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江姐的儿子,从小到大优质待遇,却移民美国现在成这样。

1949年8月26日,江姐拖着受刑后还没有完全康复的右手,在狱友们的帮助下,将吃饭时偷偷藏起的筷子磨成竹签,沾着由烂棉絮烧成灰与水调和在一起制成的墨水,在如厕用的毛边纸上,艰难地写下了这封托孤的书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5年,19岁的彭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毕业后分到了沈阳一家工厂工作。由于是革命烈士遗孤,彭云上学收到了重点关注,他同学曾说:“我们这个班因为有了他而与众不同。不仅学校对我们倍加关爱,为我们选派优秀教师,而且市里对我们也另眼相看,有什么重要活动常会邀请我们参加。只要彭云在公众场合亮相,必然会造成轰动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自己的江姐的唯一孩子,他的一举一动自然会受到国人关注,那么他是如何看待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云和老知青在一起 “我在做人方面应该说达到了母亲的要求,为人正派,做学问也很努力。但是要说为祖国做贡献确实没有太多了。大学毕业后在工厂和研究所工作还为国家做了一些事,去了美国就很少了。这样说来,母亲的遗愿我只做到了一半。母亲可能还是希望我能在国内发展好一点吧!但只要我不做坏事,没做对不起国家、亲人、朋友的事,我想她也不会责怪我,但遗憾是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及自己是否会回国,彭云说:”总在想该不该回去。也曾经努力过,但想不好回国做什么,似乎找不到着力点。原来想做出大东西就回来,但还没等做出来就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感觉哪里怪怪的,为什么非要跑到美国,美国就那么有诱惑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