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今年四十有二,上有两对父母,下有一儿一女,“标准的中年顶梁男”。两个月前,他经历了一场“标准的中年危机”——突然被公司优化了。

假期家族聚餐,表哥坐我旁边浅聊了几句,让我推荐励志的书看看。我说,看啥书啊,还是看看理财产品吧。表哥笑而不语。确实我想不出什么书能安慰到他。不过,临走时我还是劝了他几句,别灰心,苏东坡当年经历乌台诗案入狱也是42,以为自己要死在狱中了,最后还不是绝境逢生,写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那样的名篇。

过了两天,我看到表哥朋友圈发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新传》,一张是他伫立某湖畔的背影,文案配了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是烟火慰平生》剧照

似乎东坡居士总能安慰到失意中的人。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叫燕柒的博主,一位东坡迷妹,3年前从大厂离职,只身一人重走苏东坡的足迹。面对采访时,她回忆决心辞职的那一夜,刚加完班,她站在公交站等车,车还没到,等来了一场雨,浇成落汤鸡的她就在那瞬间崩溃了。

在雨中她突然想起苏东坡的那首《定风波》,“同行皆狼狈”,这不就是此刻的自己吗,想想自己的处境,再想想东坡的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想生命中的悲苦离愁,多少风雨又有什么可怕的,毕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定风波》剧照

我们热爱苏东坡,能够从东坡的诗词中收获鼓舞生命的力量,也正是因为在东坡的诗词中,凝聚着真实的生存智慧。他的生命实践为我们证明了,穷途末路,九死一生的困境不可怕,借助内省的力量,我们都有可能重新走出一片超然辽阔的境界。

不过,这也为理解苏诗提出了一个小小的挑战,“不能熟知他的经历,就不能充分了解苏诗;不能充分了解苏诗,就无法触摸到东坡内心感情的脉搏。”

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山教授,也是一名超级“东坡粉”。中读与李老师结缘已久,第一次邀请他来开设国学系列课程时,李老师便直言,“《论语》、《诗经》,我都有所研究可以讲,但我内心中最爱的还是苏东坡。”终于,我们邀请李老师来讲一讲这位他一生挚爱的“灵魂之交”。

在李老师看来,即便我们谈了又谈,对苏东坡的认识依然不够全面,甚至在一些媒体中呈现的是,“被包装过的苏东坡”。因此,想要真正认识一个真实的苏东坡,一定要结合他的诗词创作、他所经历的人生境遇、以及他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

中国诗歌重视抒情也兼顾叙事。对作品的理解需要结合背后特定的事实背景。尤其东坡的一生,遭遇不凡,很少有人经历如此大起大落。李山老师根据几十年对苏轼的研究,以历史大背景下的人生阶段为分期,选取期间代表作品,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位复杂多样,博大精深的文化偶像——

初入职场,青年苏轼怎么看待官场和政治?

为何天才少年突然卷入官场风浪,面对理想主义者与经验主义者的分歧和冲突,苏轼如何自处?

遭遇乌台审讯以及人生中的重大变故,在困境中,文学的意义是什么?

经历过低谷,如何重新走回坦途?

人生就像过山车,从江湖到庙堂,苏东坡何以永保对生活的热情?

是文学家,政治家,也是实干家,生活家,百姓眼里的东坡是怎样的?为什么人民如此爱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