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导读:学科建设是“科技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构筑“科技产业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在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大潮中,“科技产业化”的学科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施“科技产业化学科振兴”计划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建议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要把“科技产业化”放在与自然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对“科技产业化”科学性、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将“科技产业化”学科的整体认知水平、推进模式提升到较高层次。

结合各地方的教育政策、产业政策,实施“科技产业化学科振兴”计划,加强对“科技产业化”学科建设的统筹规划与资金支持;改变传统的资助体系,划拨专款,加强科技产业化”研究基地建设和“科技产业化”科学实验室建设,加强“科技产业化”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重点扶持关系“科技产业化”学科发展全局、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对产业推动和产业培育有重大作用,对战略性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项目。

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抓好学科建设,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是关键。应通过培养或引进学科带头人,造就和形成一批学术思想活跃、造诣很深、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科技产业化领军人物。但现有的一些政策和规定已不适应高校引进科技产业化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原有的编制已不能适应扩招后高校与产业的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都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因此,主动寻找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进行合理定位,是高校应对高等教育日趋激烈的竞争挑战、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建议对高校的编制应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和龙头

学科建设也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和龙头,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事关高校的兴衰存亡。高校办学的取胜之道,在于是否能够在各自所处的类别、层次中办出水平、优势和特色。学科水平是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一所高校不可能所有专业、所有学科在全国都是顶级拔尖的,但至少应该有若干个强项重点学科,有一批在省内领军、在全国也晓有名气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因此,要将学科建设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摆到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全校师生员工都要关心和出力。

作为地方高校来讲,同部委属高校虽然不能在学校整体上争“强”,但完全可以在学科建设上争“特”;虽然创办全国一流的大学难度比较大,但集中力量先创办一批全国一流的学科是完全可能的,靠学科的优势也完全可以在全国高校中占据一席之地。

高校的发展进行合理定位

对高校的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应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社会需要,二是校情实际。一所高校的发展定位应该是社会需要与校情实际的最佳结合。各个高校的情况不一样,发展定位也应该各具特色,而不应是“一个模式大家套”,“一个口号大家喊”。

不能一说与国际接轨,就不顾学校实际,都提建设国际一流大学。一说要建多科性大学,就又都搞“大而全”。高校的发展定位,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在整个高等教育系列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既要有适度的超前性,以体现学校的发展方向,又不能确定脱离实际的大目标,好高骛远,盲目攀比。

在学科建设上发挥优势办学特色

一所大学要想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争创一流水平,必须在学科建设上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能盲目扩展学科领域,而应在办出特色上下功夫,靠发展特色学科来确立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的比较优势。各高校现有的一批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的重点学科,是学校创品牌、 出特色、争一流的重要基础。

建议各高校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遴选若干个基础厚实、潜力很大、发展前景好的特色优势学科,以国际、国内一流学科为参照系,精心设计,重点建设,尽快构建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科群,并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形成鲜明的特色和比较优势。

高校学科建设动态发展导向

学科建设要想适应新的形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完善。

第一,学科专业设置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不能抱残守缺,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不能只从学校自身出发,有什么师资,就办什么专业。

对已经过时的老专业,要敢于及时调整淘汰。既不能因为有些专业历史较长,怕在自己手里淘汰担骂名而不敢调整,也不能因为有些专业调整怕教师不好安排,而任其苟延残喘,勉强维持。同时,对社会急需、学校又有能力办好的新专业,要积极创办。

第二,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所谓继承,就是要把学校自身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经验、校风学风等充分利用好,使学校的传统特色优势保持下去,并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新”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瞄准国际国内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不断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现在世界发展很快,知识更新也很快。因此,还要注意用新的知识、新的理论、现代化的科技信息武装学生的头脑。

学科建设综合性系统工程

要做到坚持统筹兼顾,就要把学科建设作为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围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教育结构、优化教学质量和提高毕业生素质,对学科建设的各个要素,包括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教学改革以及管理机制的改革和扶持政策的落实等等,都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协调配套地予以推进。同时,要积极推进教科联姻、校企联姻,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充分借助外力加快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

学科建设是手段,人才培养是目的

突出以人为本,首先应认识到,学科建设是手段,人才培养是目的。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这是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次应认识到,学科建设中的各种要素固然重要,但关键是人,是师资队伍。没有“名师”,就没有“名校”;没有名教授,就没有名专业。抓师资队伍建设,一要靠自己培养,二要靠积极引进。引进人才要拓宽思路,坚持不拘一格,形式多样,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可以调进来,也可以聘请做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各高校应进一步增强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在学科建设上,研究寻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最佳结合点。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要充分发挥学校特有优势,既要抓好人才培养,也要抓好科研开发及成果转化,努力使高校不仅成为我省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真正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发展、为全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全省的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