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意思是不管多么有钱的家族,经历三代人的沉淀辗转之后,必然会走向没落。

虽然人们总说什么百年家族,但家族背后的变迁历史,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家族企业自古以来有着悠久的传承,虽然有一些家族企业因为你争我夺兴旺史不长,但也有一些家族企业创下了历史的辉煌。

在河南巩义康店镇就有这么一个家族,享誉400多年,富豪官吏兴盛不衰,是中国家族企业罕见的史例,现今这个家族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家族就是河南的康氏家族,“河洛康家”,以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创业于明代,渐兴于清初,乾隆时进入全盛,咸丰以后逐渐没落,民国中期走向衰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氏家族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富庶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富甲三省,船行六河,良田数千顷,财富无以计数。

“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是康家兴盛时期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比其历史的悠久,更叫人惊叹的是这个康氏家族的12代子孙都是富豪,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对于康百万庄园大家听说的比较少,但是大家肯定知道山西的乔家大院,然而让人震惊的是,康百万庄园的面积是乔家大院的19倍之多。

很多人就会问,为什么会叫做“康百万庄园”?其实康百万这个绰号和慈禧的一句玩笑话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晴时期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于次年逃离北京前往西安逃难,后又返京。

在路过巩义康店镇时,山穷水尽的慈禧太后得到了“豫商第一人”的康鸿猷掌柜的雪中送炭,并向清政府捐资百万两白银。

慈禧惊讶之余感叹道,“没成想,这山沟沟里还有百万之家”,于是赐予其“康百万”的封号。从此以后,“康百万”这个皇封就广泛地传开了,人们也开始称这座庄园为“康百万庄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康家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小小的“康家店”变成了一座占地240余亩、包含19部分的庞大庄园。

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于一体,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及房舍1300多间,庭院建筑为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兼具园林艺术和宫廷艺术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繁盛时期,庄园内的砖厂、木材厂、造船厂人来人往,康家主人足不出户便可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康氏家族生活的康百万庄园,承载了康氏家族兴盛十二代四百余年的厚重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说康氏家族借慈禧金口而名扬天下,但获得这一名誉的代价是耗尽了整个家族的积蓄,实在是断其筋骨之伤,再难崛起。

随后在民国二十三年暮春的一天,康氏家族第十八代子孙康子昭面对无法挽回的繁华与无力阻挡的历史潮流,无奈选择轻生。

那一声沉闷的枪响,这个创造了家族企业记录的康氏家族传承了十八代后就这样仓促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光荣和梦想最终化为历史的尘埃。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