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在中国家族发展壮大

俄罗斯苏霍伊“侧卫”系列战机的交易一直是中国空中力量现代化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2年至2004年期间,中国共收到了176架,分别是Su-27SK(Flanker-B),Su-27UBK(Flanker-C),Su-30MKK(Flanker-G)和Su- 30MKK2(Flanker-G)。苏-27SK的另外100架由沈飞(SAC)按照J-11许可授权自行建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27

自2002年以来,中国航空工业一直在国内建造没有俄罗斯技术支援的“侧卫”战机。这些飞机机身与俄罗斯原版相同,但其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完全是中国制造的。中国也一直试图开发一款本土的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以取代原来的“侧卫”上使用的俄罗斯AL-31F,但这一努力只取得了部分成功。

到目前为止,“侧卫”战斗机的逆向工程已经产生了至少五个“侧卫”变体:J-11B,J-11BS,J-15,J-15S和J-16。J-11B和BS变体分别是Su-27SK和UBK的衍生物。J-15和J-15S由Su-33(Flanker-D)原型开发。J-16被认为是Su-30MKK的衍生品。

苏-27对中国空军的重大意义

1995年,中国订购了第二批22架苏-27(16架SK和6架UBK),价值约7.1亿美元。一名俄罗斯消息人士指出,中国要求对其飞机进行特别修改,其中包括加强起落架,使飞机能够装载其设计指标宣称的燃油加载量,并实现其预期的1400公里作战半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空军苏-27,满载起飞

为解决中国空军在苏-27飞行员训练方面缺少合适的训练飞机问题,中国于1999年下令第三批28架,均为双座战斗机。

北京和莫斯科在1990年就苏-27战斗机的贸易协议开始进行高层谈判。俄罗斯飞行员于1991年3月在北京做了苏-27展示飞行。1991年签署了一份合同,中方购买了26架苏-27战机,其中包括20架单座苏-27SK, 6架双座苏-27UBK,以及未知数量的R-27(AA-10)中程空对空导弹和R-73(AA-11)短程空对空导弹。1992年完成这些飞机和导弹的交付,使中国成为第一个装备苏-27的非独联体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共青城厂中国空军涂装的苏-27正等待交付

苏-27作为一线战机,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于苏联空军执行作战任务,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俄罗斯外汇匮乏而被迫进入国际市场。单座战斗机Su-27SK(北约名称:Flanker-B)由共青城厂制造。两座战斗机教练版Su-27UBK(北约名称:Flanker-C)由伊尔库斯克厂制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空军苏-27UBK战斗机

苏-27是第一架能够与现代西方战斗机竞争的中国空军战机。这架飞机在1996年演习期间首次向公众展示,当时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四架飞机组成的编队,用无制导弹药和火箭弹打击地面目标。1999年夏天,苏-27也在联合演习中露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空军双座苏-27UBK战斗机

然而,苏-27的局限性很快就在中国空军中显现出来。作为单一任务的空中优势战斗机,它只能执行二次攻击任务,只能执行包括一系列自由落体炸弹和无制导火箭弹。使用这种弹药将在战斗中不必要地将昂贵的战斗机暴露给敌方防空系统。这导致了后来决定购买Su-30MKK(Flank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