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北部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路,反诬陷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日军军队突然袭击中国军队驻地和沈阳城。

由此,中国开始了十四年抗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东北军统领张学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竟然不战而退,让日军以极小的损失和最快的速度,占领了东北三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看到这一段历史,很多人会不禁发问:如果张学良坚决抵抗日军,事情又该向何种方向发展呢?

说起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事件当中,日军、张学良和蒋介石身处的情况和个人想法。

日本的侵略野心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由来已久。

日本原本是一个弱小的岛国,近代之初也与中国一样沦为半殖民地,受尽压迫。

但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体量小、实力弱,这意味着改革的阻力也小,在一些开明人士的努力下,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治维新的核心思想是向西方学习,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了当时亚洲少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问题在于,明治维新是一场改革,而不是一场革命。

改革往往意味着妥协和不彻底,过去近千年,日本一直活在军人治国之下,军国主义色彩十分浓厚,如今虽然进行改革,但军国色彩依旧十分浓厚。

1894年,进行洋务运动的中国和明治维新的日本,打响了甲午中日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赔付日本两亿两白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也是进行改革不久,经济实力薄弱,但中国的赔付将日本从经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还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很多日本政客认识到:日本想要发展,就要向外扩张,而地大物博、实力孱弱的邻国中国,显然是最佳选择。

自那以后,日本便对中国进行锲而不舍的全方位侵略。

一战中,日本作为战胜国,在战后会议上提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显然是想要进一步侵吞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英美日三国都是协约国,但在战后却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在英美看来,快速崛起的日本会威胁本国家在东亚的利益。

再加上中国人民的激烈反抗,最终日本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

同样是战胜国,英美法都捞取到大量的利益,而日本却只收到了一些边角料,自然不服气。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的危机也接连不断。

1923年9月1日,日本爆发了关东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光是人员伤亡就有十万人,财产损失更是不可计数,整个东京都化为了一片废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侥幸活下来的人们,很多也丢掉了自己的财产,只好选择回乡经营农业。

但日本大量进口农业物,经营农业也赚不到多少钱,社会上的无业游民数量始终居高不下。

1929年,经济大危机席卷了全球,各资本主义国家首当其冲,日本被推到了经济崩溃的悬崖边上。

在这关键时刻,日本有两条路可走: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如果选择前者,那就加强政府的管控,提高工人待遇,实行民主政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条路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经济大危机中苏联经济不减反增,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遗憾的是,社会主义要求建立的是共和国,但日本是一个君主制国家,他们不可能为了进行革命而废除天皇;

社会主义不信神不信教,但日本为了控制百姓思想,有所谓的“神道教”。

总而言之,日本并没有适合社会主义扎根的土壤。

恰恰相反,日本本身就是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和法西斯主义的核心精神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因此,日本一步步走上了法西斯主义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济大危机中,法西斯主义要求侵略其它国家来转移经济矛盾,而日本最主要的目标显然还是中国。

1927年,信奉法西斯主义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要》。

在纲要中,田中义一提到:“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蒙满。”

可见其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便瞄准了中国东北。

在日本的秘密准备下,多次制造与中国军队的摩擦,最终在1931年9月8日挑起了“九一八事变”。

由此观之,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由来已久。在这几十年里,日本对中国有了充分了解,在决定侵略中国东北后,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一八”事变前的张学良

反观中国东北方面,张作霖虽然一直在刻意培养张学良,但从来没想过让他过早的掌权。

然而,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尤其是充满战乱的民国时期。

张作霖虽然依靠与日本合作,成为了奉系领导人,并且巩固了自己对于东北三省的统治地位。

但张作霖打心底里,是一个爱国军阀,在国家和民族大义上,向来是寸步不让。

随着和日本合作的深入,日本提出了很多对东北不利的条件。

张作霖看出了日本侵吞中国的野心,拒绝了日本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十分不满,在他们看来,张作霖就是个恩将仇报的小人。

因此关东军策划了“皇姑屯”事件,将张作霖直接炸得重伤,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张作霖死后,奉系群龙无首,急需一个人来接替张作霖的位置。

作为奉系军阀里资历最老的人,张作相并没有自己称王的想法。

在他看来,张作霖经略东北这么多年,在东北三省官兵里地位颇高,自己上位无法服众。

因此,在经过细致考察后,他接回了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回来执掌奉系大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张学良其实并没有经历足够的磨炼,他还是如同张作霖羽翼下的雏鹰。

因此在上位后,张学良的依赖性十分严重。

例如,张学良面对继续依靠东北三省割据,还是归顺国民政府,显得十分犹豫不定。

最后还是在张作相的谏言下,张学良才下定决心改旗易帜。

一个适当听从他人建议的领导者,是一个好领导,但一味听从他们意见则会没有主见。

这种依赖性的性格,也为后来九一八事变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依赖性,匆匆上任的张学良还有另一个缺点——认知的局限性。

早在1921年,张学良便去过日本参观,他先是看了军队演习,又看了日本工厂,最后看了风土人情,这些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张学良感慨道:“日本没有老百姓,全是军人。”

这次参观,让他对日本的实力产生了极大的敬畏。

在当时的他看来,未来若是中日两国,中国只有举国抗战,才有战胜日本的可能性,仅仅依靠东北一隅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罢了。

这个思想,也一直被他延伸到“九一八”事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的抉择

从1929年开始,日本关东军便有意在东北三省制造摩擦。

到了1930年以后,摩擦的频率越来越高,令张学良很是担忧。

他向蒋介石汇报了这一情况,蒋介石也很快给了答复。

在电报中,蒋介石说道:“若发生全国排日运动,恐被共产党利用,对中日纷争会更加纷乱,故须抑制排日运动,宜隐忍自重,以待时机。”

“万一日本进攻,东北军不可进攻,也不可抵抗,以免事件扩大,处理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思很明显,对蒋介石来说,日本不是他最大的威胁,中国共产党才是。

“欲攘外先安内”,把共产党解决掉也不迟。

其实,此时的蒋介石也抱有对国际联盟的幻想。

一战结束后,根据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各国共同组建了一个世界性组织——国际联盟,用于维护世界和平,地位类似于如今的联合国,而当时的日本正是国际联盟的一员。

蒋介石认为,日本若是真敢侵略中国,国际联盟也会下场调节,阻止日本,自己可以专心对付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收到电报后,也十分无奈,只好对东北各地区官员说:“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万方容忍,不可与之抵抗,致酿事端,即希密令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张学良也有自己的心思,一个是出于他性格的依懒性,他选择了听从蒋介石的话,另一个则是出于保存实力的需要。

张学良毕竟年轻气盛,心中总是对称霸全国有着一些心思,而手中的奉系军队则是他最大的倚仗。

蒋介石都说不要与日军交锋,若是自己擅自与日军交战,蒋介石也必然不会施以援手,反而会坐山观虎斗,毕竟张学良掌握的军队,对蒋介石也是一大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在东北军和蒋介石那里也安插了间谍。

很快,蒋介石的电报和张学良的态度,便被日本所知晓,最终策动了“九一八”事变。

在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下,日本以极低的损失占领了东北三省。

东北军能否抵挡日军的进攻?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若张学良坚决抗日,能否抵御住日军?

答案是可以阻拦日军步伐,但并不能打消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

在当时,奉系在辽宁驻扎有六万人,吉林有八万人,黑龙江有五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关内,还有之前参加中原大战的七万人,加起来有近三十万。

而日本的关东军不过派了一万人,便轻而易举地拿下了东北三省。

单看关东军这一万人,即使日军战斗力再强,若是东北军反抗,自然也不能让他们占领东北三省。

但正如前面讲述的那样,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准备自然不仅只是这一万人。

日本国内早已秘密训练军队,甚至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那一万关东军,把守住了东北三省一些重要的交通线路,与中国东北接壤的朝鲜半岛则早在1910年就被日本占领,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若是关东军进攻受阻,日本也可以第一时间向东北加派兵力,东北被占领依然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的理由。

若是张学良,第一时间阻挡住日军步伐,必然会打击日军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让日本重新评估中国的实力,不会在1937年就向中国发起全面侵略,中国就有更多喘息的机会。

或许也可以拖到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而不用孤军奋战数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由于日军进攻突然,东北军的不抵抗也为日军留下了大量武器。

据战后统计,光飞机就被日军抢走了二百六十二架,至于诸如轻重机枪、手枪步枪等常规武器,则更是不可计数,这些武器后来都被日军用来进行侵华战争。

因此,若是张学良奋起抵抗,虽然东北被占领的结局不会改变,但势必会极大地有利于后续的抗日战争。

无论“不抵抗”政策,是张学良出于何种原因执行的,他的罪责也是无法开脱的。

所幸的是,张学良也在之后认识到了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

促成了全国抗日局面的形成,这也算是一种将功赎罪吧!

参考文献:

马良玉《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对日政策评析》

新浪网《张学良视野下的九一八事变》

凤凰网《重读抗日战争之十二:张学良是九一八事变最大的罪人》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