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爱玲曾言:“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如今,似乎人人都忙着追逐名利,觥筹交错的社交,五光十色的灯光……这样环境下的我们,在一张张是假非假的笑脸下徘徊。而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为了更好的未来,越走越远,却忘了为了什么出发。

可在这样一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为追名逐利,而是翻山越岭,走遍全国各地的犄角旮旯,只为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看见真实世界。例如,柴静。

勇于自省,永远任性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看见》是一部柴静自身在央视十年历程中不断成长的告白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从非典疫情到同性恋患者、虐猫事件,再到华南虎照片真假事件,柴静用真实而又不失温热的笔触,引领我看见她在新闻采访调查实践中的不断成长,以及中国社会边缘的点点滴滴。

说实话,我不是很了解柴静这个人,有人说她性格执拗,有不近人情的地方。但是在《看见》中,她用锋利的小刀,把自己的缺点剖析给自己和大众看。文字没有那么丰沛和矫饰,有的只有冷静和深沉。

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从《看见》中,看她透过犬牙交错的生活来凝视人心,看她切开皮肤、直入筋骨的自省,不粉饰,不造作,有着一种妥帖的自然与真实。她自己总结得最好:“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这本书于我也就是她所写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经历虽千差万别不可复制,但不断地内省自我修正,包容理解宽厚,这些却是可以习得的。

游走边缘,看见真实

世界总是一定比每一个个体看到的都要更丰富。它比个体看到的世界复杂,也比个体看到的世界简单。我们无法去看清全部,但我们的心,太容易被城市的霓虹灯光所遮蔽,忘记在深海,在荒原,在高山,星星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被人类制造的都市幻象挡着。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而柴静,敢于用自己的心灵看见边缘处的人们,看见他们的生活。

在边缘处有着非人的冷寂,它甚或不是一场盛宴的暗角,不是烟火之下最阑珊处,不是荒野却更荒凉。在书中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溶于水中》中讲到社会中的同性恋者,“同性恋是最底层的,最让人瞧不起”。“早知道这样生下来我就该把他掐死”、“你这种人将来在社会怎么办”等等都展现了社会对同性恋者的看法——鄙视和厌恶。连他们自己甚至都自称为“那种人”,连“同性恋”三个字都耻于启齿。爱情、自由、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间对他们来说可能比生命还重要。而柴静近距离接触并采访了他们,做了关于这个总是出现在网站新闻最下一栏的群体的报道。

“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同样不会出现的是生者的天堂——前者意味着,我们有能力看见;后者意味着,我们必须看见。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震撼,柴静就是这么一个有人情味的斗士,欣赏她做新闻的态度,有时候真相藏得很深,柴静偏偏是那个拎着铁铲向下挖的人。无论是双城的创伤,还是卢安克的无能。

书中柴静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