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打开网页或者视频网站,扑面而来的是那些奇葩而且LOW到极点网页游戏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钱请来的各种过气明星,也有广州街头拉来的黑人混混,再找几个大胸妹子摆一些暗示性的动作,配上几句废话连篇的广告词,就组成了一个个令人作呕还关不掉的网页游戏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人搞不懂的是,真的有傻钱多速来的人(tu)民(hao)币(fu)玩(er)家(dai)们玩吗?

恰巧前几天老同学年前小聚,拉着我去网吧打红警重温儿时乐趣,打开机子,砰砰砰弹出一堆窗口,更有一条已经把我视觉轰炸到疲劳的广告——

主题是,我最近在玩一款XX类游戏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这个系列的视频广告,我的感觉是,尼玛敢不敢专业点?

通篇毫无逻辑,随便在广州大街上拉了个黑人,用诺基亚N97拍出来的AV画质,配上点中文字幕,就成为许多用户右下角弹出的广告。

还有,玩TM三国策略游戏,跟你16天狂瘦12斤有毛关系?但是冷静下来,仔细归纳一下,这些广告共同之处是什么?没错,就是满满的槽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之前一款被吐槽红极一时的广告当时身边的人无不谈论油腻的师姐,而不知道的人看到知道的人会心一笑,不明觉厉,回去百度。

这叫做口碑营销。换句话说,这些看上去烂得不能更烂的广告,暗自具备着一种作用:SB浓度甄别器。

我在那个网吧上网时,左手边第三个机子的中年键盘侠男子就在叼着烟翘着二郎腿玩某款林子聪代言的传奇类游戏,顺便无脑狂喷里面一个小白玩家。我当时感叹:“一款点点鼠标,设置自动寻路,自动打怪自动换装备,半上午就能升到63级的页游,这是在强行玷污我们的智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朋友告诉我,“嗨,真有这样的SB。”我们这里的SB一词,没有半点的优越感,这是一种不明真相的感叹,而正是这种感叹,渐渐催化了用户下一次行为——猎奇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为什么这么烂的游戏会有人玩?

为什么林子聪那个大胖子说的台词蠢得令人发指?

为什么那个黑人辣末跳,谁给了他勇气?

这种猎奇心理直接引发了用户第三次行为——我要见识一下,究竟这个游戏能SB到什么程度。

很多时候,并不是玩的人多么SB,而是“我要看看这个游戏到底有多SB”驱动着无数玩家“我要去玩玩”。引发关注——吐槽——五秒注册,试玩一发不可收。把大象装进冰箱,只需要三步。

后来我在朋友上厕所的功夫,点进去注册了一个,玩了半个小时。

偷偷摸摸当SB的感觉,莫名的快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想看,5块钱就能当爸爸,10块钱就能当爷爷,100块钱就能当祖宗。对于单身已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当爸爸的SB来说,想想还真有点小激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