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在个人社媒上发布了一条劲爆消息:
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征战纽博格林赛道的成绩出炉了,圈速6分46秒874,成为纽北史上最快的四门车!
一时间,网络沸腾!
因为提到自主品牌,鲜少有四门车在纽北创造这个成绩,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跨国巨头所垄断。
这一次,小米算是为中国品牌争了一口气,也让中国汽车的崛起成为了话题。
不过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人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华为会不会造一款车,去纽北打破小米的记录呢?
毕竟,两家公司算老对手了,总是针锋相对!
带着这个问题,我特地咨询了一位业内人士,他的回答令人意外,原来是我太天真了。
首先,在于华为并不造车
听到这儿,可能有些朋友会纳闷:“啊?怎么不造?我看华为汽车广告挺多的啊!”
确实,华为跟很多车企都有合作,还推出了“华为智选”概念。
但造车这件事,华为从来没亲自下场过!
而且,造车可并不简单…
说白了,汽车跟手机不一样。
手机找个代工厂、搞好供应链、加点技术研发就能出货。
但造车不仅要拼技术,还得有实打实的工厂和生产线。
所以,问题来了:华连个汽车工厂都没有,用什么造车?难道把手机生产线改成造车生产线?
这显然不现实啊!
有些人可能会说,华为不是和赛力斯合作吗?可以让赛力斯去跑圈啊!
但这也有个问题,赛力斯并不属于华为。
真要开去纽北,也只能算赛力斯或者小康的成绩,跟华为品牌没啥直接关系。
再说智界、享界这些车。
智界要跑圈,成绩归在奇瑞名下;享界跑圈,那得算北汽的成绩。
甚至还会有尊界,换成江淮来刷圈速?光听这名字,感觉就不太可能会去拼速度。
说到底,华为的定位还是“供应商”,自己并不造车,所以更谈不上去破圈速纪录了。
其次,收益上也不允许
可能有朋友会说:“现在不造,不代表以后不会造啊!”
乍一听好像有道理,但实际情况比想象复杂多了。
说到底,华为的现金流压力不小,现实不允许它造车。
毕竟,造车可是典型的“重资产”项目,投入大、回本慢。
这不是随便说说的。
一方面,华为发了虚拟股权,需要给持股员工分红。
这就要求华为需要维持“稳定且可观的现金流”,才能不断满足股东和员工的收益预期。
造车这种“花大钱、赚慢钱”的事儿,对华为来说显然不划算。
另一方面,华为的研发人员成本非常高。
据华为发布的《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华为的研发人员约11.4万人,占员工总数的55%,人均年薪达87.8万元人民币。
简单一算,光是研发人员工资支出就高达1001.32亿元。
这么大一笔资金,哪还有余力去造车呢?
所以,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下,造车对于华为来说风险太大,也不符合它的收益需求。
换句话说,华为得专注那些“短平快”能见效的项目,维持财务健康和员工利益。
指望华为去造车、挑战小米的纽北纪录,真的是不太现实。
最后, 合作商的成绩也不会算到他头上
说白了,华为和车企的合作,似乎和谁都搭上线了,关系很好。
但实际上这些合作伙伴,谁也不会真心把合作车型,当作“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去捧。
为什么呢?因为车企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亲儿子”。
比如深蓝、阿维塔这些车型,卖一台深蓝,所有的利润都是自己的;
而卖一台阿维塔,不仅得跟华为分一杯羹,还得在智能化方面依赖华为。
所以站在车企的角度,如果自己有好产品,肯定优先把最好的宣传资源和品牌支持留给自己。
不会去花太大力气,为合作产品卖力吆喝。
说到底就是,这些车企要有实力刷纽北,自己早刷了,不会把荣誉给华为。
没有这个实力,带上华为也很难搞定,而且也不会“为他人作嫁衣裳”,不是吗?
最后,回到话题的开头。
也许有人会说:其实能破,但没必要,因为小米在纽北的圈速意义不大。
小米跑纽北用的车手是外国人,还是买办企业的作风,算不上自主研发——这样的车跑得快有什么用?
用外国车手跑出来的成绩,跟生了孩子不跟自己姓没区别。
秉承着这样的观念,那我就“无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