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郑州市环保局获悉,郑州市决定于12月20日22时发布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并立即启动Ⅰ级应急响应。据悉,这是今年秋冬郑州市启动的第一个红色预警。截至12月20日晚,河南省18个省辖市全部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州市启动今年秋冬首个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所有工地停止施工

12月20日,河南多地深陷“霾伏”。根据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20日16时AQI数据,除鹤壁轻度污染外,河南其余17个省辖市全部出现重度污染天气,其中许昌、周口、开封、南阳、驻马店、濮阳、平顶山、郑州AQI值超过300,出现严重污染。

根据预测,未来4天,郑州市将持续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经市政府研究决定,12月20日22时发布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并立即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Ⅰ级应急响应减排措施如下:

全市所有工地停止施工(经市政府批准的应急抢险工程除外)。裸露场地应当增加洒水降尘频次。

全市停止渣土、水泥罐车、物料运输(市政府批准的应急抢险工程,且持有“红警通行证”的除外)。

工业企业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行业“一厂一策”停限产措施红色预警或错峰生产要求,从严实施停产或限产。

全市非道路移动机械(含装载机、平地机、挖掘机、压路机、铺路机、叉车等)停止使用。

停止所有户外大型活动。

幼儿园、中小学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倡导企事业单位可根据重污染天气实际情况、应急强制响应措施,采取调休、错峰上下班、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制。

应急管控期间,违反管控要求的要依法追究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及行业监管责任。记者从郑州市某建筑施工工地了解到,他们已经接到通知“郑州市发布并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所有建筑工地一律停工(含民生工程、商混搅拌站,拆迁工程),并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解控时间另行通知。”

根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消息,截至12月20日晚,河南省18个省辖市全部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

未来4天,河南多地将出现中重度污染

21日,情况依然不容乐观,除三门峡、济源、洛阳外,其余省辖市都将出现重度污染。此次污染过程将持续到23日,24日起空气质量好转。

根据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预测,21日,受西北弱冷空气影响,早上开始,自三门峡向东,自安阳向南,全省有一次重度至严重污染过程,其中濮阳、郑州、开封、许昌、漯河、平顶山、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等区域可能出现短时严重污染;夜间,东部、南部地区会出现重度污染滞留。预计日均:三门峡、济源、洛阳等西部地区为轻度或中度污染,其他区域以重度污染为主。

22日,受冷空气前锋影响,早上开始,自三门峡向东区域,自安阳向南区域,全省有一次重度污染过程,其中新乡、濮阳、郑州、开封、许昌等区域可能出现短时严重污染。预计日均:三门峡、济源、洛阳等西部地区为良或轻度污染,其他区域以中度或重度污染为主。

23日,北部冷空气主体进入我省,全省自北向南经历一次重度污染过程并逐渐好转。全省以东北风为主,洛阳、三门峡等西部地区再次出现部分时段重度或严重污染后转为良。郑州、开封、许昌、漯河会出现部分时段严重污染。预计日均:南部及东部地区以轻度或中度污染为主,其他地区以良或轻度污染为主。

24日-25日,全省以良为主。

提醒大家尽量少开窗;外出戴口罩;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梨和枇杷等,这样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还能润肺除燥。另外,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应更加注意防范,防止病情加重。

口罩佩戴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口罩使用遵照其使用说明进行,佩戴时必须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

2.心脏或呼吸系统有困难的人(如哮喘肺气肿)、佩戴后头晕、呼吸困难和皮肤敏感者不建议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3.骑行或运动时不宜戴过级别过高的口罩,以防造成呼吸不畅

其他雾霾天出行建议

①别戴隐形眼镜

出门最好别戴隐形眼镜,隐形眼镜易使眼角膜缺氧,泪液的流动性变差,在空气污染的情况下,粉尘和颗粒物无法被泪液冲刷,容易集聚于结膜,从而导致眼部过敏或被感染。

②带包湿巾

对皮肤敏感的人来说,大气中的颗粒物吸附的病菌和有害物质,容易粘在皮肤上,引起过敏症状。外出时,不妨带一包湿巾,随时清洁。

③多喝水

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

④尽量用鼻子呼吸

研究发现,人体吸入颗粒物不同大小,在体内沉积的部位也各不相同。大于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鼻毛可以阻挡95%。

⑤外出回家,洗脸、漱口、清洁鼻腔

外出回家做三件事:洗脸、漱口、清理鼻腔。洗脸最好用温水,可以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有效清洁干净;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着在口腔的脏东西;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清理鼻腔时,一定要轻轻吸水,避免呛咳。

来源: 河南经济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