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这片充满活力与变革的土地上,知识青年们似乎总在无产阶级的理想与布尔乔亚的憧憬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浪漫。从伤痕文学与诗歌的兴起,到改革开放后小资情调的流行,再到当下大学生中丁克与躺平文化的盛行,这一趋势始终未曾改变。夜骑开封,正是这一现象的又一生动体现。

当下的年轻人,既追求独立,又热衷于群体活动。然而,他们的独立往往显得过于轻易,而合群则显得颇为表面。从河南郑州出发,骑行六十公里,历经五个小时,只为抵达开封品尝一口灌汤包,这在他们看来,是青春与分享的象征。

这灌汤包,绝非寻常之物。它融合了浪漫主义的皮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馅。在当下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包子馅或许略显稀薄,皮却愈发厚实,使得浪漫主义的气息愈发凸显。然而,浪漫并非其本质,因此其文化内涵显得颇为贫乏与廉价,终究只是一口普通的灌汤包。

我虽未曾品尝过开封的灌汤包,但正如如今的中国人几乎无人未曾吃过茶叶蛋一样,灌汤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并不陌生。价格亲民的灌汤包,口感往往不尽如人意,制作与用料均显得颇为敷衍与粗糙。而真正能够还原古代正宗风味的灌汤包,价格则非普通中国人所能日常承受。当然,偶尔将其作为宵夜享用一番,还是颇为惬意的。因此,它成为了骑行五小时前往开封品尝的最终奖赏。然而,对于中国的享乐主义年轻人而言,即便是质量上乘的灌汤包,也难以完全满足他们的味蕾。于是,“骑车五小时”的辛苦过程,便成为了一种昂贵的仪式感,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人对布尔乔亚生活方式的渴望与对无产阶级理想状态的无奈妥协。

这样的活动,起初确实受到了政府的热烈欢迎与宣传推广。毕竟,它有助于促进商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然而,与宣传中的美好相比,这种商业与旅游模式的真实体验往往大相径庭。多年来,一直有人指出旅游是自讨苦吃,而中国的旅游更是高价、低质、虚假宣传与霸王条款的代名词。更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文化既未能得到很好的传统继承,也未能经过有效的现代改造。因此,与其他同等富裕的文明古国相比,中国的文化魅力显得黯然失色。

尽管如此,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与喜爱依然远超其他国家。尽管他们对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但政府起初之所以大力支持这样的活动,也是希望能够激发人们对开封这一文化古城的浓厚兴趣,进而提升人民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意识。

而这样的活动也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沿途的人民不由自主地唱起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在这一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然而,即便这群年轻人如此忠诚与热情,也无法消除官员们对临时聚集人群的警惕与担忧。随着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官方在管理这场自发的青年运动时态度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或许是因为低估了年轻人被压抑的能量与热情,包括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学生。他们在疫情期间承受着大学校园被封锁所带来的情绪压力。因此,年轻人们对这次活动的热情及其所引发的规模超出了最初的预料。

然而,对于某些人而言,维护统治下的秩序稳定更为重要。于是,他们采取了最简单的办法——限制这群爱国大学生的进入与流动。但中国人民的包容与理解是难能可贵的。只要是政府的决定,他们便不会有丝毫怨言。

官慈民孝,社会和谐。无论这灌汤包的味道如何,无论能否如愿品尝,这个盛世都如我们所愿。这样的国家,其强大并非没有道理。

#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