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口芙蓉糕,就像回到了熟悉的千岛湖。”

现在的零食应有尽有,但芙蓉糕的甜蜜酥脆,依然是很多淳安人吃不腻、忘不掉的家乡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淳安人的集体乡愁

了千岛湖就找不到了‍

位于千岛湖镇汪宅村的千岛湖镇中西食品厂是现在千岛湖唯一一家还在制作芙蓉糕的食品厂。

这家厂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传承了三代人。最早的老店在新安江水库建设之前就有,开在狮城老街人民路口。老城淹没后,公私合营,与另外两家糕点坊合并成红旗食品厂,之后发展成淳安县中西食品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志华是现任厂长,五十多岁,大墅人。他年轻时曾在国营食品厂上班,后来又在大墅镇上做了十几年副食品批发生意。2009年,他接手了这家厂,又做起了年轻时的芙蓉糕。

走进工厂,一股淡淡的糯米香扑鼻而来。方志华穿着朴素,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提到芙蓉糕时,他的眼神里闪烁着自豪与怀念。“芙蓉糕啊,这可是我们千岛湖的经典产品,几十年如一日,口感纯正,深受大家喜爱,出了千岛湖就没有了,是淳安人的集体乡愁。”

方方正正的怎么看都不像花

为什么叫芙蓉糕?‍

芙蓉糕的制作材料不复杂,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白糖、麦芽糖为辅料,经手工十余道工序制成。

它的风味与萨其玛有些相似,长方形、淡黄色,区别是口感更酥松,入口即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芙蓉糕名字的由来,最常见的说法是“颜色、形状像芙蓉花”。芙蓉花有淡黄色的,颜色倒是符合,但是方方正正的糕点,怎么看都不像花呀。

“‘形状像’是指制作到一半,油炸出的碎块的样子像花瓣。以前很多人会在家自己做,知道制作过程,就比较好理解。现在都是买现成的,年轻人没见过,不明白也就正常了。”方志华解释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看,是不是挺像花瓣

“制作芙蓉糕,选料可是关键。”方志华详细介绍了芙蓉糕的制作过程,“糯米要用圆糯米,为了保证纯度,我们自己磨粉。然后蒸熟做成糯米饼,一块块码好,在冰柜里冻两三天,直到梆梆硬。然后就是切成薄片晒干,以前是用木工的刨子刨,现在用机器削。再经过炸片、熬糖、下料、搅拌、刀切等步骤,就做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圆糯米磨的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冻地梆梆硬的糯米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工削的糯米薄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熬糖(麦芽糖+白糖)

“为了维持老味道,我们延用了传统配方和工艺。”方志华说,尽管现在有了机械化的生产设备,但还是仍然延用传统的炸油大灶头和手工削片的方式,只为那一口记忆中的老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我们也有改变的地方。比如,老式芙蓉糕会盖上一层厚厚的糖霜,里面有红绿丝,现在人们都讲究健康饮食,这些就不加了。糖度也下调了一些。”

记忆中的“奢侈品”

淳安人心中的地位至今不减‍

“以前啊,芙蓉糕可是‘奢侈品’,一般家庭都吃不起。”方志华回忆起往昔,感慨万千,“那时候,米雪饼2分钱一个,冻米糖3分钱一包,而芙蓉糕却要1毛钱一包。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才会备上一些,招待贵客。”

“我第一次吃芙蓉糕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看到别人吃馋得直流口水。后来家里给买了一包,我小心翼翼地藏起来,生怕被弟弟妹妹发现。它的口感吧,又甜又酥,入口即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我最爱在枕头底下藏一两包芙蓉糕,午睡醒后可以美美地吃上一包。”芙蓉糕,这个陪伴了他整个童年的甜点,如今依然是他心中最甜蜜的回忆。

“那时候物质匮乏,能吃到芙蓉糕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方志华说,即使现在富裕了,一块点心自然不会再是“奢侈品”,但芙蓉糕在淳安人心中的地位依然不减。现在淳安人回老家过年,都要特意捎带一些回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冬季节正是制作芙蓉糕的旺季,厂里的工人每天都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别看厂子不大,我一年要卖掉200万小包芙蓉糕。”方志华自豪地说,“不管是实体商店还是网店,售卖的千岛湖芙蓉糕都是我家的‘水云斋’牌。”

记者 王夏琴 通讯员 徐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