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有一座举世闻名的佛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

它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整体没有一根铁钉,但却屹立千年而不倒,因此被人誉为“千年不倒翁”。后世的历朝历代皇帝们也都对应县木塔赞不绝口,明成祖朱棣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也亲题“天下奇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座历经千年的古木佛塔,究竟有什么原因而能千年屹立不倒呢?

应县木塔于辽代清宁二年(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年)建成,是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金明昌六年(1195年)整修完毕。

整个木塔高达67.31米,最底层的直径达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站在下面仰望,俨然是一个庞然大物,视觉冲击力很强。

应县木塔共分为三个部分:塔基、塔身、塔刹。整个木塔从外面看是五层,而实际为九层。每两层之间都设有一个暗层。在木塔的建造过程中,没用一根铁钉,但是却拥有良好的防震结构,这在古今中外的建筑史上来说都是一个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县木塔在减震和构造上的设计非常科学,其刚柔相济,减震、避险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有些设计甚至远超现代人的设计。

木塔内部在构造上,没有使用钉子进行结合,而是采用构件互相榫卯咬合,区别于其他佛塔的地方是在暗层中间,增加了许多弦向和经向斜撑,组成了类似于现代的框架构层,这样在结构上就更具有硬度,让木塔在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伤害。

区别于普通佛塔的内外相套的八角形,各种梁、枋构成的双层套简式结构,都增强了木塔本身的抗震性。

斗拱结构是应县木塔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结构形式,靠它将梁、枋、柱连接成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斗拱之间不是刚性连接,而是柔性连接,所以在受到大风、地震等外界作用力时,木材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从而可吸收和损耗外界的部分冲击力,起到了调整变形的作用,可以很好地保护木塔的完整。

在应县木塔中,采用各种各样的斗拱多达54种,这在平常的建筑中是非常罕见的,因而应县木塔也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

应县木塔的塔基土主要是由粘土及砂类组成,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好,其承载力远大于木塔所承载重量。所以,直到现在仍然不必担心木塔会有因“底虚”而倾倒的可能。此外,夏天塔上居住着成千上万只麻燕,这些麻燕以木塔上的蛀虫为食,千百年来起到“护塔卫士”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县木塔自建成之后,千百年来遭受到了无数的自然灾害和人为制造的灾害。

在元朝时期就曾发生了连续七天的大地震,周围的很多建筑物都一一倾塌,唯独应县木塔屹立不倒。

民国时期,应县木塔也受到战争的影响,曾经中弹200多发后,仍然耸立于世,这不能不让人称赞其为“千年不倒翁”。

本文参考自:《中国古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