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李明博被检方以受贿等罪名正式起诉,成为继全斗焕、卢泰愚、朴槿惠之后韩国第4名因涉贪腐被起诉的前总统——其中,朴槿惠在三天前刚被一审判决24年监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明博也没能逃过“青瓦台诅咒” (图片来源:koreatimes.co.kr)

朴槿惠人生的大起大落,令人不胜唏嘘;

李明博的从政之路,虽然不如朴槿惠那样大悲大喜,但他依靠自己奋斗,从一名普通员工,奋斗到三星高管,再从企业高管成为总统的历程,也曾让人津津乐道。

两人最后都以贪腐“不得善终”,着实令人感慨万千。

战后韩国总统难有善终,民主化之前的斗争且不说,就是民主化四十年来,民选总统也几乎都没有好的结局,不禁让人发问:韩国总统为何逃不脱“青瓦台诅咒”?

除了表面的贪腐因素外,“青瓦台诅咒”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政治原因。

社会因素方面,韩国战后的政治势力,虽然也可以分为右派(保守派)和左派(自由派)。但韩国这两派的对立,比起其他西方国家的左右派对立更加激烈。因为这牵涉到韩国历史中的精英阶层和平民阶层。

这个精英阶层,及其传承下来的右派,是日据时代的地主和官僚、威权时代和民主化时代的财阀和政府。他们在日据时代与日本合作,后来得到美国扶持,民主化后依然掌握这韩国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韩国一直有“财阀政治”的特点。

而韩国平民阶层,及其传承下来的左派,在日据时代充当炮灰、威权时代奋力抗争却屡遭镇压,在民主化时代后,境遇方得到改善。他们是韩国激进自由派的根基。和西方不少国家相比,他们的思想更激进。

正因为这种社会分化,韩国的右派和左派之间的政治斗争有很多历史记忆和积怨,更加“残酷”,较少成熟民主制度中所见到的宽容。

最近几任总统中,李明博和朴槿惠是右派,卢武铉和文在寅则是标准的左派。他们之间的斗争正体现了这种积怨和不宽容。

正因为斗争惨烈,所以得势一方采取的行动,究竟是出于司法正义,还是政治动机,就非常难说清了。

比如,由亲信干政门引出的有关朴槿惠的问题,应该都不假。但在朴槿惠被弹劾后,采用疲劳战术讯问、将各种罪行加在她头上、审判的节奏、宣判的方式等,却让人感觉到政治气味。

而从朴槿惠方面来看,她虽然没有向卢武铉那样“一死了之”,以悲情博得民众同情,但也没有堂堂正正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而是采取“沉默抵抗”,也不符合法治精神。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干政门发生在美国、英国或日本,双方大概不会以这种方式行事。这就是韩国社会深层次原因导致的。

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卢武铉、李明博、朴槿惠等前总统,上台时无不以反对腐败为重要目标之一。但为何他们都以涉及贪腐、被政敌清算而告终?

有分析认为,这和韩国的政治制度设计有一定关系。韩国总统任期为一届,而且相对国会来说,总统权力很大很集中。这也是总统容易犯错的重要原因。

《韩国日报》4月9日发表社论《可耻的前总统们》,对这一现象也进行了反思。该文最后说,“现在,韩国应该加快修宪,防止总统独揽大权以导致腐败。韩国也迫切需要坚定建设法治和民主监督,以清除社会和政治腐败。否则,我们没有未来。”

加快修宪,加强国会权力,让权力分散化,这也许是破除“青瓦台诅咒”的最佳途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