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三年,68岁的乾隆皇帝在读清朝创建历史的时候,不由得感慨,多尔衮“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可惜多尔衮死后被顺治皇帝清算,削除爵位,开除宗籍。

他下令,把多尔衮的睿亲王爵位恢复,并追加谥号为“忠”。

并以此为契机,定下了包括多尔衮在内的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

其中一人,就是多尔衮的同母弟弟多铎。他在顺治清算多尔衮的时候受到牵连,虽然没有被开除宗籍,却也由亲王降为郡王。

乾隆皇帝说,多铎是清朝“开国诸王战功之最”,理应恢复亲王爵位,配享太庙。

可是,多尔衮和多铎还有一个同母的哥哥,名叫阿济格。

乾隆看着阿济格的生平,不由得皱起眉头。

这倒不是因为阿济格不会打仗,没有功劳,正相反,他可能是同母兄弟三人当中打仗最厉害的。

他的战功,比一些铁帽子王都高。

那么乾隆为什么不愿意给他铁帽子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战功赫赫的猛将

阿济格是清太宗努尔哈赤的第12子,比同母弟弟多尔衮大7岁,比多铎大9岁。

早在努尔哈赤还在世的时候,阿济格就跟着哥哥们上战场打仗了,并因功被封为贝勒。

阿济格的打仗风格,和两个同母弟弟截然不同。

多尔衮善于把握战机,著名的山海关之战正是他看准了时机之后孤注一掷的结果。

多铎则善于利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红夷大炮,无论是和李自成在潼关的决战,还是南下攻打南明弘光朝廷,都可以看到红夷大炮频繁出现的身影。

阿济格则以个人勇武著称,并且在战场之上有着野兽般的直觉。

从现有的清初记载来看,他堪称清初第一猛将。

他在打仗的时候经常驰入敌阵,力擒对方战将,以万夫不当之勇,让对方败下阵来。

他的战马在战场上受创而死,是家常便饭。

清军在入关之前,对阵明军的大胜当中,经常可以看到阿济格勇猛的身影。

清和大顺的山海关之战,他作为先锋冲锋陷阵。

清朝入关之后,又是他一路追击李自成,导致李自成山穷水尽之际死于九宫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阿济格的智商,仿佛只存在于战场之上。

一下了战场,阿济格就是一个典型的莽夫。

他大腹便便,因为出过天花而满脸麻子,又不爱洗脸,不到40岁的时候就已经看起来像50多岁一般。

多尔衮的同母弟弟多铎已经足够骄纵任性,肆意妄为,可是在阿济格这个哥哥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风。

清太宗皇太极在位的时候,严令宗室贝勒们的婚配都要由朝廷做主,可是阿济格却私底下给弟弟多铎找媳妇,找的还是皇太极死对头的女儿,以至于丢了镶白旗旗主之位。

皇太极去世之后,阿济格口口声声说要帮多尔衮争皇位,结果在会议结果还没出来的时候就不耐烦地转身离开,后来更是连皇太极的葬礼都不去。

追击李自成的时候,阿济格没等朝廷命令,就擅自班师回朝,还到处对人轻蔑地称呼顺治皇帝为“孺子”,又越制在午门张盖。

而且他脑子简单,行事粗鲁,对朝政之事也不感兴趣。

所以同母三兄弟之中,他打仗最猛,地位却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多尔衮去世之后,阿济格的奇葩操作

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之后,独揽朝政,是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他也大力提携同母弟弟多铎,让多铎成为仅次于他的辅政叔王。

可是对阿济格这个缺根筋的同母哥哥,多尔衮却敬而远之。

这让阿济格的心理极度不平衡。

多铎出天花的时候,多尔衮和阿济格都在前线打仗。

多尔衮一听说多铎病重,立马不顾战事疾驰回京,路上路过阿济格所在的大同。此时阿济格两个福晋去世的消息也正好传来,多尔衮劝阿济格和他一起回京。

可一个弟弟和两个福晋的命都没能让阿济格挪动分毫。

反倒是多铎去世之后,多尔衮还在哭丧呢,伤心得连觉都睡不着,阿济格却给多尔衮写信说,多铎战功注水,不配当辅政叔王,这叔王之位应该由他来担任。

又提出要花大钱修缮自己的王府。

气得多尔衮把他下诸王大臣论罪,虽然最终没忍心惩罚他,却也叮嘱自己的亲信以及多铎的儿子从此不要和他来往。

这让阿济格的心理更不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铎去世一年多后,多尔衮也在打猎的时候意外坠马,奄奄一息。

多尔衮在临终之前,屏退众人,唯独把阿济格叫到自己的帐篷里密谈了很久。

没有人知道他们聊了些什么。

但是阿济格从多尔衮的帐篷里出来之后,却不顾这个同母弟弟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好活了,转头就去纳了个美妾。

就在阿济格洞房花烛夜场时候,多尔衮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阿济格却不愿意去为多尔衮哭丧。

他还对多尔衮手下的两白旗大臣说,多铎和多尔衮都死了,也该轮到自己当摄政王,继续控制小皇帝顺治了。

以及,多尔衮生前过继了多铎的儿子为子,但是多尔衮可后悔了,多尔衮更喜欢他的儿子劳亲,所以应当由劳亲继承多尔衮的爵位。

两白旗大臣可不信阿济格的这些话。这和多尔衮生前的安排和交代,截然相反啊。

他们也不相信以阿济格的脑子,能够保住两白旗的利益。

所以他们商量之下,决定抛弃阿济格,投奔顺治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济格对两白旗的动向浑然不觉。

他还沉浸在自己当摄政王的美梦里,一边吩咐手下隐瞒多尔衮的死讯争取时间,一边让儿子劳亲调集军队回京。

可他不知道,两白旗的大臣已经把他图谋不轨的消息传回京城。顺治和他的堂叔济尔哈朗早已做好防范,关闭京城九门。

当阿济格护送这多尔衮的灵柩回到京城的时候,以为顺治还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小皇帝。他神色倨傲,在皇帝面前也带着佩刀,一点都没把小皇帝放在眼里。

济尔哈朗一声令下,满脑子都是要控制京城,却没做什么实质性安排的阿济格,就被拿下了。

他儿子劳亲带回来的300骑兵,也被一网打尽。

不过,清朝的惯例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杀宗室,而只是圈禁。

阿济格还获得了300个奴仆伺候的好待遇。

可是,阿济格可能是闯祸闯多了,早就习惯了被惩罚之后过不了多久就恢复爵位,并凭借战功将功补过。

他在被圈禁了快一年之后依然没看到被赦免的曙光,顿时勃然大怒,一边要在监房里挖地道出去,一边嚷嚷着要杀了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忍无可忍,将他赐死,开除宗籍,他所有的儿子也都被贬为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阿济格为什么不是铁帽子王

阿济格在多尔衮去世后的表现实在是辣眼睛。

就连翻案狂魔乾隆皇帝,在看到他的骚操作之后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乾隆一生当中,为很多宗室翻过案,比如阿济格的两个在顺治朝权势滔天的同母弟弟,被开除宗籍的多尔衮,和被降为郡王多铎,就是被乾隆恢复爵位,并成为铁帽子王的。

与此同时,乾隆还定下了8个开国铁帽子王。多尔衮和多铎都名列其中。

可是对于阿济格,乾隆却不屑一顾,说他“虽前此亦有微功,究不足以抵其罪,黜爵实由自取”。

把阿济格的战功说成是“微功”,根本不当一回事。

客观来说,乾隆的这个评价,是带有个人情绪的。阿济格的战功不比一些铁帽子王差。

比如庄亲王硕塞,一辈子没作为主将打过大仗,功劳簿上最耀眼的表现都是从征多铎。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入关后才崭露头角,沙场生涯远远短于阿济格。

克勤郡王岳讬,甚至没活到清军入关。

他们的战功都不能和阿济格相比。

可是他们都是铁帽子王,而阿济格不是。

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

  • 其一,阿济格有实打实的造反行动。

阿济格的弟弟多尔衮,虽然被顺治定性为大逆不道,可是纵观多尔衮的摄政生涯,他虽然多有僭越之处,也很明显地不把顺治皇帝放在眼里,但他到底没有实质性的造反行动。

可以说多尔衮狼子野心,可以说多尔衮志在篡位,可是只要他没有实打实地干造反篡位的事,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而且多尔衮也很注重面子工程,明明没有给顺治什么尊重,嘴上却一直说着要大臣们尊重顺治这个皇帝。

至于阿济格的另一个弟弟多铎,毫无疑问是多尔衮把持朝政的最大帮手,可是别说造反篡位了,他连僭越之举都几乎找不到。

当年就连顺治都没有给他定罪,顺治削他爵位的诏书原话是“罪状虽未显著,然与睿王系同胞兄弟,一体无异”,多铎被削爵的唯一原因是他是多尔衮的同母弟弟,被连累了。

所以百年之后的乾隆为这两个人翻案,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可阿济格不一样,他是真的调兵去了京城,也是真的在圈禁的监房里试图越狱,号称要杀了顺治,也是真的平时没事就说瞧不起顺治的话。

连乾隆都不好意思给他翻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其二,给阿济格铁帽子王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不过,对于乾隆这个翻案大师而言,他要是真想给阿济格翻案并给他铁帽子王的话,也不是找不到理由。

多尔衮可是顺治钦定的大逆不道之罪,乾隆都能说是济尔哈朗等人和多尔衮有仇,陷害多尔衮。

阿济格的种种罪过也是济尔哈朗说的,反正济尔哈朗背一个锅也是背,背两个锅也是背,继续说济尔哈朗陷害呗。

但这对乾隆而言,没有必要。

因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名义上是给当时军功最高的8个人,可实际上却有很多现实的考量。

例如我们前文说过的战功含金量不高的庄亲王硕塞,他能成为铁帽子王,是因为他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儿子。

由于皇太极的儿子大多数年纪较小,没赶上清军入关,军功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长子豪格一人。

可是如果铁帽子王里只有一个皇太极后代的话,看上去有点寒碜。

而且硕塞的儿子无子,继承硕塞庄亲王爵位的,是对雍正有拥立之功的康熙第16子允禄。

多重因素作用下,硕塞成了铁帽子王。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的父亲萨哈廉,对皇太极有拥立之功,只是英年早逝,所以勒克德浑的铁帽子王可以说是积累了父子两代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阿济格可蹭不上家族功劳的积累。

他的父亲是清太祖努尔哈赤,阿济格总不能去蹭亲爹功劳吧。他能封亲王,就已经是因为他是努尔哈赤儿子了。

他的两个同母弟弟多尔衮和多铎,自己就是铁帽子王,不必与他合在一处才能凑一个铁帽子王爵位。

他的儿子们都没上过战场,后来更是被削除宗籍,他的后代也没有什么机会为历代皇帝立功。

所以,乾隆也没有必要为他折腾了。

反正这同母三兄弟里,出了两个铁帽子王,也足够显赫的了。阿济格拿不到铁帽子王,一点影响都没有。

不过,后来乾隆还是念在阿济格真的是战功赫赫,恢复了他子孙后代的宗籍,让他们好歹也有一份铁杆庄稼可领。

这也不算太亏待阿济格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