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提及汉唐等朝代远征大漠的壮举,现代人往往会心生自豪与向往。当我们抛开情感,以理性眼光审视时,便会发现诸多残酷的现实困境。大漠之中农业几近于无,补给之路困难重重且效率低下。
即便在拥有机械化运输能力的二战时期,德国名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在北非沙漠作战时,也深陷后勤泥沼。受气候、地形及运输成本制约,其士兵每日仅食物与饮水消耗就达 6000 吨,这一数字是同期入侵苏联各集团军的 10 倍之多。如此巨大的消耗,连远在狼穴的希特勒都不得不出面干涉,多次禁止隆美尔发动大规模进攻。由此可见在沙漠环境中维持一支军队的补给是何等艰巨,古代依靠骡马畜力运输的军队,其后勤保障的艰难程度更是可想而知。
古代远征大漠由于运输条件有限,大军往往尽量携带物资出征,极力避免建立漫长补给线。对于士兵而言这无疑是一段既无浪漫可言,又充满艰辛的历程。行军途中副食品极度匮乏。在缺乏保鲜技术的古代,为确保口粮不易变质,腌肉都成为极少数人的 “奢侈品”,多数士兵只能依靠酱菜度日,新鲜蔬果更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偶尔遇到的野菜,如永乐年间明军远征塞北时采食的野韭、沙葱,虽能稍解味蕾之苦,却也无法改变整体的饮食单调状况。而且一旦随军粮秣消耗超出预期,如朱棣时期明军因迂回迷路而粮尽,大批军士便会饿死他乡。
有人或许会疑惑,草原上牛羊成群,为何不将其作为食物?实际上即便缴获牲畜,也大多成为将领战功的象征,普通士兵很难享用。况且只有在大军断粮或深陷绝境时,才会考虑宰杀牛羊,让士兵们在死前吃上一顿。
饮水问题同样严峻,蒙古高原等内陆荒漠地区降水量稀少,且多数水源为咸水,无法直接饮用,饮用后甚至可能导致脱水或中毒。士兵们运气好时能遇上雨雪天气,或沿有淡水的固定线路行军;运气差时则可能多日不见一滴淡水。尽管远征军会事先规划路线以探寻水源,但作战行动常需与时间赛跑,临时改变路线司空见惯,根本无暇寻觅安全的水源地。
恶劣的气候条件更是雪上加霜,汉朝大军出塞多在 3 - 4 月,此时长城以南春暖花开,北方却依旧寒冷。白天温度虽与关内相近,夜晚却能降至零下 15℃,简陋帐篷中的士兵极易被冻伤冻死。而夏季这里又酷热难耐,气温常常超过 35℃,强烈的紫外线迫使士兵必须用衣物包裹自己,否则将面临晒伤风险。身披重铠的精锐部队更是苦不堪言,铁甲比热容低,冬天冰冷刺骨,夏天则如抱火炉,在烈日下负重行军,简直是一种折磨。
牧民的游击战术也让远征军头疼不已,他们行踪不定,远征军往往数月才能遭遇小股斥候,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枯燥的行军上。而游牧主力则伺机而动,利用农耕部队的松懈发起猛攻。其侦查兵无处不在,不仅监视远征军行动,还会截杀落单士兵,传递关键情报,令远征军防不胜防。
历史上大漠远征虽不乏胜仗,但惨痛败仗也屡见不鲜。西汉仅有汉武帝时期表现亮眼,其余时间难有作为;唐朝虽稍好,却也因各方势力起伏而疲于奔命;明朝更是仅经历几代人便放弃主动出击。即便作战胜利,士兵们也未必能回归安宁生活,长时间出征使得家中妻子独守空闺,引发诸多家庭问题。
可见远征大漠对于士兵而言,无论胜负都充满苦难。战争并非如未经历者所想的那般浪漫,其背后是无数人的艰辛付出和沉重代价。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