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024北京公众考古季”的系列活动“北京考古·发现路城”考古研学活动在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举办。
本次考古研学活动,把考古课堂从展厅延伸到考古工地,不仅让公众从文物与展品中感受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能从动手实践中深化对考古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让公众走进文化遗产,也让文化遗产融入公众的生活。
此前,主办方通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文博”微信公众号面向全社会征集参与活动的家庭,共收到来自全市10个区的近百组家庭的积极报名,共有15组家庭入选。
活动中,15组家庭走进首都博物馆“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展览,解读北京历史进程与汉代考古新发现,结合众多出土文物,一同探寻汉代人的社会生活图景。
随后,15组家庭走进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路县故城遗址现场,参观古代水井、窑址等遗迹现象,了解考古工作流程,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的路县故城遗址,是两汉时期路(潞)县的治所。由城址本体(城壕、城壕及其围合区域)、城郊遗址区和城外墓葬区等构成。2024年,在城址外东南部的遗址区,考古工作者发掘两汉时期水井24口,其中西汉时期水井2口,东汉时期水井22口;东汉时期窑址9座。
此外,还发现有汉代道路、瓮棺、房址、灰坑以及清代墓葬等。遗址区共出土两汉至明清时期各类器物150余件(套),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骨角器、漆木器等。
考古发掘现场参观结束后,在考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与活动的家庭实地体验了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了解考古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发掘、记录、整理的工作要点,用手里的手铲感知历史,亲身感受考古工作的独特魅力。
为加强北京考古成果传播,让公众在研学实践活动中近距离感受考古魅力,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持续开展考古科普工作,通过参观考古工地、学术讲座、模拟考古、出版刊物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整理、阐释考古成果,主动向公众展现考古工作过程,努力打造北京公众考古品牌。
据悉,下一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还将持续开展公众考古活动,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持续擦亮“北京考古”品牌。
作者 | 杨逸尘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