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三姐
最近,很多中国男人正在领教瑞士卷的魔性。
起因是一位全职妈妈发了个视频,她买了一盒瑞士卷,一共八个,两个孩子各吃了两个,老公吃了两个,还剩下两个,她在晚上把孩子哄睡之后准备自己吃,结果就被老公教育了。
老公说:“你吃了这零食那孩子就没得吃了”,“作为父母不都这样吗”,“把好的省给孩子吃有错吗”......
女的说:“你让我听你话,在家做全职妈妈,你连这点蛋糕都供不起了吗?”
老公说:“你看你看你看,又想多了吧,我不是这个意思。”
只能说太经典了,吵架都吵不到一块儿去。面对这种男人,乳腺不堵一下是过不去这个坎的。这就是个典型的“又茶又爹”的男人——打着“省给孩子吃”的旗号表演父爱,却又不肯自己省,而是让老婆省。
说实话,他自己要是不吃那两个瑞士卷,我可能还觉得这男的或许是因为贫困过头了,把节约当成了一种习惯,这至少也算是一种生活方式吧。
可他自己吃完了两个瑞士卷,嘴还没抹干净,就去教育老婆“应该省给孩子吃”。
这不是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急着想杀青的方式。
真是的,都已经有俩孩子了,还当爹当不够。
在这个家里,大爹拥有和孩子一样的“吃两个”的资格,却不允许妈妈拥有和他一样“吃两个”的资格,由此可见,他觉得妈妈的属性不同,她的功能主要是用来牺牲。
我差点以为看到了旧社会地主家余量也不多了,老爷赶紧让女人从嘴里省出两口饭,老爷是一点都不能少吃,少吃一口就虚。
在某些家庭里,女人和过去的“下人”有着一样的处境。
看完这个视频,全体女人果然坐不住了。
大家光骂视频里的男人都不解气,开始转移枪头,对准自己的老公,纷纷开始酝酿在配偶身上考验人性。
于是,一觉醒来,很多男人莫名陷入「瑞士卷困境」,被老婆抓起来逼问“一盒瑞士卷有八个,我能吃几个”......暴风来袭,惶恐不安。
男人们做梦也没想到,这年头会做奥数不算厉害,会做家务也没啥用,能在8个瑞士卷中杀出一条血路才代表了真正的才华。
很明显,网上被考验的男人们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经知道“瑞士卷”这个梗的:
另一类是不知道“瑞士卷”这个梗的直男:
在我看来,这些对话截图毫无真实性可言,就当是娱乐吧。即使是真实的,也没什么参考价值。
因为能给老公发这种问题的,至少都说明夫妻关系还不错,或者结婚没多久。
但凡结婚有了点年头,夫妻之间已经知根知底的,早就没有心思去玩这种考验人性的把戏了。
结婚多年,每个女人都应该知道,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当你心里已经有了你想要的答案时,你就尽量自己去争取,千万别全指望云配偶。
「瑞士卷困境」本来压根就不足以构成一个困境,但却能突然火起来,足见全职妈妈这个群体其实早已有一肚子怨言。
瑞士卷来得恰到好处,它已经不是瑞士卷,背后隐藏着全职妈妈对家庭地位和受尊重程度的吐槽。
你别说是人了,就算是狗,只要在家地位够高,吃两个瑞士卷也没人会叨逼叨。
所以,重点不是你是全职妈妈或不是,重点是你的家庭地位。
其实只要时间够久,各位就会明白,婚姻里慢慢的就没有什么所谓爱不爱、共情不共情、和谐不和谐了,最终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就那么一点,就是“尊重”。
很有可能视频里这个老公在外面尊重领导,尊重客户,尊重过马路的老奶奶,尊重门卫保安大哥,唯独不尊重她老婆。
他对老婆的付出视而不见,对她的牺牲视若无睹,对她的诉求充耳不闻,对她做的一切都觉得是理所应当。
到了这种境界,就已经没有尊重,今天就算没有瑞士卷,也会有千层蛋糕、巧克力派、黄油曲奇......总之,总有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位男士肯定也不是一夕之间就突然“死”于瑞士卷的,他在这段婚姻关系里可能早就已经杀青了,只剩个肉身在溜达,你们看到的《瑞士卷的故事》只是他的前传。
如果是我自己买了盒瑞士卷,我先吃。8块我一个人就能干完,如果心情好,出于人道主义留两块,给家里那爷俩分分。
肉粽里的瘦肉我先吃,剩下我不喜欢的肥肉给孩子他爹。
西瓜的心我先吃,周围反正也是瓜,你们爷俩随便分。
奶茶我点我想喝的口味,偶尔多买一杯给儿子,作为爱与和平的象征。
旅游去我想去的地方,酒店选我喜欢的房型,出去吃饭选我想吃的餐厅,就连约娃的同学一起举家出游,也要看那个同学的妈妈我喜不喜欢。
那种“为了孩子自己牺牲点”的理念,不是什么伟大的思想。如果我想母爱爆发,我肯定做什么都没问题,但如果从孩子他爹或其他人嘴里吐出这句“你为孩子牺牲点”,我这血压可不高兴了,只会想:“你怎么不牺牲”。
牺牲什么,不好意思,该一个母亲做的,我已经都做了,剩下的我该享受的东西谁也别想拦着。
肯定有人觉得这样不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我会回复三个字:去你的吧。
总之平等的家庭关系就应该绝对的平等,没必要天天想着让某一个人做了很多贡献之后还要继续舍己为人,舍身取义。
女人婚后要获得全方位的尊重,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自己有家庭地位,包括但不仅限于有可自由支配财产,有话语权,有掌控危机的能力。
第二,你运气好,找了一个什么都不要你操心却能持续尊重你的男人。
这两种你怎么选?很显然,第二种方法当然轻松,但概率小,且不可控。
那么,第一种就是我们比较有自主权的渠道。在家里,要么通过经济地位,要么通过权力地位,不管明着暗着,阴着阳着,反正不能被当个附属品。
也不要以为“无限牺牲就能换来尊重”,别觉得“受尽委屈就能得到爱护”,不存在的。
恰恰相反,你越是委屈巴巴做得多,别人只会给你变本加厉,美其名曰“能者多劳”。
就像视频里那个妈妈,我挺同情她,但我也觉得这一切其实都是她早就应该有心理准备的。
她一上来就反驳说:“我听你的话,在家当全职妈妈......”
这种“想当初”的开场白是最苍白的,在很多不对等的吵架结构下大家都听到过。她们觉得这种开场白是必要前提,先陈述委屈,就能换来对方的立场改变。
但在我看来,不但没用,而且不合逻辑,甚至有点可笑。
你就是你,他就是他,按这种错误逻辑只会把自己带坑里去——你当初听他的话辞职,你现在怎么不听他的话少吃两个瑞士卷?
所以,“听话”这种东西算什么牌?是一张臭牌,谁打谁就已经输了。
真正有力量的底牌不是听话,也不是委屈,更不是求共情,真正的底牌永远都是独立。
思想独立固然是终极目标,但如果经济不独立,何谈上层建筑。
可这恰巧又是女性现实中最无奈的一点。很多女人不愿在孩子和事业二选一的前提下放弃孩子,因为我们比男人更愿意退让,所以牺牲的总是女人。
可即使如此,依然有很多女性顶着重重困难,还是没有放弃工作。
她们的收入可能也并不多,但是她们要的不只是这一点收入,还有一个独立的话语权和家庭地位。
她们的理念是:宁愿拿出自己这点收入来请老人帮忙、请保姆带娃、请家政分担家务,也要自己挣钱。
所以每次跟朋友聊到这类话题,有人问我要不要辞职当全职妈妈的时候,我都是第一时间不支持。谈不上反对,但我真的不支持。
不光是因为孩子早晚会长大,而你有限的工作成长机会已经不可逆地逝去了;更因为女人失去独立收入和独立社会关系之后,在很大一部分人眼里已经不是独立个体,就像个附属品。
虽然这是荒谬的,但这确实就是这一部分人的思维,是他们的认知,尤其是男性。
如果他们人不错,有格局,有担当,他们还能尊重你为家庭创造的效益,尊重你隐藏在背后的付出和辛苦。
可如果是视频里那种男人,他从骨子里不待见一个不赚钱的女人,他就是认为你对这个家庭没有贡献,就是认为你在不劳而获。
就像很多男人经常脱口而出“不就在家带带孩子做做饭吗,一天天没什么事”,也是同样的思维逻辑。
所以不管是有老公还是有男朋友,我们女人与其去制造困境试图考验人性,真不如潜心修炼自己的本事。
当你有本事大手一挥一次性买80个瑞士卷带回家的时候,你老公怕是根本不会思考你吃几个,他只会立马泡一杯绿茶,给你解腻。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带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