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040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07个词条

01

2023年8月,中科院博士被骗去缅甸一事引发热议。

很多人不解,博士怎么还能被骗呢?

届时,张博士被骗到缅甸已有一年。

记者为了解情况,联系到他女友。

女友说:

男友有几万元债务问题。家庭条件一般。妈妈瘫痪,父亲照顾。

他在高校做博士后研究员,月薪不到5000。迫于经济压力,想找国外高薪工作。

结果,被中介骗去缅甸。

因为公司手续正规,而且原本工作地点说好是在新加坡。

分公司在泰国,需要过去呆几月。

张博士一落地就在缅甸园区,这才发觉是骗局,但已经晚了。

园区吊着一根胡萝卜,干满12个月就放你走。

但一年后,张博士家人却被要求付12万才能把人带走。

最后,迫于舆论压力,园区收了5.9万,放了张博士。

学术界有个说法:博导不愿收穷家庭的孩子读博。

因为读博士是一个很需要财力支撑的事情。

有一位博士生已经读了7年,落了一身病,比如颈椎病关节炎等,还有抑郁症。

即使好不容易毕业了,穷人家的孩子也需要赶紧赚钱补贴家用。

02

《孔乙己》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一人。

他的长衫又脏又破。

脸色青白营养不良。

脸上总有伤痕,据说是因为偷书被打。

多次考秀才没中,终于没有再考。

句句不提钱,句句都是钱。

在那个年代,读书人基本有三条路。

第一:科举入仕。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是读书人的正路,一朝中举就是名利双收。

所以很多人一生就在科考。

但是考上举人都不一定能做官,得等空缺。

第二:做幕僚。

一般人考不到举人,考中秀才就已不易。

曾国藩父亲曾麟书考了17次,43岁才中了秀才。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说,“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秀才)。”

就是说,整个县千百个考生,只录取十几人。

难度可见一斑。

所以考不上举人做官没希望的秀才,可以做幕僚。

第三:从商。

经商这事,一般读书人还真做不了。

据说《孔乙己》有个原型,是个绍兴读书人。

一辈子未中举,生活困顿。

干不了粗活,做不了买卖。

当地人把这类读书人称“亦然先生”。

有天他穿着长衫去卖油条,跟着卖油条孩子身后学吆喝。

孩子叫一声,他叫一声。

最后还是没有卖掉。

03

这三条路子,孔乙己都无缘。

既没有考中举人的天资,又没有可以一直支撑自己考秀才的家境,自身又不会营生做不了生意。

如果换个赛道干脆做普通劳动人民呢?

文中说孔乙己:好喝懒做。

好喝,就是喜欢喝酒。

古代文人大多喜欢喝酒。

一方面是真喜欢喝。

另一方面,是生活不如意,喝酒可以自我麻痹。

孔乙己作为一个长衫和短衫之外的“异类”,自然处处被排挤。

喝酒自然而然成为他缓解压力的出口。

即使会上瘾,对他来说大概也是幸福时刻。

懒做更好理解。

孔乙己本就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读书人。

诗人黄景仁在《杂感》有云: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意思是说:看到读书人,十个人里有九个都要翻白眼,因为读书人最没用让人看不起。

这话是他嘲讽自己的。

黄景仁是个孤儿,年少成名,在17岁就为生活奔波。

他一生穷困潦倒,没有太大作为。

他们很相似。

没法习惯干力气活,又要为存活奔波。

孔乙己字写得漂亮,可以为别人抄书。

但主顾却越来越少。

在游本昌老爷子的《济公》里,有一集是穷苦秀才一心只读圣贤书。

为了妻儿决定去帮员外写对联赚钱。

不料被员外嘲弄,一个字一文钱。

书生觉得被羞辱,撕掉自己的对联,愤愤而去。

员外却在背后哈哈大笑。

这大概也是孔乙己的境遇。

所以不敢撕掉书丢人家脸上,只能用自己方式搞丢一些东西,被动反击。

但是搞黄了生意没饭吃,又得忍受别人羞辱接活。

接着再偷书,被打。

似乎孔乙己的人生是个无解的闭环。

无论是偷书被打骨折。

或是被骗到缅北。

04

鲁迅先生本人尝试过科举,县市考了137名。

弟弟周作人考了484名。

后来,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回忆了自己早年考秀才的经历。

他说:被淘汰下来的人去了哪里呢?

他们如不是改变计画,别寻出路,便落到孔乙己的地位里去了……

考秀才落榜,当官无望。

做官僚的幕僚或者经商,都不是他所愿。

18岁的鲁迅选择就读洋学堂,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勾当”。

下贱

但是他去了,因为那是新的路径。

《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想要活着,要放下面子,甚至撕下血肉。

《平凡的世界》里,家境贫寒却爱读书的孙少平。

曾经耻于打最便宜的饭,到在学校里借书看。

好不容易回村做了教师,却想出去闯荡。

一穷二白到城里,就从最苦最累的揽工汉做起。

石头等重物,让他身上的伤口变成坚硬结实的肌肉。

进入有生命危险的矿区,曾经舍己为人,又有担当。

因为他一直不忘记读书,在任何闲暇的时候。

正如路遥先生所说: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05

世人凉薄麻木,多是自我保护。

底层读书人想要破局,就要保持自己心里的灯不灭。

先把自己温暖起来,若有余力,再温暖更多人。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做能做的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无论做什么,都保持活着的状态。

就像前文的张博士,回国后他发博:

愿未来尽我所能回报社会,避免更多人遭受同样的苦难。

如此,已经是位勇士了。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