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导读:说拿到融资B端竞争就能够活下来,拿到钱并不意味着就可立于不败之地。按照创新扩散理论,拿到钱意味着朝死亡靠近了一大步。这是科技行业规律使然,企业服务领域自然也不例外。

企业服务云端产品

1

从CRM到OA,到FI,到HRM,再到云客服等各细分领域,各色各样的云端产品已经成为了企业用户迈向信息化的首要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此刻,大概不会还有人再质疑以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为代表的云服务模式代表着2B服务未来方向。但是,行业需要走出粗犷发展的阶段,高度同质化的竞争被认为不可持续,企业建立独特壁垒是应对挑战的关键。建立壁垒可以是行业、模式、技术等,而做深度和做精度是信息化管理行业最重要的方式。

行业基本遵循三层递进的发展

2

第一个阶段,SaaS厂商考虑是否能够“靠自己”来满足企业用户“强定制化”的要求,比如电商SaaS产品在SaaS成交系统上搭载轻量级ERP;

第二阶段,SaaS厂商开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通过和各种其他SaaS应用对接的方式来满足B端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第三阶段,SaaS厂商走向PaaS,以平台的方式,集群化地解决企业对行业定制和数据互通的需求。更有甚者,部分厂商甚至会开放整个PaaS源系统,以吸引更多的友商和开发者在其系统上开发组件和应用。

提升行业适配性需要平台模式的PaaS

3

平台模式的PaaS(Platform-as-a-Service)在提升行业适配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随着SaaS市场的爆发和成熟,各个应用之间对细分、跨层、效率、协作、打通的要求越来越高,PaaS的体量猛增和进化增速必然会随之而来,这是可以预见的。目前,海外市场的Salesforce、workday,国内市场的钉钉、CloudCC、销售易、北森,不约而同地推进PaaS,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做PaaS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基于PaaS做定制开发的需求,但企业用户对提供服务的厂商是不是PaaS其实并不感冒。他们在意的只是“3个月后,项目是不是能如期交付”,这就要求PaaS平台有很多技术服务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神州云动认为 “PaaS的人员结构,销售和技术的比例至少应该是1:6,即1个销售,6个后续支持和服务,能够达标的PaaS厂商其实并不多。

有很多企业客户在CloudCC的PaaS平台上做二次开发,如果不是基于PaaS,企业的需求就很难被满足,回过头来,没有PaaS的CRM厂商也就很难做大。”

大赛的目的是集聚行业智慧

4

不管理念有多好,最终要解决企业的问题,还是需要“智慧共享”,CRM厂商CloudCC通过举办生态开发者大赛,项目甚至包括OA、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块的比赛。在举办开发者大赛的背后,CloudCC此举显然是为了在其CRM生态开发者平台上聚集更多的个人和企业开发者。办这个大赛的目的是集聚智慧。

企业SaaS应用商店

5

不同于行业对PaaS的熟稔,企业SaaS应用商店是一个比较新的说法。它的内部逻辑同样是如何更好的满足企业对跨平台能力和行业适配性的要求;外部表现则是一个拥有众多企业级SaaS应用,企业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各类应用的“池子”,类似于一个面向B端的App Store。

企业SaaS应用商店的说法最早出现在CRM领域,由CloudCC提出,此外,OA协作领域拥有巨头背景的阿里钉钉目前也正在推进类似的项目。企业SaaS应用商店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丰富,一个是开源。

中国企业云服务的未来要往哪里去?

6

当下的中国企业云服务市场有两个较为显著的特征,一是快速走向成熟,二是仍然处于早期,目前是“轻熟的早期市场”。关于轻熟就是年均30%的增速,企业用户层面的广泛认可都是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

早期市场分析的两个维度

7

关于早期市场,我们同样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

其一,市场的整体营收。

对比美国SaaS市场大千亿级的规模,整个国内的SaaS营收还停留在两位数(有机构给出的数字是10亿人民币),而中国的企业仅从数量上来看,并不比美国少,这是早期市场非常典型的特征。

其二,国内市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即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

Platform-as-a-Service,平台服务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在内的全线云服务产品的成熟度与美国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在IaaS层,虽然阿里云近两年大有异军突起之势,且积极扬帆出海,但客观来说,阿里云的主要势力范围仍在国内市场,政策因素是其与AWS等巨头竞争的最大壁垒,在纯产品层面,还有非常多需要“师夷长技”的地方。

7

PaaS层的差距更加明显,国内市场目前还很难找出哪怕一个真正意义上做起来的PaaS平台,但Salesforce等海外巨头已经将PaaS的套路玩得很熟。SaaS层,中美之间的不同主要来自产品功能和对客户的满足上,即便是国内发展较快的CRM领域,上述差距仍非常明显。

国内差距出现的原因

第一,2B的企业级应用以“服务”为核心的特征不会变

8

而国内企业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这意味着短期内不会有一家或少数几家将如此多企业的服务都做掉。未来每个细分领域并存多家成规模的厂商是大概率事件,它们中间既会有行业纵深的、深度定制的,也会有短平快的,这与美国市场的发展情况类似。

第二,新思路,新模式成为“奇点”,找到它的企服厂商或将后来居上

虽然国内企业成熟的速度很快,但与更加完善的市场相比,中国企业即便用5年学完了“九年义务教育”,也不过还是“中学生”。坦白说,上述提及前瞻式的企业SaaS应用商店更像是“大学教材”,对现在的国内企业用户(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有点超纲。问题之所在,便是机遇之所在。中国企业的升级速度很快,3-5年内,这个市场将进入“大学时代”。那么,此时的新思路、新模式,在彼时已然完备,拥有它的厂商将收割红利。

第三,得行业者得天下

企业云服务垂直化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将企业用户的问题放在行业中解决才是真正解决了问题,对企业级服务厂商来说,无论是从行业维度,还是从业务维度搭建自己的垂直生态都已迫在眉睫。

B端竞争凭借什么去胜出

9

不说拿到融资就能够活下来,拿到钱并不意味着就可立于不败之地。按照创新扩散理论,拿到钱,其实是往死亡靠近了一大步。这是科技行业规律使然,企业服务领域自然也不例外。科技创新企业在上升发展阶段会遇到一定的阻碍和壁垒,称为创新鸿沟。技术、产品、资金三个环节若有一环不稳,可能就会坠入深渊不得翻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