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的一天,胡锡进“社死”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天。
正能量溢出的胡锡进,因为不够正能量而被禁言,这本身就是一个黑色幽默。
一个多月后,金融财经领域大V刘纪鹏发布视频称,胡主编誓誓旦旦地向他表示,将在10月27日解除禁言,届时:
人们又将看到一个更加成熟的胡锡进。
有人一定会说,关于中途失语这件事,其实并不是我们这个城市和区域特有的现象,我们的同时代人都是这样生活的。
不错,在今天的社会里,人们从早到晚地工作,而后却把业余生活的时间浪费在短视频、下饭剧和八卦当中,这种情况看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有些地方的人们(例如热心的朝阳区群众)却不时地在考虑--些其他的生活内容,争着为人民群众注入正能量。
虽然一般来说,大家的生活并不因此而有所改变。但在某些人看来,也许这是有用的吧,至少,有这种考虑就比没有强。
例如胡主编就是这样的人,出发点都是为我们好。
所以他的视线从大洋彼岸回归到了A股,还亲力亲为拿出10万元入市,体验基层生活。
其实,没有必要确切地描绘我们这里的人们的炒股方式。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短暂的投机狂欢,就是安于被基金经理愚弄的生活——A股跟别处不一样,由于缺少耐心,也缺乏思考,人们只能处于相爱相杀而又不自觉的状态。
没有胡锡进的日子里,从A股到H股都弥漫着空虚与无趣,大家都期待着胡主编:
如闪电般归来。
前天,也许是昨天,胡主编果然王者归来。
但他已经不谈股市了,而是回忆起燕郊与通州的交通问题,陈述禁言期间在华北浏览大好山河,甚至展示出他1978年考入军校的青涩照片…
这不得不让人担心,胡主编是不是被去了势,如今只会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结果仅仅过了一夜,儒雅随和的胡主编就霸气外侧,连午饭都顾不得吃,就姜萍事件发出了一条最新微博。
胡主编说,(姜萍)这件事让很多人受到了误导,大家的情感受到了戏弄,出这样的事情真是不应该。
点评:一切都是胡主编熟悉的开篇定性,他代表了“很多受到了误导、情感受到戏弄的人”。但我郑重指出,胡主编只代表自己,不能代表大家,更没有能力代表很多一开始就提出质疑、反而被侮辱的人。
胡主编又说,违规者一开始就错了,当舆论形成热浪后,其应对方式也不够坦诚… 但事情能够得到如实调查,结果公之于众,这反映了我们社会实事求是的底线就在那里。
“姜萍热”的爆发式形成反映了互联网时代舆论的某种特点。但是要看到,“姜萍热”从一开始就伴随了一些质疑,特别是出现了一些从专业角度有理有据的诘问,那些质疑无疑客观上推动了对事件调查的开展。
点评:又是胡主编最熟悉的句式及绝对理性、永远客观。第一小节大赞实事求是的社会底线,洋溢着“丧事喜办”的乐观;第二小节貌似肯定站在诘问者这边,站在真理这边,似乎很刑的样子?
其实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我找出了双方对战正酣时胡总的言论,与他最新的微博内容相映成趣。
(胡锡进微博中6月23日的言论,与昨天(11月3日)言论的对比,恍如隔世)
我很难理解,三个月前被胡主编怒斥为“有罪推定”,并被扣上“集体心理太阴暗”帽子的人们,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从专业角度有理有据”,成为了“反映了我们社会事实求是的底线”的守护神?
不说别的,所谓有罪推定,一定是针对明确的犯罪事实,是因为存在明确的犯罪事实,才需要被处刑的人提供无罪的证明。问题来了:
按照胡主编三个月前的意思,“从专业角度有理有据”的质疑者犯了啥罪,要判几年啊?
也许,参照胡主编“集体心理太阴暗了”的结论,质疑的网友莫非犯了“破坏公序良俗罪”和“寻衅滋事罪”?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胡主编6月份的微博发言,我使用的是网友“谜之兔女郎”的截图。这并不是我懒,而是因为我翻阅胡主编的微博后,发现他已经删除了这条逆天言论。
也就是说,胡锡进在发文后觉察到了前后矛盾,因而紧急维护,屏蔽(或删除)了6月23日21时力挺姜萍的发言,准备来个死无对证。却他精心地保留了当日18时及23时的两则言论。
我都不知道该说他是聪明呢,还是大聪明,还是太聪明?
对上了,都对上了,那个我们熟悉的胡主编再次“亡者归来”,就是这个味儿!
恍惚间,我们似乎听到有人在唱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天…
不可避免地,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又要感受到:
一三五胡锡进,二四六胡锡退,周日“老胡中肯”。
作为P社玩家,这句式我熟啊,不就是来自“一三五震怒、二四六落泪、周日吊死威尼斯总督”的精罗日常嘛。
原来老胡也是精神罗马人?或者是精神…人?
(你们精罗分子,简直精神分裂啊)
当然,和某些时政大V相比,胡锡进其实还算是有节操的。
例如阿里通报姜萍事件相关信息后,某大V发表《该不该为姜萍喊冤》一文,强调通报中的所谓三条推论:
第一,姜萍的成绩并没有作废。虽然没有直接说作弊,但确认是在其老师王润秋指导下完成的,至于究竟是王老师用了姜萍的身份证,还是姜萍用了王老师的电脑,不得而知。 第二,恰恰说明王润秋有水平。即使王老师用了姜萍的马甲,一个经济欠发达县城的职高数学老师,能在全球数学大赛中拿到126和12名的好成绩,这本身就很了不起。组委会应该公布这对师徒的决赛成绩,而不是秘而不宣。 第三,姜萍是整起事件中最大受害者。她最终选择离校消失,成为各方角力的牺牲品。也许她并不无辜,但让她一个人背下所有的锅就太可耻了。一个17岁的少女承担不了这个社会强加给她的“天才少女”光环,这也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大V的逻辑相当感人。
例如这时候还强调王老师与姜同学的成绩没有作废,你知不知道“最后的体面”是啥意思吗?
这时候还在说“进入决赛的不但有姜萍这个中专生,还有另外两个中学生,其他人都是独立完成的吗…”,你这是要拿“XX也干了”来否认自己是小偷的事实吗?
至于说什么“郁郁不得志的老师,未谙世事的少女”,更像是“我弱我有理”的强盗逻辑。未成年人犯罪当然要区别对待,因为他们没有完全行为能力,但不表示无罪啊。
当然,如果你理解到姜萍事件曝出后,该大V已经陆续发表了十篇以上挺姜雄文,且篇篇10w+之后,自然就理解了他的内在逻辑:
恰烂钱不寒碜,别打脸就行~
因此,理解了胡总与大V的表现,你就理解了当前社交网络的整体生态,就只能慨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上,总有“类人群星闪耀时”:
从爱尔兰到契丹,他们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觉得有趣,请关注公众号:将军箭
4 Nov 2024
点击“分享”和“赞”,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