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国人对于日本品牌、日本企业、日本车、乃至日本人、和日本这个国家有着非常复杂的负面的情感。在国内,经常听到大家要抵制日本车,却很少听到抵制美国车、德国车、法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中国,作为一个汽车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曾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引进国外品牌进行合资,也就是老一辈汽车人都听过的“以市场换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期间,一汽、上汽、东风等等国企开始于大众、丰田、本田、通用等外资品牌合作。然而,数十年过去了,我们却发现当初以市场换技术的设想却没有几家能实现的。而且我们还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形,就是日本车企包括美国车企多多少少还给了咱们的国企一些技术,可是德国车企反倒没有给中国多少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一汽,马自达就把它已经吃透的底盘技术给了一汽(奔腾成了自主品牌优秀底盘的代表),丰田也把老皇冠、花冠的技术留给了一汽。而日产,也把老奇骏的平台技术给了东风。虽然这些技术都不是各家最新的(新的肯定不会给也不能给),但最少也给了咱们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比如上汽,通用不得不说是真心厚道,帮助上汽开发出了新一代涡轮动力系统,上汽能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荣威RX5上的1.5T发动机,其实就是依托了通用的帮忙。上汽动力系统一下就走到了所有自主品牌的前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德系品牌,奔驰宝马先不谈,最早进中国的大众,除了在2000年左右把80年代奥迪100的平台给了一汽红旗(红旗名仕、世纪之星)以外,此后再也没听说过有给过中国技术。桑塔纳的平台都20年了,大众新车都换MQB了,还是不愿意给一汽上汽,还是要换壳继续卖。从这方面看,德系车企,似乎比日本、美国对中国更为抠门。

可德系品牌在中国却是最受欢迎的,卖的最好的,这是为什么呢?大家还记得大众原来的广告吗——车之道,唯大众!是隔了很多年之后大众才把这个广告改成了——车之道,为大众!这个唯、和为堪称神来之笔,这其中的缘由大概也能解释德系车企不愿意给技术给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