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半年朋友还调侃我:
说赶紧把手里的小鹏卖了吧!因为2月份月销才4000多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倒闭了…
然而,没过9个月打脸就来了——因为前两天小鹏P7+上线了,起售价不到19万,一晚上竟然卖出3万多辆!
说来也奇怪了,为什么曾一度被认为“岌岌可危”的小鹏,怎么就突然“活过来了”呢?
在我看来有3个原因很真实,尤其是最后一个,可是“成功的核心”——你发现了吗?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但对比早期的小鹏G9来看,P7+的性价比高了不止一点点。
比如,2022款的小鹏G9上市时,最低配就要30.99万,价格离谱不说,续航也就570公里。
这价格都接近豪华车的门槛了,居然续航这么短,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更让人无语的是,如果你想要城市智驾功能,还得选择起售价34.99万的max版本。
换句话说,仅一个智能驾驶功能,就要额外花4万元——怎么看,这笔账都不划算!
因为有这个钱,我直接买理想、蔚来,它不香吗?
而且还没有续航焦虑的问题。
到 P7+以后,小鹏显然吸取了这个教训,配置做了很大的升级。
譬如只需18.68万的价格,你就能获得全车4个座椅的按摩、通风加热。
此外,智能驾驶全系标配,根本无需额外再花钱。
在此基础上,还给到了一个后排小电视,很大的使用空间,很高的智能化。
对比同类的竞品来说,可以说是诚意满满——就这个性价比,怎么肯定不大卖呢?
说白了,以前它家的营销总给人“自说自话”的感觉,缺乏消费者视角。
而且门店之间的优惠政策也不一致,让人摸不着头脑….
拿我买车的经历来看,在A门店没有任何优惠,转去B门店却能谈到不少折扣。
这样的体验,简直让人无语。
而且,促销活动也非常混乱。
比如去年的双十二,一些车主明明购车时间差不多,却受到了区别待遇。
譬如有的车主获得了4年1500度电的权益,而有的却没有…
这种不公平的做法,直接让许多车主“寒了心”。
但从P7+发布,感觉小鹏明显不一样了。
除了学会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发布会内容也更贴近普通用户,讲解了许多他们真正关心的细节。
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回馈老用户了,比如给老用户提供芯片和智驾升级的选项。
价格如何先不说,至少这种重视用户反馈的态度,让人感到被尊重。
不仅如此,这次小鹏 P7+的发布会,还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了分会场,让消费者能亲身体验和直接下单。
这种更具参与感的互动,大大提升了用户的购买欲望。
发布会最后的几分钟,甚至让我有种在看雷军发布会的错觉,那种亲切感和情感共鸣真的是绝无仅有的。
说白了,就是调整了市场定位,将重心放在了10到20万元的价位区间。
这一决定,让它避开了激烈的高端竞争。
虽然很多人觉得这样属实不明智,以后走高端之路会非常困难。
但电车技术没稳定前,就没有所谓的高端——大家还是看配置和技术在买车,而非车标。
这就注定了,务实才是最好的道路。
况且,20万以上的市场,蔚来主打换电,小米影响力大,华为和极氪也虎视眈眈。
面对这样的局面,小鹏很难真正突围。
放到10-20万就不同了。
在这个区间的产品,普遍停留在“电驱+基础续航”上,智能化配置则相对落后。
小鹏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智能化上的优势,带来了更好的能耗管理、更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以及智能座舱的体验。
这种策略,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次降维打击。
因为这个价格区间内的产品,要么缺乏智驾、要么能耗不行、要么空间不够…
小鹏这么杀进去,可以说能吃下很大一款份额,关键成本还不会很高。
因为软件和智能化成本早就固定了,卖1辆车和卖1万辆不会有很明显的差异。
不如用这点,打竞品一个措手不及!
总的来说就是,电车的发展还处于早期。
硬要说谁不行了,或者谁会是绝对的王者,可能还为时尚早!
小鹏的逆袭恰好证明了这点。
所以,也希望其他车企也跟着一起努力,带来更好,更有性价比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