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公开课出品,更多内容下载网易公开课APP。

每个人都想变得更好。

但不少人走入误区,只顾着跟那个“不好”的自己单打独斗,却没意识到一些惯性认知,让人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很难得到回报。

但如三毛所说: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

摆脱惯性,发现自己的思维漏洞。一停止这些不易被察觉的坏习惯,你就立刻能从中获益。

1

不要再定过高的目标

不是说不能追求完美,而是盲目地制定目标,会让人产生畏惧心理,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

陷入了焦虑和拖延的怪圈之中,看着打开了一两个钟头还是空空如也的文件,没有任何思绪。这时候,往常讨厌做的事,比如打扫卫生、整理收纳、洗衣服等等突然变得有趣起来;平时看不进去的书,可以一盯就是好几个小时……

但是在把各种无关事项做完以后,回来面对电脑,就会陷入更深的焦虑。

以过高的目标开始,会使任务变得痛苦而充满压力。

很多人甚至直接破罐子破摔,既然难以做到,那干脆不做了,“反正没做到每天坚持跑步,那干脆不跑”......破窗效应一般,从第一扇窗户的破裂开始,慢慢整栋楼都摇摇欲坠。

过高的目标并没有使任务得以完美的完成,大多数时候,结果甚至远远低于预期。

著名的Yerkes-Dodson定律认为,面对困难或复杂的任务时,较低的动机水平会获得最高的工作效率。

也就是说,给自己设定了太高的目标,又想着要把这件事做得尽善尽美,最终结果反而事倍功半。

这恰恰解释了面对重要考试时,报过高期望的人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而想着“重在参与”的人却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果非常想做好一件事,又掌握不好自己能做到多少,就把完美的目标看成10分,做到6分,就让自己基本满意;做到7分,就是进步;

做到8分,就可以给自己一些奖励;做到9分、10分,下次就可以尝试将10分标准的质量调得更高。

这样的“打折扣”,不会让人懈怠,而是用人性化的方式,给自己及时地补偿与反馈,从而有利于最终目标的达成。

2

不要想一次把所有事做完

不得不去面对一个标准且严苛的困难任务时,又该怎么做?

许多人总想着一气呵成,先给自己立下flag,“今天一鼓作气把论文写完”,可往往还没写完引言就关电脑不想干了。

“有压力没头绪”,是大多数人面对困难的第一反应。

拿学钢琴为例,面对一章很难的乐曲,老师往往会要求先左、右手单独练习,等到都分别练得足够熟悉后,再双手合弹。这就是将困难任务拆分为一个个的简单任务。

拿写文章来说,可以拆分为“确立中心、列出大纲、收集素材、完成文章”这四个步骤,可是这仍然不够细化和具体,人依然有可能卡在其中任何一个阶段。

所以需要再将目标进一步细化,比如中心思想又可以拆分为哪几部分,这几部分中又可以填充哪些素材等,在细化的框架中,完成一篇文章就像拼图一样。

这样的方法不仅仅可以用于面对困难任务时,还可以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思维导图。

当我们要处理“变美好”这样一个抽象模糊的概念,不妨分三步来做:

首先,思考一下你想从哪些方面变得更好,比如外貌、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等;

然后,将这些维度加以细分,比如外貌可以细分为皮肤、五官、身材等;

最后,再根据这些点分别设置合适的解决方案。

如此,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方案变得系统化和结构化,成为实操性很强的具体步骤。

除此之外,列清单的方式也能让人每天过得更有条理。

因为有太多的待办事项,脑子里一团乱麻,心事重重地开始每一天,这时就可以试着列一个每日清单。不过清单与细化任务不同,每日清单是对最重要的、一定要完成的事项的简要提醒,而不是事无巨细。

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但也要在适度提醒的作用下,给自己更多的发挥空间。

你会发现,以为面前是暗无天日的压力、有无穷无尽要翻越的山,但真正挡住你的,只是两三棵树而已。

3

不要因为忙而中断写日记

关于成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

有的人认为是金钱和地位,有的人的成就却平淡简单。

著名作家马家辉在参加一档节目时,主持人问道,你今天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

他说:“我觉得我能坐车来到贵节目现场就是我今天最大的成就。”

大多数人却无法做到如此简单地获得成就感,要么因为生活里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失败,开始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要么是遇见困难时,第一反应就是逃避。

朋友圈里别人的光鲜向上和自己的苍白平淡形成鲜明对比,想要的越来越多,却觉得自己能做的越来越少。

没错,大多数人正在渐渐丧失生活中的成就感。

坚持写属于自己的成就日记,就是培养成就感最简单的方法。

这是公认的有助于提升自我的方法,在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强迫症等的森田疗法中,写日记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有研究表明,通过每天记录体验和自我觉悟等,强迫症和神经症患者的症状均有减轻。对于正常人来说,写日记本来同样有着心理治疗的作用。

每天记录下三件今天感到有成就感的事项,可以是很简单的“看完了一部很有意义的电影”,也可以是“完成了公司活动策划”,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小事,恰恰就是帮助一个人找回自信的关键。

生活中的小事,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珠子,细心地将其串联起来,不经意间回看,它可能早已变成有价值的首饰。

当你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胜任这么多事情,捧着这样的一本厚厚日记,成就感满满。

反过来说,如果面对成就日记不知道该写什么,这恰恰会督促人去做更多的事情,以此来让自己有事可写。

4

不要在想拖延的时候放任自己

任何事都要拖到deadline,才匆匆开始;

讽刺的是,买克服拖延症的书来看,却因为拖延,永远看不完;

明明做完一件事只需要3分钟,可说服自己去做这件事就花了3小时......

几乎每个人都曾与拖延抗争过,可大多数人都忽略了情绪给拖延带来的影响。

面对过难的任务时,很多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

一是畏难情绪,“这太难了,我不想做”。

二是自卑情绪,进而上升到自暴自弃,“我一定做不到,干脆不做了”。

三是抵抗情绪,有时任务很简单,拖延让人给它扣上了痛苦的帽子。比如不愿意学习,大多因为潜意识中认为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样的消极看法无形之中就给自己设置了障碍,导致一要学习,就开始习惯性拖延。

最后因为这些负面情绪而影响任务效率时,就好似一种自证预言,不断强化拖延行为“看吧,果然效率很低,我就说太难了/我做不到”,之后又为这样的低效工作和自己的不作为而焦虑,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面对这些负面情绪时,不妨给自己多一些的积极暗示:“任务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我能做到”,过多不必要的自我责备反而会引起大脑的“讽刺性反弹”。

与其跟任性的大脑博弈,倒不如学会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让大脑乖乖听话。

不断的给自己“洗脑”,告诉自己,做这件事很快乐。

在任务完成后,及时给自己一些小奖励,将这些能给你带来美好体验的奖励与完成任务联结起来,这样,以后面对工作任务时,就能唤起你的美好体验。

并且,更重要的是,试着学会延迟满足。

想拖延时,大把的充裕时间贡献给了玩手机、刷网页等,那些精准推荐的信息,符合每个人独特的胃口。幕后人员抓住的,就是人控制不了自己延迟满足的缺陷。

有实验证明,面对诱惑时,不妨“拖延”一下,短暂的忍耐会让你在之后收获更大的欢愉,还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附加结果:懂得延迟满足的人更容易达成目标。

5

不要再因为迷茫而相信成功学

作家张立宪曾如此评价成功学:它并不能让你成功,但它能让你兴奋起来。

的确,在人迷茫的时候,成功学似乎是可以治愈人的“良药”。它给了你一个梦,让你相信只要你找对方法,打鸡血般拼命努力,月入百万不是梦。

前段时间,一名农村小伙自述创业经历:在看完致富栏目后,他不顾家里的反对借钱投资搞养殖,最后赔了十几万,欠款打工三年还没还完。

成功学最严重的错误,不仅在于只给“鸡血”不给“干货”,更在于它对成功的定义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这种一维标准会使人变得功利,从而排斥其他的价值观。更有甚者时常处于一个非常委屈的状态,认为谁都对不起自己,因为他每天都在“损失”着十几亿。

正如张立宪所说,与其盲目的相信成功学,还不如将时间精力用来踏踏实实干活。

有人提出一个这样的公式:成就感 = 能力 / 理想

理想被各种成功学吹得无限膨胀,能力却停留在原地,这种畸形状态,只会导致你的成就感越来越低,挫败感越来越强。

心怀亿万梦想,最终却满腹愁肠。

不可否认,成功学确实有一些可取之处,但极少数人能从中看到策略,而绝大多数人,只能读到情绪。一旦陷入太深,反而南辕北辙。

6

不要囤积

有时候拥有的好东西太多,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强行“藏书万卷”,纠结于“到底该从哪本开始看”,在犹豫中迟迟不行动;也有人贪心想把所有好书都看完,只能囫囵吞枣,一本也记不住。

这是一个人们愈发贪心的时代,于是,微信里多是点赞之交,能帮上忙的一个没有;什么都懂一点,却都止于表面;摆在面前的机会很多,却因难以取舍而错失所有……

总觉得自己什么都需要,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维护这一切。

简洁高效生活的第一步,应该从减少选择开始。

人们总认为选择多是一件好事,但研究结果却正相反,一个人在做了很多的决策后,大脑就会产生疲劳,决策质量开始下降,心理学上称为“决策疲劳”。

奥巴马因为总穿蓝色和灰色的西装而被记者提问,他回答说“我努力把选择变少,不想在吃什么或穿什么上面做决定,因为我需要做太多其他的决定。

尽管大多数人每天不需要做出那么多的决策,但面对的干扰也不少。

有学者提出Pareto(帕累托)原则,即一切事物都这样组成:20%是至关重要的,而80%是平常的。

只有20%的事情是你真正应当关注的,并且这20%的事情决定了剩余80%的结果。

因此,人们应该专注于“关键的少数”,而不是盲地将时间与精力花费在没有必要的地方。消费、人际、精神上的“断舍离”,是人一生的课题。

不要让自己在无意识的生活习惯中渐渐麻木。时常反思,不仅仅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为生活、为梦想拼命奔跑的人,生活中不缺鸡血和口号,反而是冷静观照自己后的顿悟,才证明一个人的成长。

别让你的努力给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多障碍,一个人与自己的战斗,更需要战术上的精良。

参考资料:

[1]Yerkes RM, Dodson JD (1908). "The relation of strength of stimulus to rapidity of habit-forma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and Psychology. 18: 459–482.

[2]Koch, R. (2001), The 80/20 Principle: The Secret of Achieving More with Less, London: 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