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人物翟锦报道
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了。
在他年近90岁的时候,退出这个他工作68年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接班人是李泽钜。
相比于李嘉诚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李泽钜的名字我们要陌生的多,以致于像很多名人后代一样,不得不在头衔前面加上“李嘉诚长子”的描述。
尽管早在2012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李嘉诚就已经做下决定让李泽钜管理李家旗下数千亿资产,但李泽钜仍像一个勤勤恳恳的职业经理人一样,执行着长和的王——李嘉诚的重要决策。
李嘉诚
从此刻开始,李泽钜就脱离了李嘉诚的护荫,但他可能还逃离不了李嘉诚带给他的阴影。毕竟此前,包括内地和香港一些政商界人士都认为李嘉诚实际上后继无人,对李泽钜能否妥善接班长和系数千亿的资产存有疑虑。
人际关系的挑战
和父亲李嘉诚白手起家不一样,李泽钜同大多数的香港公子哥一样,含着金钥匙出生,名校一路读出来,斯坦福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了家族企业,甚少参与家族公司此前关系网的铺设。
一路名校毕业,工作直接进入了家族企业,这样看起来顺风顺水的人生中却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的意外——李泽钜遭悍匪张子强绑架。
也是这一年,李泽钜在家族企业里初亮相。长江基建上市,25倍认购额的功绩让厚积薄发的李泽钜登上了李家的权势榜单。李嘉诚曾表示:李泽钜的表现可以打90多分,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会给他100分。
虽然李嘉诚救子心切,没有报警,付给绑匪10.38亿港币。但是这件事对于李泽钜的影响甚大,据传从此之后,李泽钜即使在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办公室开发布会,也是数十名保镖贴身。日常里,若是没有保镖,几乎不可能在公开场合见到李泽钜。也有传言称,李泽钜至今对很多人都不易轻信。或许,也和这次绑架有关。
李泽钜和李嘉诚
绑架事件过去这么多年了,关于李泽钜及其家人等私人信息几乎没有。去年底的时候才知道,他的大女儿大学已经毕业,20多岁了,其正面照才第一次出现在媒体上——因为陪李嘉诚在铜锣湾看马赛。
包括香港在内,世界上并没有纯粹的生意——这也是不少和李家有联系的人对李泽钜的担心,毕竟他离父亲李嘉诚那种纵横捭阖,差得太远了。对于李泽钜来说,这也是其不得不需要面对的必要的挑战。
在香港,新上任的港府人员在选举期间都会非常注重李嘉诚的意见,与此同时,李嘉诚也是内地与香港的重要联系人。但对于李泽钜,包括内地和香港,除了生意合作伙伴外,李泽钜并没有很好经营这些关系。
李泽钜似乎要比父亲看起来内敛、冷漠,远不及李嘉诚外向温和以及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
对于李泽钜的挑战越来越近了。很多人都表示,一旦李嘉诚哪天不在了,对于李泽钜的真正考验将会到来。
影响力的差异
实际上,李嘉诚依旧是长和公司的象征。但凡现在提及长和系,很难将其与李嘉诚区分开来。据传,过去这些年,在长和系公司内部,不少重大的决策依旧是李嘉诚主导,其中就包括资产从大陆撤退以及抛售香港地标建筑中环中心等。
相比之下,李泽钜更像个职业经理人。一位和李泽钜共事多年的管理层曾透露,虽然有时候李泽钜有不少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办公室里,他仍旧更在意父亲李嘉诚的意见。
尽管即将90岁高龄了,李嘉诚依旧和此前多年一样,一如既往出现在长江集团中心88层:这是一个精力旺盛的老人。这周一(3月12日),香港本地媒体还在李家大宅拍到了李嘉诚像早年一样6点起来健身,然后8点前出门前往公司。
在管理公司方面,李泽钜更像一个首席财务官。他多次在过去的业绩会上表示,自己更关注投资的税后回报率。去年的业绩会他更是抛出言论,除了长江集团中心大楼,所有在大中华区的业务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卖的——他或许只是希望自己的人设更像个单纯的生意人,也总是频繁用财务数据也汇报自己的业绩。
守成还是锐意进取?
李氏兄弟在香港被称为“龙兄虎弟”,但和李泽楷铺天盖地、长篇累牍的报道传记相比,能搜索到的李泽钜的资料少得可怜,即使有,也多是作为父亲或弟弟的陪衬。事实上,一个独立的李泽钜几乎是意义缺失的,如果说,长实系为他提供了一个坐标,那弟弟李泽楷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参照。
李泽钜和李嘉诚
兄弟俩尽管只相差两岁,但性格的差异自小便很明显,与作为亚洲新经济风云人物的弟弟李泽楷张扬的风格截然不同,现年47岁的李泽钜更多地承袭了父亲低调及沉实稳重的风格。身为长子,兼之家教,李泽钜具有很强的家族使命感与责任感。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时,李泽钜便遵照父亲的意思,选择了土木工程系,后来又读了结构工程硕士学位———他已经将家族日后的发展方向与自己的未来牢牢地拴在了一起。毕业后,李泽钜加入了长江实业,再次顺从父意,入了加拿大籍。他的这一身份,是李嘉诚得以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的关键。
在外界及其内部员工看来,相比李嘉诚,李泽钜行事刻板、谨慎,甚至有些“计到尽”(算计至极)的感觉。
如今,长江中心大楼顶层是李嘉诚办公室,而李泽钜则留守九楼长江实业大本营。这位由李嘉诚一手培养和造就的商界才俊,正按着父亲安排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小心往前走。
但无论如何,李泽钜都在替代李嘉诚影响到李家整个商业帝国。
资料整理来自:腾讯《一线》、《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