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在我们生存的这片土地上,不知道有多少像这样的故事,都被在我们的家人、百姓装在心里默默地带走了,最终如同泥土一样,没有了任何声息。如今,李中华的遗骨虽说已经被接回了四川老家,但在大漠孤单的50多年时间里,分明还有他向父母索要一件大衣的寒冷。而他永远是一位在部队立过二等功的老兵,即使在大漠中只剩下了遗骸,也是我们不变的军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叫李中华,四川巴中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中华和妻子邓光明结婚。1950年7月,抗美援朝运动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李中华成了其中的一员。1953年,李中华因负伤回到家里,成了一名伤残军人。1958年夏天,李中华未和家里任何人打招呼“不辞而别”。上世纪60年代时,政府曾对李中华有补助,但李中华因为与家里失去了联系,一直未领取相关补助。2016年12月2日,警方在罗布泊大漠发现了一具遗骸,随后,确定这具遗骸被确定为“李中华”。此时,李中华已经在大漠孤单地躺了5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在整理李中华的遗物时,发现了几封书信、一架防风眼镜和一份报纸,以及手电筒、棉工衣等。并就此推断李中华当时的身份可能是一名地质工作者,因为走失迷失方向,不幸在无人区罹难。

信件字迹和邮戳模糊,一个信封寄出地址为:四川省仪陇县邮电局,邓光学同志收;另一个信封模糊有邓光学同志收字样;还有一个寄发往贵州的信封为李中华收,寄件地址:四川省巴中县鼎山公社××××四小。除了信封,还有两页信纸。警方称“信是用铅笔写的,时间太久远了,很难看辨认出字迹,其中一页纸上能模糊看到有‘父亲大人’、‘多吃蔬菜’等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罗布泊风沙很大,几乎不下雨,很容易迷失方向,防风镜是必备之物。李中华的防风眼镜尽管没有得到最后认定,但它是马兰基地人员的标准装备,人们由此推测李中华当时可能是属于基地的建设者之一。一位参加过基地建设事业的老人在看了相关报道后说:“这个(防风眼镜)和当年参与核试验的部队人员配备几乎一样,这个东西当年也是罗布泊防止迷路的必备之物。”

报纸已经残缺,是一份1960年9月13日出版发行的《洛阳日报》。这为李中华经历增加了不少谜团,也引发颇多关注。当时,成都商报记者联动洛阳晚报记者,找到了1960年9月13日出版的《洛阳日报》,为对开四版,总第1650期。“我们仔细查看了当天的报纸,但确实没发现有什么内容能够和他(李中华)的身份联系起来。”帮忙查阅报纸的洛阳晚报的记者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说,李中华在与家人“不辞而别”后可能到过洛阳。随后,成都商报记者联系到了当年曾到位于罗布泊西端的马兰基地参与我国首次核试验工作的一位老人,老人回忆称,上世纪60年代曾有好几支驻洛部队奔赴新疆和青海参与首次核试验。“不过,与我一起去的200多人中,并没有四川人,但另一支前往青海的部队中有不少四川人。”为此,有人分析,李中华会不会是新疆农场“打工”人员?新疆当地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查证,李中华应该在当地米兰农场工作过。但由于后来米兰农场权属多次更迭,而且时间太久远,若羌县公安局未在失踪人口信息库中查到李中华的相关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兵的故事就这样被大漠的漫漫黄沙掩埋了,以至于没有人能说清其中的具体细节了。

李中华的妻子邓光明回忆说,李中华“不辞而别”的当天,自己割猪草回家后,直到晚上饭点也不见丈夫回来,之后便没有了丈夫的消息。李中华的弟弟李中福介绍,1958年,哥哥李中华离开家后,去了贵州,与隔房哥哥李中斗在铁路上干过一段时间,后又转到一砖瓦厂工作。李中福回忆,哥哥李中华应该是1959年左右前往的新疆,而李中斗在贵州安家生活。李中福说,李中华当年到新疆后,曾给家里寄了几十元钱,让父母为自己做一件棉大衣,但父亲在做好棉衣后给李中华写信,李中华一直没有回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凌乱的细节在这里被做了有限的还原,即使与家人“不辞而别”,但家对置身大漠的李中华来说依然是不变的牵挂。几十元钱、“父亲大人……多吃蔬菜”等,在这里成了一个老兵的心,一个老兵的乡情。大漠天寒,老兵请求远方的父母为自己做一件棉大衣,但他最终却没有得到……而这一切都被定格在了大漠中的那具遗骸里,分明在向人们述说着这样四个字——老兵不死。

发现李中华遗骸的地方号称“八百里无人区”,是从青海通往新疆罗布泊的一条故道,人们推测李中华是迷失方向之后最终力竭而葬身戈壁的。去世时间应为1960年9月至1961年4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12月12日,警方做出DNA检验结果,进一步认定遗骸确系巴中市巴州区龙背乡失踪人员李中华。李中华的家人电话里语气很“平静”:“前段时间得知有关父亲的消息后,我和母亲还有大姐就已经商量,不管父亲是否还活着,我们都愿意前往青海将父亲带回家,至少要让后人知道还有一位长辈存在……”

在李中华家人这种“平静”语气的背后,我想到了一个朋友的故事,朋友的爷爷也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朋友说,爷爷牺牲的那天,家里来了好多的人,包括部队的首长,他们都怕爷爷母亲(太奶奶)听到这个消息有个三长两短,甚至,带来了抢救的医生。但爷爷的母亲听后却只说了一句话:“娃儿走了,为咱这个国家走了,我高兴、我光荣……你们不要担心我,别忘了,我是娃儿的妈妈……”但后来,家人将家中的“光荣军属”换为“光荣烈属”时,爷爷的母亲却忍不住号啕大哭了起来……之后,爷爷的母亲亲自为爷爷做了碗饭:“我得替娃儿把人世间的这碗饭给吃了……”

朋友说,吃过饭后,爷爷的母亲便去世了,而那一天正是爷爷的生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可以让人泪流满面的故事里,我想,在我们生存的这片土地上,不知道有多少像这样的故事,都被在我们的家人、百姓装在心里默默地带走了,最终如同泥土一样,没有了任何声息。如今,李中华的遗骨虽说已经被接回了四川老家,但在大漠孤单的50多年时间里,分明还有他向父母索要一件大衣的寒冷。而他永远是一位在部队立过二等功的老兵,即使在大漠中只剩下了遗骸,也是我们不变的军魂。需要说明的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还在通知李中华家人,让李中华本人前去领取政府发放的伤残军人补助呢。(文/路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