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中产阶级鄙视链刷屏的这些天,丹妈突然觉得鄙视链这东西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存在的。从小到大,谁不是从一条鄙视链跳入另一条鄙视链的?

小时候,好生和差生之间有条成绩鄙视链,校花班花和四眼妹之间有条容貌鄙视链;工作后,全球500强金领和小民营白领之间有条薪资鄙视链。

有了孩子后,竟然发现在妈妈圈这个群体之中,也可以细分出那么多条神奇的鄙视链。

每一种现象的存在必有其意义,丹妈自己也不落俗套不经意间便对号入座跌入鄙视链的某一端。

所以今天的文章没有任何批判,只是作为一种现象来谈谈这些有趣的鄙视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乳 vs 奶粉

这应该是妈妈圈最常见的鄙视链,在母乳还是奶粉的喂养方式之争里,经常看到撕逼和群攻。

丹妈深深欣慰中国现在的母乳崇拜现象,但另一方面,我也看到很多因此而被钉在十字架拷问的无辜妈妈。

就比如很多妈妈在后台找我倾诉,因为不能母乳而对孩子愧疚不安,甚至产生自我怀疑,在妈妈群中有抬不起头的自卑感。

无论是怎样的原因不能将母乳进行到底,都会有各种死磕到底的“好心”妈妈们在发声:“母乳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连全母乳都做不到还谈什么爱孩子”……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有条件实现全母乳,一是自己产奶能力不错,没有经历太多磨难,便顺利实现供需平衡保证了叮当的口粮,二是我的自由职业性质能够让我有良好的实现母乳的环境。

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因为轻易实现了全母乳喂养而沾沾自喜,也喜欢动辄用“母乳是本能,挤挤都会有”来鼓励后来者妈妈,无意识里,将自己放在了母乳鄙视链的上端。

而母乳大军的反面——奶粉妈妈也有一套理论,比如喂养更轻松妈妈更快乐,或者相对于母乳宝宝,我们喝进口奶粉的宝贝更健康白胖,妈妈快乐宝宝健康何乐而不为?

我希望每一个妈妈都能为宝宝提供最安全最营养的母乳。但当我越来越懂得妈妈的不容易,当我在后台读到那么多因为身体、工作等原因,哪怕尽了最大努力也无法实现全母乳妈妈的辛酸故事,我开始尊重每一位妈妈的选择,也为自己曾经不经意的非母乳歧视感到羞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业 vs 全职

看一个人的朋友圈,就能够大概看到她的生活。经常转发《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成为孩子的榜样》的一般都是职场妈妈,爱分享《宝宝三岁前,请陪伴他成长的每一步》、《我是全职妈妈,我不需要你同情》的,不用说多半是全职妈妈。

总之,无论承认不承认,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之间,实实在在存在着一条说不清道不明鄙视链。职场妈妈鄙视全职妈妈经济不独立跟不上社会节奏,全职妈妈鄙视职场妈妈错失孩子最珍贵的前三年。

所以,当那篇 董卿到底刺痛了谁?一出,后台留言都爆掉了。来自不同的阵营的妈妈都有了共鸣。

职场妈妈们说“终于有这样一篇文章能解放内心对孩子的压抑和愧疚”,全职妈妈说“看多了跟不上社会节奏、眼里只有老公孩子的论断,再看到这篇,有些热泪盈眶。”

丹妈作为一个半全职半职场的妈妈,突然明白,这条鄙视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是因为生活无法两全,而我们需要勇气来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于是另一种生活的负面来作为心理上的激励。

刚生下叮当那会,和一个好友聊天,说起全职生活的琐碎,她用一种你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论断,轻易便把我怼了回去。

然后跟我吐槽作为职场妈妈的她才多么身心俱疲。起早摸黑为老板卖命,回到家还要洗菜做饭陪娃。

在她看来,全职妈妈只需要面朝家庭就可以春暖花开,而职场妈妈却要来回身份转换无缝对接,到头来领导怪责工作不上心,家人抱怨不像个母亲。

但在全职妈妈看来,职场面对的是可以沟通的领导或同事、工作量有据可依,甚至有骄可傲。而全职妈妈一天24小时面对一个只会哇哇哭叫、各种不能马虎丝毫的小屁孩,工作量属于彻底不可控,无限量。对她们而言,上班就相当于是放假,而且还能提升自己。

如果我们都能够用“共情”的心理,去设身处地想象每一种生活,也许能看到生活的真相是,在这层对立的生活状态里,根本就没有谁比谁更高级的活法。

有了孩子以后,无论选择任何一种生活,都是失去与得到并重,没有哪一种生活真的可以轻而易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育儿 vs 传统育儿

过去丹妈以为这样的分歧,应该是存在于年轻人与父辈人之间,但直到有次在好友群看到特别要好的姐妹,因为该不该给一岁内的宝宝吃盐而撕破脸皮时,倒抽一口冷气!妈妈圈真是如履刨冰的存在。

我是站队于科学育儿的,升级打怪兽的路上遇到育儿观上不一致的人,只要一想到反正她又不与我一同参与带叮当的,便也不予争辩各自安好。

但我却见着很多妈妈在有了孩子以后,就像回到了学生时代的成绩论英雄。

我每天给孩子吃辅食要五种以上蔬菜,你喂两种就是没我爱孩子,我讲究亲密育儿无论多累都要第一时间回应孩子哭闹,而你所有训练孩子睡觉的抱起放下法都是不人道的,又或者是我不嫌脏给宝宝把屎把尿,而你用纸尿裤就是因为偷懒。

科学育儿派自持真理在握,自然可以睥睨众生;传统育儿派坚信条条大路通罗马,没必要锱铢必较。

顺产还是剖腹产?母乳还是奶粉?全职还是职场?亲密育儿还是正面管教?私立还是公立?

任何养育的问题,总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当我们选择了其一,便会不停给自己心理暗示我选择的就是最好的,我没有选择的对立面,就一定是不好。

这些本无可厚非,只是我觉得,不管是何种选择,只要能让孩子朝着正面积极方向,那就没有问题。如果没有,我们就该反思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而不是在这条路上,将他人的选择放在对立的方向来死磕对错,那样就是浪费时间了。

- End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为孩子们精选了40份书单

公号后台回复 书单 一次读个痛快

0—2岁孩子必读的10类书

2—3岁孩子必读的20本经典绘本

3—4岁孩子必读的25本经典绘本

4—6岁孩子必读100本经典绘本

6—8岁幼小衔接必读的30本书

小学阶段1—6年级必读39本书

24本父母必读书,将改变孩子的一生.....

回复见面礼,丹妈免费送你一本育儿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