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关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游记》里有不少八戒名场面,猪八戒偷西瓜、猪八戒分行李、猪八戒吃人参果,还有歇后语“猪八戒背媳妇儿——费力不讨好”。大家都知道,天蓬元帅犯错被贬下凡后受观音菩萨指点,皈依佛门,法号“悟能”,在云栈洞隐姓埋名等待取经人。

在等待“匹配队友”的几年里,他入赘高老庄,成了老婆不爱、丈人嫌弃的“丑女婿”。那么,猪八戒在高老庄这三年都干了些什么?吴承恩对于这段故事没有集中过多笔墨描写,但通过原著中的细节,我们仍能一窥猪八戒曾经的“倒插门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猪好吃,但绝不懒做

鲁迅曾在1923年的癸亥猪年写下《关于猪八戒》一文,其中提到:“猪八戒真是懒汉的代表。”长期以来大众印象里的八戒确实如此,但在高老庄生活的这段时光,猪八戒却做了几年地地道道的庄稼汉,是个勤劳的能手。

唐僧和孙悟空初到乌斯藏国的高老庄,这里的景色堪比桃花源,没有一点遭妖怪侵扰的模样:

竹篱密密,茅屋重重。参天野树迎门,曲水溪桥映户。道旁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此时那夕照沉西,处处山林喧鸟雀;晚烟出爨(cuàn),条条道径转牛羊。又见那食饱鸡豚眠屋角,醉酣邻叟唱歌来。

这样丰收和谐的农家,猪八戒立下不少功劳。

在高老庄的三年里,猪八戒几乎成了高家的顶梁柱。他不仅会通沟扫地,运瓦搬砖,垒土打墙,而且精通农活,种麦插秧,一把耙子使得出神入化,还能呼风唤雨,为五谷丰登提供优良气候,提高农业生产力,更别提他吃的多,拉的多,土地“天然肥料”丰厚。高老庄的产业在他的整治下蒸蒸日上,他自己也得意地对孙悟空变作的“高小姐”说道:

我到了你家,虽是吃了些茶饭,却也不曾白吃你的:我也曾替你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如今你身上穿的锦,戴的金,四时有花果享用,八节有蔬菜烹煎。

这番话不仅仅是自夸,更是他在高老庄生活的真实写照。

但高太公却列出猪八戒的两点“罪证”,要他退亲:

一是丑陋。猪八戒初到高家时,还是一个黑胖汉,后来就变作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头脸完全成了猪的模样。这样的女婿逢年过节怎么带出门见亲戚?丢脸,退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贪吃。猪八戒食量甚大,虽然听了观音菩萨的话,做到“八戒”,断了五荤三厌,但一餐却要吃三五斗米(约50—80斤),一顿早茶就是百十个烧饼,若是荤酒齐来,饭量不可斗量。这样的女婿怎么守得住家业田产?败家,退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难看出,高太公是个实打实的“颜控”,他初见孙悟空时就嫌其丑陋,不给孙悟空作揖,惹得孙悟空大骂:

“老高,你空长了许大年纪,还不省事!若专以相貌取人,干净错了。我老孙丑自丑,却有些本事。何必谆谆以相貌为言!”

在高太公看来,这猪女婿“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只是一件,有些会变嘴脸”。细细揣摩高太公的言语,可见他对女婿麻利的农耕本领相当满意,但猪妖这个身份却招高家嫌弃。高家拿出一半的家产请悟空降妖,这多少有些“卸磨杀猪”的意味,因为猪八戒虽丑,但他的辛勤付出可是实实在在的。直到猪八戒拜师取经上路前还在抱怨:

“我与他家做了这几年女婿,就是挂脚粮(旧时‌入赘女婿的干活工钱‌)也该三石哩。”

猪八戒在高老庄惹下的祸端,似乎都源于翁婿矛盾,那么他和媳妇高翠兰关系如何呢?八戒归家即求欢,由孙悟空假扮的翠兰不从,八戒疑惑地问:“姐姐,今日怎对我生疏?莫非是我归晚?”由此可见,往日里高翠兰对八戒并非冷淡,反而颇为关切热情,以至于孙悟空能三两句对话就套出八戒底细,他竟毫无察觉。加之他乖乖听从假翠兰的吩咐就寝,与我们印象中美人受妖怪欺凌的惨状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人不禁猜测,或许在高老庄的三年,猪八戒吃得多却也干得多,与高翠兰的生活更是相敬如宾。

三年高家婿,半生农耕情

在《西游记》里,八戒从未因为猪的身份而自卑,相反,在以农为本的古代,猪的农耕功能不可或缺。加上猪八戒的武器是以农具为原型的九齿钉耙,在兵器史上,农具作为武器不太寻常,但要做些排路障、挖战壕、开通途的实事,可比金箍棒管用。

正如他自己在四圣试禅心时的自我介绍,猪八戒凭着“妖怪”的身份,有着呼风唤雨的本领,彻底打破了原始农耕社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干起活来可是农神级别的:

“虽然人物丑,勤俭有些功。若言千顷地,不用使牛耕。只消一顿钯,布种及时生。没雨能求雨,无风会唤风。房舍若嫌矮,起上二三层。地下不扫扫一扫,阴沟不通通一通。家长里短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取经路上,猪八戒曾在高老庄实践过的这套农耕本领和生活技能发挥了不少用处,也产生了许多“高光时刻”。

荆棘岭是西行路上的一道难关,八百里长的路两侧全是密密麻麻的荆棘,无法通行。唐僧叹道:“路痕在下,荆棘在上,只除蛇虫伏地而游,方可去了。”但猪八戒却捻个诀,化出二十丈高的身子和三十丈长短的钯柄,拽开步,双手使钯将荆棘左右搂开,为师徒四人开出一条道路。虽说“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但八戒却自信笑道:“等我老猪与他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

师徒经过七绝山稀柿衕(tòng)时,道路全被烂柿子堵死,臭得无法通过,亘古无人行走,但这对于猪八戒来说正好专业对口。他吃饱后就变出野猪原型,两只蹄子比人高还高,几天工夫,八百里的稀柿衕就被八戒用嘴硬生生拱开了一条大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能干又脏又累的体力活,猪八戒还通晓中医推拿。孙悟空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击中后又掉进冷水,导致急火攻心,不省人事。沙僧急得大哭,猪八戒却显得非常镇静,一边说着“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就有七十二条性命”来哄师弟冷静,一边迅速给师兄进行推拿顺气,使其恢复正常呼吸。

因为曾在高老庄务农三年,猪八戒或许也是师徒四人中最有生活常识的一个。取经一行至通天河时,河水浪涛滚滚,深浅莫测,孙悟空都觉得束手无策,猪八戒凭借一颗鹅卵石就判断了河的深浅。若水溅出来,是浅,若是咕嘟嘟沉下去有声,是深。这个主意源于老百姓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同样,路过结冰的河面时,猪八戒先是用钉耙敲打观察冰面厚度,随后把稻草绑在马蹄上防止打滑,还让唐僧将禅杖横放在马上,以免冰层被叩击裂开。就这样,长老横担着锡杖,行者横担着铁棒,沙僧横担着降妖宝杖,八戒肩挑着行李,腰横着钉耙,师徒们放心前进,对着星月光华,映得冰冻上亮灼灼、白茫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本事才干,足以见出猪八戒的心细聪慧,这是其他人所不及的。作品之中处处都可见八戒虽心性愚顽,却并非一味愚笨。

眷妻恋家的傻女婿

猪八戒不习惯且不喜爱长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在西行途中遭遇劫难时,他总是第一个想要退缩,提议分行李、散伙,嚷嚷着要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安稳日子。人们常说,猪八戒是团队中最易泄气之人,但他或许真的渴望回到高老庄继续经营产业。

在《西游记》中,高老庄、女儿国,以及四圣幻化的莫家庄,乃至蝎子精、老鼠精、玉兔精等,都涉及招赘婚姻,颇可反映明代婚姻风貌。即便是赘婿,也难以摆脱对土地的眷恋、对家园的向往、对定居生活的渴望,这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小农意识的体现。他皈依佛门离开高老庄时还不舍地说:

“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

在猪八戒心目中,神权、皇权都是微不足道的,他真正关心的是个体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猪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深厚的象征意义。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猪象征着财富、繁荣和安定,是农耕社会富足生活的象征。猪作为家畜在中国发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大约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驯化猪。到了吴承恩生活的明代,猪不仅被用作肉食,还在农业、医药、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明代典籍都有记载。因此,以猪为原型的猪八戒这一角色,天然带着对五谷丰收、对家庭美满的祈愿色彩。

唐僧、孙悟空、沙僧,乃至白龙马,都全身心投入取经事业,心无旁骛,不考虑个人私欲和儿女情长。而猪八戒一遇挫折便想回高老庄,将“老婆孩子热炕头”视为最理想的生活。在未遇到唐僧之前,他在高老庄“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是一个纯粹的农民形象。白天劳作,晚上与妻相伴,是猪八戒追求的小家幸福。在求佛取经的大事业前,猪八戒放不下男耕女织、娶妻成家的世俗心理,我们却能看到他身上的“世俗味”“人情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吴承恩所塑造的猪八戒形象荒诞不经,堪称喜剧丑角的典型,博得了古今中外无数读者与观众的青睐。他既无唐僧的矢志不渝,亦无孙悟空的勇冠三军,更无沙和尚的任劳任怨,却以其独特的欲望纠葛和人性弱点,鲜活地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他贪小利却不失大义,爱耍小聪明却心地善良,贪生怕死却在每次与妖精的战斗中精神抖擞,懒惰好睡、拈轻怕重,却还是从东土一路走到了西天。猪八戒自嘲“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这实际上却是古代市民社会最真实的思想沉淀。

吴承恩于《西游记》的角色构思中,巧妙嵌入了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刻洞察,细腻勾勒出明代农民阶层及市井百姓的生动面貌,使之更加贴近凡尘烟火,契合大众审美情趣,凝聚了跨越时空的人性共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西游记》虚幻的神魔故事时,会在其中瞥见现实人间的镜像。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既有每一个普通人的慵懒与逃避,也有我们所追求的坚韧与乐观。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作者: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