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之前,张学良与周恩来便已有数日的相识与交流。在接触过程中,周恩来深深为张学良身上所展现出的大国情怀所折服。
西安事变兵谏之后,周恩来迅速奔赴西安。在多方艰难斡旋之下,西安事变终得和平解决,避免了国内更大规模的战乱。然而,为了维护蒋介石作为领袖的威信,张学良毅然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未曾料到,这一去竟是落入蒋介石特务系统的罗网,当即被关押起来。
张学良此去,虽抱定必死之心,可内心深处,想必仍留有诸多遗憾。或许他遗憾未能亲眼见证国家在和平之后的建设与发展,遗憾自己的一腔热血被无情地囚禁在牢笼之中。
岁月悠悠,1957年,张学良被迁往高雄,后又迁至台北近郊的北投。此时的他,年近60岁,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由于失去人身自由,他的生活范围基本局限于家中。
在这里,张学良度过了无数个孤独的日夜,他的思想却从未被禁锢,依然心系着远方的国家和人民。
1976年,当张闾蘅告知张学良周恩来在北京逝世的噩耗时,已至古稀之年的张学良泪如雨下。他心中涌起无尽的悲痛,想要为周恩来发去吊唁,却被残酷的现实所阻。
1990年,被蒋介石整整软禁达54年之久的张学良终于重获人身自由。此时的他,已近90岁高龄,“少帅老矣”,曾经的风流倜傥早已被岁月侵蚀,可世人对他的关注却丝毫未减。
1991年3月,失去自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张学良和夫人,获得批准前往美国探亲。为确保万无一失,中央决定派遣老革命家、开国上将吕正操将军前往美国旧金山,向张学良转达中共中央的欢迎之意。当吕正操将军将信交给张学良时,由于张学良年事已高,眼睛不好,他用放大镜将信紧紧贴在眼前,反复看了好几遍。
尽管张学良最终没有回到大陆,但他的心却一直与这片故土紧紧相连,时刻关心着大陆的人和事。
1994年,张学良彻底恢复自由,然而此时他已九十多岁高龄,历经风雨的他早已看淡人生。
晚年的张学良与赵一荻在夏威夷相依为命,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赵一荻年轻时曾患肺癌,切除了一片肺叶,身体状况不佳。张学良在40多岁时便患有严重眼疾,因长期幽居深山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视力差到只能看到人影,且一耳全聋,另一耳仅有微弱听力。
多年来,赵一荻就如同张学良的眼睛和耳朵,可她大声说话便会气喘吁吁,痛苦不堪。两人只能以轮椅代步,在相互陪伴中度过余生,他们的爱情在岁月的磨砺下愈发坚贞。
2001年,预感自己大限将至的张学良将儿子张闾琳唤至身边,递给他一个已经泛黄的信封,开始交代身后之事。他明确表示:“我死后,财产全部捐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张学良离世后,儿子张闾琳查看父亲账户时不禁大吃一惊,账户里竟有足足6亿美元之巨。这一巨额遗产引发了众人的好奇,人们不禁疑惑:
张学良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遗产?这些财富从何而来?又为何要将这笔巨款全部捐给美国的一所大学呢?
这背后有这很多原因,张学良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东北王”张作霖,其家族财富雄厚,家中古玩字画、田地房产、金银珠宝不计其数。此外,在美国期间,张学良还充分展现出了经商天赋,通过炒股、投资房产等方式积累了巨额财富。
然而,对于这笔财富的处置,张学良有着自己的考量。他认为家中的藏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他的孩子们自幼在美国长大,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缺乏深入了解,将这些财富传承给他们意义不大。
至于为何选择捐给哥伦比亚大学,这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