。 平日里无论媒体、商家还是朋友圈好友,都恨不得把所有目光聚焦在青春的肉体上,为他们的爱情摇旗呐喊。 而那些和年轻人一样欲望正在沸腾、只是皮囊衰败了的老年人,却被摁在高高的道德宝座上。 只能含饴弄孙,上菜市场砍砍价,踏踏实实安享晚年。否则就是为老不尊,败德辱行。

可是性与爱难道只有一种状态吗?

拥有年轻健康的身体时,爱得天崩地裂都可以。

凭什么年纪一大,就要自动成为情欲绝缘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看,72岁的北野武,谈起恋爱来还是暴烈又温柔。 为了结束苟延残喘40来年的失败婚姻,他不惜将全部财产200亿日元转让给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慨一句“我很痛快”后,和小18岁的恋人开始新生活。 当世人不解“半截身子都入土了,爱情还有这么重要吗?”的时候, 他依然可以把对肾上腺素的永恒追求,当作这辈子津津乐道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菖蒲河公园的老胡,在访谈最后说, “我有一颗火热滚烫的心,全都得奉献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夕阳西下,老年就像流沙被风吹散,丧失亲人,丧失健康,丧失价值感和人生的意义。 还保留爱与被爱的冲动,这是生命力尚未衰竭的体现。

06

我们也不会年轻太久

对老年人而言,最难的不是遇见爱情,而是遇见理解和包容。 别看相亲角的老人摩肩接踵,能真正走到结婚的屈指可数。 甭管多绚烂的黄昏恋,碰上世俗偏见,儿女的情感绑架,没几盏茶功夫就会告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世界总是围绕年轻人运转。 年轻人创造着价值,也掌控着信息制造和传播。我们的孤独、焦虑、压力通过集体发声,在网络上漾起一波又一波浪潮。 但每个人都会老的不是吗?

这个社会是歧视老年人的。

大多数人认为,人老后就不会有性欲了,而且老人就该有老人样,“人过40天过午,50不同床,60不近妇”,为老要尊,不能对性有任何期待,不应该再有性生活。

对于性欲,简单点说,老年人就该“忍到死”。

事实上,老人虽老,但性欲不减。

中国有句粗话,“三十如狼,四十似虎,五十坐地能吸土,六十隔墙吸老鼠”,话糙理不糙,暗示着中老年人,尤其女性,依然有着蓬勃的性欲。

云南省卫生厅做过一个性生活调研,在3346名有配偶的老年人里,“60-64岁”和“65-69岁”组有性生活老人分别占 71.9% 和 65.0%,男性老人90岁以上还有性交活动,女性老人85岁以上还有性交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老兽》片段

《人类性行为》、《海蒂性学报告》等性学著作也肯定了老年人的性需求和性能力。绝大部分老年人的性生活可以持续到70岁以上,其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可以保持到80岁左右,有的到了90岁高龄仍有性需求,甚至不输年轻人。

老年人的性其实处在两个极端,一边是衰老的身体,一边是丰富的性经验。他们虽然年纪大了,精力少了,但对性更敏感了。

今天社会对老人的种种偏见,有朝一日也会反弹回我们身上。

如果到晚年时,你还希望像年轻人一样, 和爱人漫步街头,大大方方牵手接吻,在四肢纠缠中体会爱的馨香。 那么也请从现在起,正视老人的爱欲。 鼓励他们大胆去爱,健康享受。 就像渡边淳一在《复乐园》里写的那样: “用宽容作准则,创造爱的乐园,畅享生的乐园。”

给文章点个“在看”,愿每个人在无可逃避的衰老、孤独、死亡面前,还能紧抓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