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从开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两千多年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国人,那就是:
项羽是一个贵族,他武艺高强、身经百战,每战必身先士卒、无攻不克,他最后为什么落得个四面楚歌、众叛亲离、乌江自刎的结局呢?
而项羽的主要竞争对手刘邦本是一个无赖混混,出身于社会最底层,他既不会带兵打仗,又不能冲锋陷阵,最大的能事就是喝酒、打架、泡妞、做恶作剧,但他为什么却是笑到最后、得天下、做皇帝的那一个人呢?
也许我们都小看了这个伟大的“小混混”,他的最终胜利和成功是比他早出生几百年的先贤和哲人——老子——早就给他把结论写好了的。
只不过,不学无术的刘邦也许没有机会读到老子的《老子》,而冥冥之中却天神助攻,他的管理手段却暗合了老子的哲理,他想不成功都难了。
刘邦是怎么解释自己的成功的?他只是说了个表面现象
刘邦做了皇帝之后,有一次大宴群臣,酒酣脸热之后,他突然无比感慨又无比豪迈地向群臣提出了那个著名的千古一问:项羽为什么失败?我为什么当了皇帝?
当时,群臣的回答虽然更多的是恭维、拍马屁的成份多,但也不无嫉妒和羡慕,异口同声地说:“陛下您命好啊,是上天保祐您啊!”刘邦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说:“算了吧,什么狗屁命运。这才是关键之所在......”于是历史上就有了下面的一段著名的话——
这不就是老子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和“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吗?
汉代好几代皇帝都实行无为而治,所以实现了长治久安。但也为外戚和宦官专权埋下了隐患
不能插手太过,也不能放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