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汽车行业信息,分享汽车行业商机,用心专业说人话,只干有趣、有用、有价值的事。
各位关注关心关爱我们的朋友们,亲爱的合作伙伴们,敬爱的赞助人们,大家新的一周好!
上一期我们发布了题为汽车瞭望周刊(2018第九期)暂停前行的脚步,看一看人生的风景的文章,很多朋友以为我们真的是要停止与大家交流互动,纷纷联系我们,有的朋友还劝慰我们人生需要不断前行,才能领略不同的风景,让我们很感动。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陌生却又熟悉的朋友需要我们,说他们陌生是因为我们素未谋面不知道朋友们都叫啥来自哪里?但又熟悉是因为朋友们关注着我们并不失时机的与我们互动。
我们用行动向大家证明,我们并没有停止,我们只是在上周那个时间点因为太多宏观事件的发生导致我们无法与大家分享一些汽车行业的观点和想法,所以我们和大家分享了一些人生的感悟吧!
我的朋友圈里时不时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中国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们,聚集在被称为“创业导师”的油腻中年男人们周围,彻夜不休地燃烧生命,只为了在一轮又一轮如何送菜送饭、洗车洗脚、美甲美容、搭讪艳遇、借高利贷、联结窗帘和电冰箱的挑战赛中搏出更好的名次,然后击鼓传花,快速传给下一棒……大西洋和太平洋彼岸很多巨头公司的创始人,他们在骨子里并不是商人,而是geek。热衷于创造新奇的事物,热衷于解决难题,热衷于在某个极细分的产品上把质量和性能或功能做到极致,这是geek的天性……科技,在这一刻,非常残忍地拉开了国与国之间的差距。
看到以上这段话,你们是不是以为我要批判那些搜刮红利、褥羊毛,创造O2O、共享经济、无人货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名词概念,打着新经济之名,制造虚假繁荣。
错,我们已经过了愤青的阶段,批判和挑刺并不能解决问题。
我想到的是美国特斯拉CEO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据传其领导的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与我国上海市政府洽谈在华独资设厂生产新能源汽车事宜由于合资股比限制的原因而僵持不下,针对这件事情,我们还专门在一期文章中用较大的篇幅进行了评论,想了解我们的观点的朋友请直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搜索往期文章。
对马斯克来说,一项政策的发布似乎满足了其在华独资建厂的愿望。
4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消息称,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从资本市场对外资股比放开政策的反应来看,应该是负面的,投资人纷纷用脚投票,基本上所有的汽车股统统暴跌股价闪崩跌停。从媒体的分析来看,似乎过份悲观和过份乐观情绪偏多,不够理性。
我们觉得应该分几个部分来看,对传统的燃油汽车生产商影响有限,大概率的是维持目前的现状。
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商而言,会产生全新的格局。
独资政策为特斯拉这样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可以利用其成熟的技术优势抢占市场先机,毕竟其算得上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品牌,在其多年的生产发展迭代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只要复制粘贴到中国就行了。少了与合资方的博弈,减少了内耗,企业的发展可以更快更稳,当然也少了合资方的助力,但总体来讲,独资利大于弊。
对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难道就像某些媒体和资本市场的某些专业人士所认为的必将遭受重创吗?
我看也未必,诚然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相对国外的竞争对手来说比较缓慢,主要是靠政策扶持在各大限牌城市倾销产品,油电混合的新能源汽车打政策插边球占销售量大头,纯电新能源汽车还处在中低端急需迭代的阶段,但是我们这些新能源汽车企业还是有非常大的后发优势,毕竟中国人变通的智慧还是很厉害的,大不了咱拿上皮尺模仿呗,依葫芦画瓢画着画着就变成自主了。
最终我们猜想,合资股比放开以后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会是这样一个路径,大致与手机产业相似。外资独资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的零件生产商做配套,然后国内资本跟上共享零件生产配套商并做逆向开发,最终产生多品牌鼎力,然后分化只剩下前五家占领市场95%以上份额,具体是哪五家?我们心里有个意向名单,在这里就不公布了,搞不好被来个跨省追捕就不好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们私下探讨。
最后,欢迎三教九流、天南海北所有的关注我们的朋友,给我们留言或者写信到vip@ukfgroup.com,和我分享你的观点。我们一起携手同行。
只要你愿意和我们交流有用、有价值、有趣的事,我们都洗耳恭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