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本是一项暖心的民生工程,旨在为农村孩子的成长注入营养能量,托起祖国未来的希望。
然而,现实却令人痛心,从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整改报告》来看,众多问题浮出水面,1200人受到处分,背后折射出的是农村学生餐补乱象亟待解决的困境,其成因错综复杂,发人深省。
从直接挪用资金的行径来看,66 个县出现将补助资金挪作他用的情况,涉及金额高达 19.51 亿元。
这背后是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扭曲的政绩观与资金监管的严重缺位。
一些官员为了短期的 “形象工程”“面子项目”,打起了学生餐补资金的主意,将其挪用至诸如城市景观建设、无关会议开支等领域,全然不顾农村孩子嗷嗷待哺的营养需求。
例如,在某贫困县,当地政府为了举办一场所谓的 “文化节”,大规模挪用学生餐补资金,导致学校供餐质量骤降,孩子们连续数月只能吃到清汤寡水的饭菜,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与学习状态。这种挪用行为,是对教育公平底线的践踏,更是对孩子们未来的不负责任。
变相挤占问题同样突出,41 个县和 1533 所学校涉及 2.7 亿元资金整改。这反映出基层教育机构在财务管理上的混乱无序。
一方面,学校面临诸多杂项开支压力,诸如老旧校舍维修、教学设备更新等,当正常经费渠道不畅时,便打起了餐补资金的 “歪主意”,通过虚列办公用品采购、虚报差旅费等方式,挤占本应用于学生餐食的费用;
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对学校资金流向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察觉并制止这些违规行为,使得变相挤占之风愈演愈烈。
串通套取资金更是手段恶劣,4 个县与供应商勾结,损害学生利益。
一些供应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与学校管理人员、当地教育部门部分工作人员串通一气,虚报食材价格、以次充好。
在某县,供应商提供的所谓 “新鲜猪肉” 实则是冷冻多年、临近过期的劣质肉品,却按照优质鲜肉价格结算,差价被他们私分,而学生吃到嘴里的是难以下咽、毫无营养的饭菜。
这背后是利益的疯狂驱动,以及对学生权益的漠视,相关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沦为不法商人的 “帮凶”。
部分供餐单位违规经营,121 个县处理处罚 237 名学校负责人,解除 147 家违规供应商合同。
这凸显出在供餐环节的准入与日常监管形同虚设。学校在选择供应商时,未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招标,仅凭人情关系或低价诱惑便选定资质不佳的商家。
日常监管中,对于食材质量、卫生标准把关不严,导致 “三无食品” 流入校园食堂,给学生健康带来极大隐患。一些学校负责人为了私利,对供应商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背离了保障学生饮食安全的职责。
餐食采购招标和供餐监管不够规范严格,25 个县重新招标、35 个县取消违规企业资格,追回大量资金。
这反映出整个招标监管体系漏洞百出。招标过程中,暗箱操作盛行,直接指定供应商、串标围标现象屡见不鲜,使得真正有实力、讲诚信的企业被排除在外,劣质供应商却大行其道。
监管部门缺乏常态化、精细化的监督检查机制,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问题,导致餐补资金在混乱的招标与监管缝隙中大量流失。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背景下,农村教育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相较于城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在争取资金、保障权益方面缺乏足够话语权。
地方政府在有限的财力下,往往优先保障城市重点项目,对农村教育投入相对不足,使得农村学生餐补计划从一开始便面临资金紧张、监管乏力的困境。
要杜绝此类丑闻再次发生,必须强化全方位监管。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独立的审计监察体系,对餐补资金从拨付到使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
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挪用、套取资金者倾家荡产、身败名裂;
同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鼓励家长、媒体参与监督,让学生餐补在阳光下运行,真正惠及农村学子,重塑农村教育民生工程的公信力。
毕竟,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保障他们的营养与权益,是全社会不容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