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城市化深入,“城市”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据联合国统计,目前55%的全球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68%,仅在中国就将有9亿的居民生活在城市中。然而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一系列的城市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如何打造适宜人类居住的未来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

With the deepenning of global urbanization, "City" has become a popular topic.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55% of people all around the world are now living in cities. By 2050, this number is expected to reach 68%. There are 900 million people living in cities in China alone.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 series of problems has occurred. Therefore, how to build liveable cities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2018年10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Thriving amid turbulence: Imagining the cities of the future》。报告显示,有四大力量正在塑造未来的城市。

人才竞争

从2000年到2012年,人口增长成为了城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不少城市人口迁入速度的下降,生育率的下降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全球人口的增长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人口增长乏力、年轻劳动力数量下降的背景下,必将引起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同时促使城市为吸引人才而引入更有潜力的企业,创造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日益互联的世界

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之下,分布于全球的移民逐渐增多,也随之开辟出更多的商机。根据麦肯锡的数据显示:全球(商品,服务,资产和人员)流动每年为全球GDP贡献量为2500亿至4500亿美元,即占全球总产出的15%至25%,而发达经济体由于联系更紧密,其GDP收益比发展中国家高出40%。数字化带来的知识密集型流量的增加将迅速占据资本劳动力流动的主导地位,而城市可以成为这些全球流动的关键节点,从而刺激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产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世时代

人类世时代指的是从人的影响开始显著影响地球的地质和生态系统的时候,因为人类行为对地球大气层的影响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构成了一个新的地质时代。

城市的发展为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期的资源压力,如到2030年,印度,中国,非洲和美洲的几个城市的供水需求将大大超过供水量。到2025年,由于预计需求增加以及电力供应不足,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城市也可能遭受能源供应不足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种则是突发的环境威胁,比如,中国沿海地区会面临洪水和飓风的风险,而印度北部则容易受到洪水和干旱的影响。拉丁美洲的太平洋沿岸遭受洪水袭击,美国沿海地区必须应对飓风和洪水。还有社会压力:源于治理不善,城市化进程过快,财富分配不均和青年失业。

麦肯锡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大约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至少其中一种压力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术不断扩大的角色

颠覆性技术有可能改变城市目前的运作方式,比如这12种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技术正在催化各种全球趋势,包括分享革命、更智能的城市、循环经济。

然而数字技术也容易引发数据泄露、身份盗窃等问题。除此之外,犯罪,拥堵,火灾应急响应,废物管理,警察安全,缺乏基本设施,公共交通,以及住房和政府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也依然在困扰着城市的居民们,也需要城市在未来做出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麦肯锡的模型,未来发展最好的城市可能需要具备以下14个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能够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工作环境:

理想的城市将拥有一个多技能化的经济体系,能够借助技术等便利条件,提供灵活的工作空间、工作时间,这个经济体系将充满受过培训和教育的人口,从而适应变动不居的的工作大环境。

2.灵活且环境可持续:

运用预制的模块化建筑材料和高效的建筑技术,城市将成为能源和食品的净生产者。

3.零到有限拥挤:

交通模式将出现系统转变,包括更大的流动性、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可持续的移动解决方案(如自动驾驶电动汽车)、车辆使用能力的提高(例如通过共享汽车)以及物流系统的精心设计。

4.无污染的空气、最佳环境温度和充足的阳光:

城市设计关键是要构建一个多要素相互连接的网络,这个网络包括:公园、花园和绿色立面、能够充分利用风和阴影的建筑,以及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

5.清洁和零浪费的供水体系:

绿色能源将为海水淡化和净化提供动力,还要构建并运行城市和用户两大层面的先进水管理系统。

6.方便、负担得起的、健康的和新鲜的食物:

利用最新技术实现的高产城市和垂直农业,加上优化的供应链,将确保人们获得高质量食物。

7.支持积极的生活方式:

整座城市要设计得像一座体育馆,构建无车社区或汽车轻利用社区,并且把这些社区与步行、自行车道和公共空间相连。

8.赏心悦目的风景和公共空间:

至少部分空间是由居民自己参与设计的,这些地方将会产生强烈的社区意识和情感依托。

9.分层且即时可用的社区协议:

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和社区互动。

10.没有实体或虚拟犯罪:

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对物理和虚拟网络的监控,以及全面、透明的公共记录系统,将在尊重隐私的前提下,使预测和打击非法活动成为可能。

11.防止人为和自然危害:

一个整合了广泛分布的天气传感器、核心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和城市职能部门的系统,将有助于保护城市免受自然灾害和基础设施故障的影响。

12.前沿的预防保健:

智能可穿戴设备、卫生工具、智能家居和最先进的应急系统等创新将使得真正有效的预防护理成为可能。

13.负责和高效的政府服务:

借助分布式技术支持的体系以及高度的公民参与,政府的服务绩效将能够被实时检测。

14.方便地参与各种各样的非工作兴趣活动:

公民将能够轻松参与娱乐、体育、艺术、文化和精神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造宜居的未来城市既是城市建设的目标,也是挑战。

筑土国际通过在建筑设计上的创新来实现城市的低碳、环保,打造舒适宜居的未来新型城市,并且选用新型建筑用材来降低建筑的能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

随着城市的发展,优质人性化的服务也逐渐增加了需求。筑土国际始终重视对社区的建设,试图打造和谐的社区环境,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以“人”为中心进行城市的规划建设,便利人的日常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幸福感。

*图文素材来源于公众号智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