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勤劳勇敢的早点小编组本周又为大家带来包罗万象的趣味早点视角了,快来看看吧!

01

神奇丨怦然心动 就真的来电了

人体的潜力都是无限的,这不,据外媒报道,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家兼工程师卡南·达格维伦和她的同事们这次就盯上了人类美好的肉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科学们正在研究通过压电效应、热能转换、静电效应以及化学反应等多种方法将人体内的机械能、热能、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实现可穿戴或可植入设备的自给自足。

心脏起搏器的电量耗尽后需要重新手术更换电池

从人体收集能量主要有下面三种策略:

01

压力供电

主要是指将振动,压力和其他机械应力的能量转换成电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开发出可以粘贴在诸如心脏,肺和膈肌等器官和肌肉上的扁平装置。这些设备发生被机械扭曲时,它们会产生正负电荷,电压和电流,类似于心脏起搏器的生物医学设备,再不用担心需要手术更换电池了。

二是利用可穿戴式式压电能量收集器,将它们放置在膝盖、肘关节、鞋子、裤子或内衣上。这样,一个人走路或弯腰时就可以为电子产品进行发电。

02

摩擦起电

满脑子只知道摩擦摩擦的你,一定不知道通过摩擦产生的被我们所忽视的静电效应也能为设备供电。

例如乔治亚理工学院纳米技术专家王钟林和他的同事们制造的摩擦电布可以为配置锂离子电池的柔性腕带充电,从而将其数据无线传输至智能手机。

03

生物产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酶和身体内的能量储存分子(例如血液中的葡萄糖)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电力。例如编编织成头带和腕带的织物生物燃料电池甚至可以通过乳汗液中乳酸与酶的化学反应产生足够的电力,从而为手表提供电能。

十分不可思议是不是,在未来,能量采集设备可能会变得更适用于人体,也许你就是下一个自己的“充电宝”!

02

壕气丨不好意思,今天的塑料我买单!

据英国《独立报》16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基于一种酶(生物催化剂),造出了一种能“吃”塑料的物质。这一物质有助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帮助解决全球目前面临的塑料污染问题。

吃塑料的物质我们并不陌生,早在2016年,日本科学家就发现了可以食用塑料的细菌,俩年过去,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John McGeehan教授对这种酶的结构中与消化塑料有关的部分做了一些微调,造出了这种酶的“MVP”版本。

研究人员将其取名为“PETase”,因为它能分解用于制造饮料瓶的PET塑料,将塑料分解成易处理的块状物,加速这些塑料的降解过程(原来通常需要数百年时间),可以帮助回收数百吨塑料,不愧是实力派啊!

科学家们兴致高涨,都十分看好这些酶的前景,是否能拿下抗降解的石油衍生的塑料和聚合物,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3

艺术丨假装自己在北京

伦敦人邀请人们去感受几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不出所料,北京赫然在列。没想到哇,出了北京还能感受到北京的雾霾,还真的是家乡的味道。

艺术家们建造了5个圆形的穹顶一样的透明建筑,安全地再创造了五个不同城市的大气、温度甚至是独特的香味,无论是挪威的原始半岛Tautra岛,还是烟雾弥漫的北京,你都能在这里感受到。为了让人们重视空气污染,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了。

在伦敦的房间里有一种气味叫做生活柴油,这些都是因为汽车的尾气排放,是伦敦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挪 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 京

相比在挪威,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在户外开展活动,每天骑自行车上上班,别提有多惬意了。户外活动我们就别想了,羡慕挪威人也没用,北京蓝都足够让人潸然泪下了。

04

干杯丨啤酒,敬环保!

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制造商推出了更环保的将气泡放进啤酒的方式,可以减少5%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气泡对啤酒的味道至关重要,传统的做法是让气泡在早期酿造的自然蒸煮过程产生,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水和热量。

新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将酿造温度控制在沸点以内,将氮气或CO2吹入罐内,达到不改变味道也能产生气泡的目的。这一过程,不仅仅节约了80%的能源,还能使用水减少,将5%的蒸发水量减少到不到1%。

如果全世界的啤酒产商都使用这个技术,在碳排放方面,可以减少其全球5%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相当于12万个家庭的能源消耗;在用水方面,可以减少0.5%的用水量、80%的蒸发量,相当于1200个奥林匹克游泳池”。可以说是十分厉害了!

你看看,这年头,连啤酒都越来越绿色啦,Sei还有理由偷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