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人贷款买房,刷信用卡分期买手机电脑,企业贷款购置设备,财政部发行国债投资基建,每时每刻从个人到企业到政府都在举债。那中国整体来看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呢?准确的数字恐怕没人能够说清楚,本文只是根据央行公开市场的资料来试着分析一下。

实体经济指的是居民、政府和非金融企业。除了银行可以直接发贷以外,市场上还活跃着信托、保险、基金、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P2P等非银行机构可以向个人和企业借款称之为影子银行。

贷款与债务是有区别的,贷款是债务的一部分。贷款是银行所提供的债务,每一笔贷款都相当于创造出了这个金额的货币到社会上,每一笔贷款都会转换为别人的存款,是间接融资。而贷款之外的债务除非银行直接购买只是市场存量货币的转移,如从个人手里转到公司手里(买企业债券、买股票)或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股票增发,二级市场举牌等),是直接融资。发达国家的直接融资比例较高,各种风投、PE直接投资企业入股,而中国还是以贷款和债券等间接融资渠道为主。

第一块,政府债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依据央行的债券统计表,截止2019年4月政府债务(含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务)共计34.4万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财政部明确表示是企业债务,政府不会负责。

2)依据《2018年度债券市场发展报告》,截止2018年度中国三大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债券余额14.1万亿,这三家政策性银行不能吸收存款,发放的贷款几乎全部依靠金融债券,类似于国债。

3)依据《2018年度债券市场发展报告》,截止2018年度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汇金、铁总、原铁道部)余额1.9万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度中国GDP为90万亿,广义政府显性债务=34.4+14.1+1.9=50.4万亿,广义政府显性债务/GDP=56%.

同期美国国债余额/GDP=22万亿美元/20万美元=110%

日本国债余额/GDP=1000万亿日元/534万亿=187%

相对而言中国政府显性债务比例不高,低于欧盟设置的60%的警戒线。

然而,除了显性债务之外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和统计口径。隐性举债方式多样,地方政府通过平台公司、购买服务、PPP、各类发展基金和引导基金等进行融资,资金来源除传统的表内贷款,以及保理、银票保函等表外授信外,还包括资管计划等表外类信贷融资,其中部分涉及明股实债、抽屉协议、承诺回购等违规方式,导致隐性债务规模快速增长。底数不清,增长较快,规模较大,可能会加大金融机构风险暴露,财政风险最终转嫁给金融部门。(摘自《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

第二块,居民债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性债务方面,依据2019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截止2019年4月份居民贷款余额50.2万亿。

贷款余额主要包含居民在银行系统内的债务余额,包括房贷、信用卡等,但不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花呗白条等赊销、现金贷、P2P,因为这些渠道的资金不走银行通道不被监控和计算,也算是影子银行的一部分,后面会专门介绍。这里主要要提的是亲戚朋友之间的人情借贷。这一块不仅在银行体系之外连影子银行也无法涉及,你借给亲戚朋友的钱不会出现在中国任一个机构的记录中,保守估计这一块为10万亿。

居民显性债务/GDP=50万亿/90万亿=55.5%.略低于国际平均水平(6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住户部门债务与GDP的比值低于10%时,该国债务的增加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比值超过30%时,该国中期经济增长会受到影响,而超过65%会影响到金融稳定。如果稍微考虑信贷外的隐性债务中国居民的负债率已经超了金融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2008年末,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17.9%,至2018年末已经达到53.2%,每年上升4个点左右。

而且另一方面,中国居民的收入占GDP的比例比发达国家低,所以同样的GDP杠杆率中国居民的偿还会更加困难。债务收入比是以可支配收入衡量的住户部门债务水平。2008—2017年,我国住户部门债务收入比从43.2%增至121.1%,

第三块,企业债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性债务方面,依据2019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截止2019年4月份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包含医院、学校、博物馆等)贷款余额93.8万亿。

依据央行的债券统计表,截止2019年4月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22万亿,这是没有抵押的信用债券。

企业显性债务/GDP=115.8万亿/90万亿=128%

第四块,影子银行

在实体经济中能申请贷款和债券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以国企和上市公司居多。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如果也不能获得直接融资就只能通过各种影子银行获取资金,利率普遍高于贷款和债券,很多民营企业就是被高额的融资成本拖垮的。

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企业的银行理财和民间借贷融资,火爆的现金贷P2P,都算作影子银行通道。影子银行的这一块因为渠道分散数据难以统计只能估算。

按照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中国影子银行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底时影子银行规模降至61.3万亿元,为2016年末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承兑汇票余额24万亿完全可以确定。

隐形债务/GDP=61.3万亿/90万亿=67%

中国债务规模最小值:

政府显性债务50.4万亿+居民显性债务50万亿+企业显性债务115.8万亿+影子银行确认部分24万亿=240.2万亿,债务/GDP=267%.与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中中国人民银行统计的截至2017年末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48.9%相差不大。

中国债务规模参考值:

(政府+企业+居民)显性债务216.2万亿+影子银行61.3万亿+人情借贷10万亿=287万亿,宏观杠杆率为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