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屏边县城郊外,有一座规模庞大的烈士陵园,占地面积64.8亩,安葬着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烈士465名。在这些牺牲烈士中,当时他们大都是二十几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宁,他们义无反顾为国尽忠,血洒边疆,是真正的英雄。然而,其中有很多战士在战场上轰轰烈烈牺牲后,在战后却被遗忘和淹没,甚至直到几十年后才被至亲的人找到,悲壮而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2月,年仅21岁的何田忠在边境作战中壮烈牺牲,直到31年后年老的父母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才找到安葬他的墓地,令人动容。

何田忠是1978年3月7日入伍参军的,不久就奉命跟随大部队远赴云南边境作战,当时是35240部队二连副班长。1979年2月20日,何田忠和全班战士在侦查时被敌人发现包围,班长中弹受伤,千钧一发之际,作为副班长的何田忠主动吸引火力,诱使敌人转移了方向,全班战士得以安全突围,然而年纪轻轻的何田忠却永远的倒在了血泊中,将生命定格在了祖国的边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田忠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中后,如同五雷轰顶一般的打击,母亲田伯芬、父亲何良英悲痛欲绝,但最终都挺过来了。只有何田忠的二哥没能承受住打击,一下子就精神失常,直到现在依旧像疯了一样,每每遇见穿军装的年轻人,都会追上去询问“四娃子,你啥子时候回来的?”

田伯芬育有四个儿子,何田忠是最小的,从小跟二哥关系最亲近,二哥总是将自己的零花钱给何田忠买冰棍吃。经过多年的治疗,二哥的病有所好转,但依旧相信何田忠能够回来。实际上,除了二哥,大哥和三哥一样被田伯芬夫妇送到部队参了军,唯独小儿子牺牲在了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田忠牺牲后,部队只寄来了几枚功勋章,由于牺牲的人太多,并没有告知具体安葬在哪里,加上要照顾“疯”了的二哥,一家人都不知道尸骨埋葬何处。家人曾经去部队打听消息,但原部队已经撤番,屡次打听无果。岁月如梭,一晃三十年过去了,田伯芬夫妇已经白发苍苍,失去儿子的痛苦已经被流水的日子冲刷得趋于平静,但思念却变得愈加浓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田伯芬无意中在读报时,看到了何田忠战友的报道,在经过志愿者的帮助下,一家人终于得知儿子遗骨被安葬在屏边烈士陵园。2010年,何良英、田伯芬两位老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千里迢迢赶往云南,时隔31年后终于和魂牵梦萦的小儿子何田忠“团聚”,两人扑倒在儿子墓前大哭“儿啊,爸爸妈妈来晚了.....”母亲轻轻用手抚摸着墓碑,向孩子倾诉心中的思念,哭得痛彻心扉。年迈的父母觉得可能是自己只有这一次机会能“看到”儿子,带了很多何田忠小时候爱吃的东西,还在墓地边上栽了一棵小柏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田忠烈士的女朋友叫付红莉,何田忠牺牲后,她三年没谈朋友,后来付红莉虽然改嫁他人,也改名为傅红莉,但从未忘记孝顺老人,老人也认她做了闺女,成了亲人。现在傅红莉一直珍藏着何田忠烈士在前线写给她的30多封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