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域古树情怀

——汤洪泉

美丽的胡杨,传说如果你在它的身躯上雕一个洞,一定会有黄色的水喷出,我想那一定是它的泪水,无语的哽咽,就这样一个树中的伟丈夫,心中也会有痛和泪,但它还是那样坚强,不朽不倒,举着不朽的利剑,挑战命运和自然。这就是美丽的胡杨,不朽的生命...留给世人以思索...留给世人的精神...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可能我们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想不到的困难、挫折、考验。但是,我们应该想到,只有荒凉的沙漠,而我们的人生不应该荒凉。就像胡杨树,它长得不太直,不太好看,但是根系长到十米以下,只要十米以内有水,它就能活。胡杨树一千年不死,死了以后一千年不倒,倒了以后一千年不朽,朽了以后根系仍然牢牢的扎在沙漠里,固定住一个沙堆,继续顽强地为保护生态服务。胡杨树象征着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在碰到各种困难的时候,希望我们保持一种胡杨树的精神,
胡杨树的精神是什么呢?在缺水的大漠中顽强的生长,在如刀的漠风中勇敢的抗争,在如火的骄阳中不屈的拚搏,在严寒的隆冬坚强的屹立。胡杨树的美丽让人惊奇!胡杨树的顽强让人叹服!生命力极强的骆驼草都臣伏在地,胡杨却铁骨铮铮傲岸屹立,并奉献出一片绿色,在昏黄的大漠中给人憧憬,给人希望。
写生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洪泉

汤洪泉,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画学会理事、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1984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1987—198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研修,1994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访问学者,2013年去德国考察学习。2014在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学习。
江苏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重点专业带头人。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江苏省教学改革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常州市社科联研究项目、本院科研教研项目20多项。参加全国、省级美术作品展获奖20余次。出版书籍8本,30余篇论文在核心期刊或其他期刊发表,并获刘海粟大师赛金奖、江苏省精品教材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奖、中国民族文化创新成果奖、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