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大林当选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后,提出一些列措施让国家加速向工业强国和军事强国进军,这一举措实施后确实让苏联一度成为欧洲工业产值最强国,同时也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所谓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斯大林这一重工轻农的举措,也逐渐暴露其弊端,致使农业发展严重滞后,终因粮食严重供应不足,发生粮食危机,这次的饥荒伴随着疾病流行,最终导致饥饿伤亡约一千多万人,其中80%约为乌克兰人,损失人口相当于乌克兰总人口四分之一。也是因此让许多苏联周边国家开始对苏联“敬而远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过后,第二次世战犹如悬弓之箭一触即发,一些国家开始声明自己在战时保持中立,例如瑞士,瑞典,芬兰,奥地利等,但是独立后的芬兰因为和苏联就划分领土一事,经常出现分歧,多次谈判都不欢而散,而这时期因为芬兰跟德国关系十分密切,致使苏联将芬兰认为是一个威胁,尤其是在德国撕毁和平条约后,苏芬之前的关系更为紧张,之后苏联为防止战时芬兰成为德国帮凶,最终在1939年苏联全线发兵进攻芬兰,苏芬之战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爆发初期,苏联派出了约20个师的兵力(约50万人),2000多辆战车和1000多架战机,想用闪电战术一举拿下芬兰,而芬兰在当时全国仅有400多万,能动员的兵力仅20余万,所以双方力量悬殊非常大,面对苏联的入侵,芬兰国内青壮务农青年也纷纷从军,这里面就有一位叫西蒙·海耶的34岁小伙,曾服兵役后务农的他放下锄头,也加入芬兰部队。虽然芬兰参战兵力不及苏联,但芬兰位于高纬度,四分之一领土都处于北极,因此被称作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在战争时该国正处于昼时最短季节,到处是厚厚的积雪,室外温度低于零下-40度,而这些战争不利的因素恰好帮芬兰阻止了苏联入侵的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苏联的大举进攻,芬兰充分利用地形和气候有利条件,采取消耗围歼战和阵地反击战等,使得苏军进攻十分艰难,占领一处阵地就要付出沉重代价,所以后来苏联调整攻势,将兵力增加到46个师,参战兵力追加到120多万,面对苏联的猛扑,芬兰也调整部署,这其中便有发挥巨大作用的狙击手。曾是猎户的海耶也自此开始了他的狙击生涯,他身穿白色迷彩装,在零下40多度的严酷环境秘密潜伏,凭借顽强意志力和神出鬼没的战术,他在敌人防御圈内平均一天狙杀人数高达五人以上,直到他潜伏到一百天时总狙杀人数就已超过500多人,而苏军看到一个个倒下的战友,却无能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狙杀敌人外,他还用冲锋枪团灭了多次敌人的小队,连上狙杀人数总击杀敌人超过了700多人,这个可怕数字也让海耶成为世界最高狙杀记录的保持者,所以也让苏联给他起了外号“白色死神”或“雪地死神”,也因此成为苏联最想除掉的对象,在苏联一次地毯式轰炸时,西蒙海耶这次很不幸没有躲过攻击,被飞来的弹片击穿了左脑,据营救他的士兵回忆:“海耶士兵那袋仅剩半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幸运的是,西蒙海耶在经过数月的抢救后,竟然奇迹般的复活了,但他的面貌却永远不能恢复,而这时战争也接近尾声,战后他被破格从一等兵直升到少尉。2002年4月97岁的世界狙神西蒙海耶去世,但他在芬兰人民心中永远是“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