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零开始写故事:

非虚构写作的11堂必修课

叶伟民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教练式”的非虚构写作指南,它庖丁解牛般将写作技巧“大卸八块”,横向涵盖选题、采访、材料整理、情节、结构、人物、文笔、风格,纵向囊括开头、中段、结尾、修改、练笔。哪怕是零基础的写作者,也能从这里开启精彩的创作之旅,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书中汇集了叶伟民老师“故事写作营”系列课程的精华内容,是一本全方位、多角度的写作工具书。

火车司机、下岗工人、会计师、心理医生、程序员、游戏设计师、网文作者、全职妈妈、企业家……在本书中,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还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地球在变小,个体在变大,再细微的声音也能被听见,再平凡的个体也渴望去表达。拿起笔吧,一起迎接故事的诞生!

风格等于标新立异?

有好几年,我的邮箱每天都被投稿掩埋。处理它们并不容易,如果你点出其不足或建言二三,有些作者便会回击:“这是我的风格。” 言下之意:我就是这样子,是你看不懂。

外来稿件就不说了,自己的记者也如此。我带他们手把手修改稿件,先得到例行感谢,后个别越想越不忿,回头质疑:“你有照顾我的风格吗?”意思很明确:不是我写不好,是你压抑创新。

“风格”一词,就这样被偷换概念。在辩护者眼里,风格等于标新立异,反之就是无风格,更直接点就是平庸。这实在委屈了 “风格”,它从来不是什么杀马特、非主流的东西,也不是文过饰非的挡箭牌。相反,风格既悠久又年轻,既稳定又变化,既多样又统一。如果写作者能找到并驾驭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就会在茫茫文海中自带烙印,借周星驰一句台词,就像 “漆黑中的萤火虫那样鲜明,那样出众”。

作家的风格从哪里来呢?或者说,写作风格受什么影响,由什么决定呢?就这个问题,夏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文心》列举了影响写作风格的四要素。

影响写作风格的四要素

1.取材的范围

写什么,就从源头决定了写作风格。有人爱写诗歌,有人爱写小说,有人爱写游记,有人爱写散文,即使同一个人写不同题材,风格也不一样。体裁和题材是顶层设计,对风格有统领式的影响。我一直建议写作者应从最熟悉的领域写起,除认知优势外,还更容易形成自我风格。作家刘绍棠偏爱农村题材,写了一辈子,最终开 创了 “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2.作者的品性

所谓 “文如其人”,作者有什么样的个性,就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有人温和,有人急躁,有人细腻,有人敏感。温和的人写不好激昂澎湃的檄文,性子急的人也写不出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人贵有自知之明,选择写作类型和风格更是如此。

3.作者的语言习惯

成长经历、生活环境、阅读习惯、职业影响……都会让人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有人华丽,就有人质朴;有人豪放,就有人婉约;有人庄重,就有人诙谐。即使同一件事,不同人说也不同样,提笔写文章,风格自然也会各异。

4.写作的习惯

正如做事的过程会影响结果,写作习惯也会影响作品风格。有人信手拈来,洋洋洒洒;有人字斟句酌,慎之又慎。这没有好坏之分,一气呵成的未必潦草,斟酌再三的也未必完美,但表现在风格上,就会有所区别:大手一挥的大多豪放,慢思细品的大多雅致,还有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风格就更流动自由了。

模仿、摆脱、自成一家

风格可以穷尽吗?这个问题古人早已尝试求解。南朝刘勰著《文心雕龙》,将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类;唐代司空图著 《二十四诗品》,把诗歌风格分为二十四类。

然而,无论哪种分法,风格都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还有人写作,风格的进化就不会停止。这对写作者来说是好事——无论前人走得多远,前方依然留有新大陆。

希望归希望,如上文所警示的,风格创新绝不等同于标新立异,那很有可能是自我麻醉。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最好以前人为阶梯,先守正,再出奇。

汪曾祺在《谈风格》一文中,把作家风格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模仿;第二,摆脱;第三,自成一家。即遵循由已知及未知的路径,从已有的风格着手,再延伸、探索、创新 。

先说模仿,不妨从喜欢的作家入手。既然你爱看他的作品,那你们一定有某些相通的特质,或思想,或志趣,或品性……这意味着,他的写作风格很可能是你的 “菜”。

比如你喜欢王小波,他是后现代主义风格,那你就通读其作品,从模仿写起。除此之外,还要往上游回溯——读偶像的偶像。还是王小波,他喜欢的作家有奥威尔、卡尔维诺、卡夫卡、马尔克斯、杜拉斯等,一连串摸过去,你会感受到更一手的风格源泉。

汪曾祺也是这个观点:“你要认老师,还得先见见太老师。一祖三宗,渊源有自。这样才不致流于照猫画虎,邯郸学步。”

你可能会担心:那我岂不要学成第二个王小波?放心,哪有那么好的事!有个三四成就不错了。学不会的部分是人家独有的,求不来。但换个角度,这空白处不正是你创新的空间?

别忘了前文提过的影响风格的四要素。世界上不会有另一个你,你的经历、个性、喜好、思维都是独一份儿的。万不可看轻自己,也无须刻意改变,既要顺其自然,也要博采众长。

这些外来的、内在的、别人的、自己的东西交汇发酵,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酝酿成新的风格。这就是前文汪老说的 “摆脱”与 “自成一家”。

理论上,有多少个写作者,就有多少种风格,而风格相近者众,便诞生流派。我觉得不必刻意扎堆,也不必刻意远离,每个人的风格形成自有其时间表。而且新风格的产生,不能由作者单方面宣布,要经过读者和市场长时间的检验,最终形成共识才算数。

创新必然慢成。那些看似一夜悟道的,不过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蹚过了足够长的路 。

练习:风格猜谜

找到个人风格从模仿开始。现在就找一位你最喜欢的作家,模仿他作品里的某个经典选段。完成后,把你的版本给你最信任的 “第一读者”看,任何信息都不要透露,请他猜猜这是谁写的。

提示:

1.如果他猜不出来,不要气馁,可能他只是对这位作家不熟悉。重新找一位你们都熟知的,再来一次。

2.如果他一眼就猜出来了,那证明你模仿得很像。

3.最好的结果,是对方觉得和某位作家 “似而不同”。这说明你在模仿到位之余,已悄然长出自己的东西。

21天疯狂写作营

营期:

2024年10月11日~10月31日

“21天疯狂写作营”,每日一练习,每日一打卡,挑战你的写作极限。

我们诚挚地邀请你加入“21天疯狂写作营”,来这里找到你的写作同伴,同时还有老师为你的作品提出指导和修改意见,一起共度21天的写作时光!

选购创意写作指南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