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城的520路双层巴士,自诞生起便因为特殊的编号受到无数市民游客的喜爱。乘客们称之为“花2元公交费就能体验到的城市浪漫。”

1988年12月28日,双层巴士在杭州试运行。36年过去了,如今的双层巴士仍是一张流动的城市名片,讲述着杭城的发展变迁。

有很多人不知道,双层巴士来到杭州可是几经周折呢。那段故事,是属于杭城公交人的“请回答1988”……

像行军打仗一样,我们研究地图后,找出了最佳行驶路线——出温州,经福建,到广州

1988年下半年,杭州市公交公司准备从香港巴士公司免费引进12辆双层巴士。双层巴士是香港街头的一道风景,也是香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最高时每天的客运量达350万人次以上。

那会儿,在内地城市,双层巴士还属罕见。一次要引进12辆“双巴”,杭州走在了前列,可谓吃了“头口水”。

当时我在技术处工作,公司领导把去广州迎接“双巴”回杭的接车任务,交给了我和运营处的王幸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州最早的双层巴士

具体分工是,我负责机务和财务,王幸荣负责制定车辆回杭的行驶路线,并带领“双巴”车队回杭。

明确任务后,我们便开始着手各项准备工作。首先买了《全国交通地图》。像行军打仗一样,我们研究地图后,找出最佳行驶路线——出温州,经福建,到广州。

准备了卷尺和2根细竹竿。去的路上,我们要一路丈量“双巴”回来要通过的每一个隧道高度。

选座驾。它既是我们去时的乘用车,也是带领“双巴”回杭时的开路、引路和联络用车。在“尼桑”中巴和“北京”中巴之间,最终选定一辆九成新的“北京”中巴。这是考虑到万一车子在小县城或山沟沟里抛锚,国产车的配件容易买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9年3月7日发表在《杭州日报》副刊上的诗歌《双层巴士在湖滨靠站》

我们预估,12辆“双巴”的头车和尾车距离至少相差1公里甚至更远。在没有手机的年代,我们配了一对“对讲机”,这是最佳选择了。

为方便我们接车,经有关方面联系,12辆“双巴”先通过海关,开至广州第一公共汽车公司的机修车间。香港巴士公司派出了油漆工和机修工,在广州对“双巴”车做了一次高等级的保养。

“双巴”到广州没几天,我与王幸荣就接到出发命令。公司领导要我们打前站,先入为主,南下广州,了解、熟悉车辆情况,办理接车所需的各种手续。

妻子怕我路上寂寞,特意准备了一盒歌手程琳的磁带《风雨兼程》

我俩深知此趟行程绝非游山玩水,而是任重道远的“苦差事”。我们既要联系各地的交管部门和轮渡公司,又要每天预先锚定大家的吃饭餐馆及晚上“双巴”的宿营地。

“双巴”车多,回程路线长达一千多公里,除了普通道路,还得硬着头皮翻越福建的崇山峻岭,其地势在华东地区是最高的。

以与浙江苍南交界的福鼎为例,其境内山丘地占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九,可谓“山无一座低,地无一处平”。新中国成立前,从福鼎步行到温州只要三天,到福州却要七天,故有“翻山越岭到福州”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辆双层巴士在香港已行驶多年。它们要翻越连绵不断的盘山公路,动力是否足够?路上,特别是在福建的山沟沟中,万一抛锚,又如何是好?

如果身高马大的“双巴”过不了隧道,上不了轮渡,就更加棘手了,不知要费多少事才能搞定。

诸多难题一一横在心头,我不免长吁短叹。妻子给我打气,她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你有专业知识,又有20多年的修车经验,你大胆去闯!”

出发前,妻子给我买了点心和常用药品,又怕我路上寂寞,特意准备了一盒歌手程琳的磁带《风雨兼程》。歌词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今天你又去远行,正是风雨狂,山高,水长,路不平,愿你多保重!

9月的一天早上,妻子在龙翔桥公交公司大门口送我们启程。她对我千叮万嘱,直至车辆启动,才三步一回头,踏上回家路。

山路十八弯,吃力爬坡的汽车如蚂蚁爬行,看得我直冒冷汗

我和王幸荣都是老司机了,两人轮流开车,沿104国道过绍兴、新昌、黄岩、温州。“北京”中巴一路跑得轻快。然而,一过浙闽交界的分水关,路况和地貌陡然一变,车子不是上山,就是下山。

浙江的高山与福建的高山相比,“小巫见大巫”。车在千米以上的高处上下,上山时,耳膜扩张;下山时,耳膜回缩,两者都会“噗噗”作响。地图上相距几厘米的两个地点,车得开上两天。

王幸荣开车到山顶时,我往下瞧。只见山路十八弯,下面吃力爬坡的汽车如蚂蚁爬行,看得我直冒冷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腰处靠边停着一些引擎盖打开的重载大货车,发动机因长时间满负荷工作,产生过热现象。汽车虽然不会喊吃力,但它会抗议——水箱开锅!加水口连连冒出水蒸气。这都是山高惹的祸。

重载大货车下山又是一番景象。因连续不断地制动,时间一长,刹车片和刹车鼓产生高温,严重影响制动效果。司机们不得不用上给刹车鼓降温的土办法:滴水。

在连绵不绝、峰回路转的大山里开车,有时雾锁山头,山锁雾。雾似乎把电波也锁了,汽车收音机收不到任何电台。还好有盒磁带,听《风雨兼程》恰到好处,真好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出征歌。我彻底明白了爱人的良苦用心。

自福州到广东的路上,小山已不在话下了。令人欣喜的是,有几段公路靠着海边,与闭塞的山套山相比,简直是“换了人间”。我们饱览海景,或波涛汹涌,云浪汇集;或天海交界,无边无际。

时而有海风滑过耳际,这大概是老天爷对我们连续几天翻山越岭的犒劳吧。

两个买卖异曲同工,都说明买的没有卖的精

到了广州,我们每天宾馆、食堂、车间三点一线,不是在修理车间了解车辆的保修情况和进度,就是向香港来的机修工虚心请教“双巴”的构造原理和维修技术,一有时间抓紧翻阅相关资料。

吃了20多年汽车饭,之前都是在书上看到“双巴”,这次终于看到真车了。“双巴”是全金属车身,车型相当高大,走近了得抬头仰视。上层左右两边全是双排座椅,乘客到上层只能坐,不能站立。

听香港师傅介绍,这批“双巴”是英国设计制造,层高4.8米,长10.47米,宽2.4米,发动机排量14618立方厘米,配备了前置柴油发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8年12月,首批双层巴士在杭州庆祝通车

“双巴”送给杭州公交,真是“天上掉馅饼”吗?到广州后我了解到,“无偿使用”四个字前有附加条件:其一是整个车身得做上合同规定的香烟广告;其二是以后“双巴”维修,得向香港方面购买配件。

我虽不是财务科的,但我琢磨,香港巴士公司肯定也不亏,甚至有可能大赚了,老巴士换真金白银的广告,真是“人精”啊!

我想起旧时代的上海,“美孚石油”公司送上海百姓加满煤油的煤油灯,相比老祖宗传下来的灯芯草灯,煤油灯干净、亮堂。但一旦煤油燃尽,为了继续使用这上档次的煤油灯,唯一的办法就是买煤油。“美孚石油”的煤油销路自然大涨!

两个买卖异曲同工,都说明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买的没有卖的精!

遵照“财不外露”的原则,我日夜守护贴身的1.5万元公款

在广州,我还得日夜守护贴身的1.5万元公款。遵照“财不外露”和“人不显摆”的原则,我身穿别着“公交”厂徽的劳动布工作服上下班,将公款装在不起眼的工作包里,晚上枕着工作包睡觉。

接车的12名驾驶员陆续到达。广州方面组织我们去珠海一日游,我没去。近在咫尺的越秀公园、“羊城第一秀”白云山,我也没心思玩。巨款在身,又是在陌生的地方,做陌生的要事,我必须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地完成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代双层巴士

说起这12名驾驶员,都是挑选过的杭州公交老司机。他们要把12辆双层巴士开回来,难度不小。一来每辆巴士都接近5米高,翻山越岭开回杭州,很考验车技。二来12辆车都是英国原装,驾驶室和方向盘和国内相反,都是在右手,开起来需要适应。

回程前,我们自掏腰包买了两包“中华”烟,以便路上联络各种事宜。回来路线尽量选择平坦的道路,不取直线,而是绕远从海边走。

我想了一个对策,将轮胎放点气,降低高度

12辆车从广州开回来,沿途老百姓看到都稀奇死了。每次停车住宿吃饭,“双巴”边上都有群众围观,七七八八问各种问题。

因为前期测量周密,事先已确认“双巴”车高度无碍,车队顺利通过沿途大大小小的隧道。

过汕头时,经过一座公路桥,类似于上海的外白渡桥,桥上有铁网架,“双巴”贴近桥时,车身刚好被铁网架卡住。我想了一个对策,将车子轮胎放点气,降低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豪金”双层巴士

12辆“双巴”逐一安全通过。过桥后,再到路边的轮胎修理店加气,恢复正常状态。

沿途要过两个渡口:温州飞云江渡口和杭州三堡渡口。汽车上轮渡,公路坡面与渡轮甲板成一钝角。

为了保证车辆不受损,得等江面出现最高潮,12辆双层巴士方才缓缓开上渡轮。

虽然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纪,这12辆“双巴”的动力仍旧杠杠的。爬高山时,不但紧跟还是“小伙子”的“北京”中巴车,沿途没有出现一次水箱开锅的现象。

我心中的石头总算放下了。

车至杭州,公司所有领导都跑到三堡渡口迎接,和车队成员一一握手致谢

车到浙江天台,我总算松了口气,绷紧的神经松弛了。

趁车停国清寺过夜,我们在寺里游玩了两小时。这是回杭途中,我唯一一次“假公济私”出游。

车至杭州,公司所有领导都跑到三堡渡口来迎接,和车队成员一一握手致谢。跑遍千山万水,我们靠苦干实干,终于通过了接“双巴”回杭的大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红豆”双层巴士

听说我没游广州,有人说我傻,有人替我可惜。可我并不在意。毕竟责任重于泰山。这趟行程我虽无缘欣赏美丽风景,但让我获得业务上的大长进。

那时,旅游对大众来说既陌生又稀罕。我之前只去过上海和绍兴。这次公差总算让我跑遍大半个南方山水,才真正知晓看地图和看资料上的山,确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从此爱上了大海高山,爱上旅游。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中国山河锦绣,地大物博,可不是说说的。凡事只有临场实践,才有切身体会,终生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出行,我们开着车翻山越岭都直叫累,对比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及“三大战役”中推小车支前的父老乡亲,他们累到何等程度?我简直难以想象。我们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

我对政治老师所言: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支前众乡亲,有了深切体会。

乘坐“双巴”,对于广大市民来说,都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

回杭后,公司决定“双巴”由地处南山路的二分公司运行和管理,线路定为4路车,行驶路线为湖滨,沿南山路至九溪。经过一天休息,我又忙开了。

第一要务是跑机动车管理所联系上牌事宜。其次与机修工一起给“双巴”做保养检修,以达到车辆上牌的检验标准。特别是制动性能要达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个小插曲,就是给“双巴”换了小一号直径的轮胎。因为经实地测量,装大轮胎的原车过不了虎跑旁的小天竺铁路涵洞。

待上了牌照,“双巴”便在杭州正式营运了。每天上午8时到下午4时,4路车从湖滨始发,沿途停靠清波门、苏堤、虎跑、六和塔,到九溪终点,来回对开。经物价部门审定,票价分三角、五角两档,凡乘五站以上均按五角收费。

乘坐“双巴”,对于广大市民来说,都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排队上车的乘客几乎都是面带笑容的。休息日,年轻夫妻带着小孩和家里老人乘坐“双巴”,小孩们特别雀跃,全都要抢坐二层的第一排,即头排位置——这里视野开阔,能获得从未有过的低空新高度,新奇感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山、余杭、富阳等近郊的人,也赶来乘坐。来杭州的游客也抢着捷足先登。一时间,难以计数的乘客都抢着尝鲜。

与机动车辆共处几十年,感触良多,我觉得车辆其实是个仿生产品,它的空气滤清器、发动机、大灯及轮胎,就像是人的鼻子、心脏、眼睛及鞋子。车辆也似人,有出生,青壮年,最后“报废”。

英式“双巴”报废后,金陵“双巴”“土豪金”“双巴”上线;“土豪金”“双巴”退役了,“大红豆”“双巴”又来了。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回“双巴”至今,已过去快40年。其间,老客车销声匿迹,新客车越造越先进。我的耳边又响起程琳的那首《风雨兼程》。

新鲜别致的双层巴士初来杭州时

就有被诗人称作“那手风琴似的公交车”

辗转至今,经历了四五次迭代后

双层巴士仍是杭城的亮丽风景和快乐之源

如今,杭州的公共交通

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纵横发达的地铁、公交

让城市范围肉眼可见地变大了

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你坐过杭州的双层巴士吗?

你平时最喜欢什么样的交通方式?

欢迎留言区聊聊

来源 :杭州发布

文字:金为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房怡晓

一审:缪军;二审:夏琳;三审: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