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华社报道,近日,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第三支队成功摧毁了一个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犯罪团伙,共抓获涉案人员8名,并查获大量濒危野生动物制品。
据了解,该犯罪团伙长期在琼海潭门、博鳌等地从事非法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活动。警方在行动中查扣了砗磲摆件629件、砗磲原料及制品散件约211.41千克,以及鹦鹉螺、唐冠螺等制品81件。此外,警方还捣毁了一处非法加工窝点和三间经营店面,涉案金额估值高达150余万元。
砗磲,被誉为“贝王”,是一种大型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因其贝壳大而厚、壳面呈白色或黄白色,并带有美丽的花纹而备受追捧。砗磲因生长缓慢、寿命悠长,无比珍贵,被誉为“海洋中的白色黄金”。砗磲又被誉为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工程师”,砗磲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家园的同时,通过滤食海水促进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鳞砗磲。图源:绿会融媒)
鹦鹉螺则因其独特的螺旋形外壳和鲜艳的颜色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同样面临着灭绝的威胁。唐冠螺则是一种大型海螺,其贝壳大而厚重,壳口宽阔,壳面呈灰白色或淡黄色,并布有棕色或黄褐色的斑纹,同样是一种珍稀的海洋生物。
(鹦鹉螺,图源:pixabay)
唐冠螺是一种外形十分的漂亮大型海螺,壳表面为灰白色,并有不规则的红褐色斑纹,在接近壳口的边缘处有很大的红褐色斑块。口面为肉色,具有耀目的光泽。唐冠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样也是一种珍稀的海洋生物。
(唐冠螺,图源:百度百科)
砗磲、鹦鹉螺、唐冠螺皆是我国的国家一级或者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严格保护,同时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严格贸易限制和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的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均构成犯罪,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事实上,砗磲、鹦鹉螺、唐冠螺等因其稀缺性,其制品备受追捧。近年来,被大量捕杀,制品贸易更是猖獗,笔者通过查阅网页发现多起砗磲、鹦鹉螺、唐冠螺制品被查获的典型案例:
●2024年7月,北京大兴机场海关查获砗磲“走私”案件。一名旅客试图将砗磲做的围棋子偷偷带入中国境内。经现场清点,这批围棋子共有177件,总重1090克。
●2023年4月,大连邮局海关在对一件进境邮件检查时,发现机检图像异常,经开箱查验,发现内装一副围棋,其中白子带有明显莹亮的黄色光泽,经鉴定为砗磲。共计1.26千克。
●2024年9月,厦门海关经过数据研判,在两票申报进口的“贝壳类”货物中查获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鹦鹉螺的制品662个,总价值超过630万元。这是厦门海关破获的最大一起走私鹦鹉螺壳案。
●2024年8月,北海市海洋局下属单位在执法检查时,发现一家店铺货架上摆放有唐冠螺制品6个,当事人未能出示相关经营利用许可证。北海市海洋局依法没收了涉案唐冠螺制品,并对当事人进行了处罚。
此次案件的线索最早来源于琼海市潭门海岸派出所。今年9月,民警在巡查景区沙滩时,发现一名商贩表面售卖贝壳工艺品,实则暗中从事濒危野生动物制品交易。警方经过深入摸排和侦查取证,逐步锁定了以张某、李某、杨某等人为核心的犯罪团伙,并掌握了其具体的活动规律和犯罪证据。
在11月18日的集中收网行动中,警方成功将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并现场查获了大量涉案物品。据犯罪嫌疑人杨某交代,她平时在博鳌镇海边摆摊售卖贝壳工艺品,但为了牟取暴利,她还暗中销售砗磲、鹦鹉螺等濒危动物制品。当游客提出购买需求时,杨某会回家取货,或将顾客引至上家张某的店铺完成交易,事后可获得10%的提成。
目前,张某、杨某等8人因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这也为我们提了醒,任何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保护动物以及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保护动物及其制品,都是违法犯罪行为,切勿以身试法。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不参与买卖就是对野生动物最好的保护。我们也可以劝告身边的家人、朋友也不要去购买,如果人人都不去购买,没有了需求,也就不会存在野生动物贸易。对于执法而言,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尤其是线上和线下平台隐藏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震慑。另外,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彻底把各种涉及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行为扼杀在摇篮。
最后,还是那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切勿以身试法。我们每个人的一点点的改变,都将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进程。
游客一声“要好货” 牵出濒危动物制品黑市交易
http://www.hq.xinhuanet.com/20241216/de08b01916954043b907761ed11c897d/c.html
文章/Pierre
审核/Cherry
排版/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