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宦官,但是出名的宦官不在多数,一定程度上来说,一朝有一个能让后世铭记在心的就很不错了,今天笔者向大家介绍的这位太监,可以说是很多人都怀恨在心,笔者每次看到电视剧上演他的故事,就恨得咬牙切齿,今天笔者向大家介绍的这位“仇人”,就是明朝宦官干政的典型:王振。下面笔者就来带大家深入分析一下,作为明朝有名的乡村教师,宦官王振真的是一个坏人吗?

地方学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还没有进入紫禁城的时候,王振只是一个地方上的学官,略通经史,是一个落第秀才。出生于蔚州(今河北蔚县),出生年月不详。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有了老婆孩子还有官做。笔者觉得,如果这样的待遇给了十六岁的朱元璋,朱元璋也会感到十分满足。但是王振却不同,他把朱棣当作偶像,他也想像朱棣一样英勇。在他的心里,他有抱负,有理想,但是考进士又考不中,于是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实现他自己抱负的机会。

初入宫中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很多皇帝都是很清闲的,比如宣德帝朱瞻基,处理公文的时候,他很少自己亲自批注,很多时候都是他身边的宦官代笔批注的。后来,朱瞻基准备让地方上做的不好的官员入宫教宦官识字学习,可以获得荣华富贵。但是唯一的条件是,他要失去自己的一些东西,很多地方官都不愿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王振便是一个例外。当朱瞻基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王振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而他宁愿抛妻弃子,也要抓住这个时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自此,王振便进入了紫禁城。由于宫内的很多人都缺乏学识,王振一进去,就成为很多人崇拜的偶像,毕竟人家是个秀才,字还是认得很多的。这一点,朱瞻基看在眼里,加上王振本人善于揣测人意,入宫之后,朱瞻基就十分喜欢他,还把他放在了当时的太子朱祁镇身边,成为朱祁镇的讲师,朱祁镇和王振的缘分也因此结下。

试图掌权

历史上对于王振的记载,都说这个人十分狡诈。在朱祁镇身边侍奉的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内心的抱负和理想。朱祁镇很听他这位老师的话,于是王振一直在等朱祁镇长大,从而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宣德十年,朱瞻基病死,朱祁镇即位。朱瞻基死之前,为自己的儿子做足了准备,他派了很多肱骨之臣,辅佐朱祁镇,其中包括四朝老臣“三杨”,另外还让太皇太后张氏听政。此时的朱祁镇只有九岁,一个九岁的孩子,又能做什么呢。王振当时认为朱祁镇做了皇帝,自以为可以耀武扬威,但是因为有张太后和三杨,王振的小心思并没有机会实现。张太后还时不时敲打王振,过几天就把王振叫过来骂一顿,这个时候的王振,只能笑脸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王振从来都不是一个乖巧的人,绝不会因为这样就什么也不做。他阴险狡诈,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张太后和三杨面前,他恭谨有礼,三杨还曾把他认做好人,在背地里,他又开始和大臣相互勾结,组织自己的党羽,很多大臣办事都需要经过王振,贿赂王振,才能够实现。朱元璋曾在大殿外立了一座碑,碑上刻着“宦官不得干政”,张太后曾提点过王振,王振第二天便把那块碑偷偷移走,大臣发现了也不做声,因为他们知道是谁干的,也知道说了也没有意义。

镇振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统六年十月,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重建竣工,朱祁镇在皇宫大摆筵宴,进行庆贺。按照明朝宫中制度规定,宦官无论如何也没有资格参加宫宴。可这时的王振已深得英宗宠信,英宗在宴会上见不到王振,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急忙派人前去看望。王振见了来人,自比周公,大发牢骚说:“周公辅助成王,为什么唯独我不可以到宴会上去坐一坐呢?”使者将王振的话报告了英宗,朱祁镇不但没有怪罪,反倒觉得王振受了委屈,下令打开东华门的中间大门,让王振进入宫中参加宴会。王振刚刚来到门外,宫中百官即向他罗拜,表示欢迎。

大权独揽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病逝,失去了对王振最有控制能力的人。杨荣病死,杨士奇因为儿子杀人而引咎辞职,只有杨溥在朝,而杨溥也老了,心计又没有杨荣多,而杨荣引入内阁的大学士马愉、曹鼐资历太浅,威望不够,王振擅权的一切条件都成熟了。王振觉得自己的一切拦路石都被清除掉了,便轻而易举的掌握了政权。他权势强大起来之后,在京城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府邸;他还修建智化寺,为自己求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间,王振权势十分强大。谁若顺从和巴结他,就会立即得到提拔和晋升;谁若违背了他,立即受到处罚和贬黜。一些官僚见到王振权势日重,纷纷前来巴结贿赂,以求高升。工部郎中王佑最会阿谀逢迎。一天,王振问王佑说:“王侍郎你为什么没有胡子?”王佑无耻地回答说:“老爷你没有胡子,儿子我怎么敢有。”一句话说得王振心里甜滋滋的,立即提拔他为工部侍郎。徐睎和王文亦因善于谄媚,被王振提拔为兵部尚书和都御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那些稍有不服、甚至要和自己分庭抗礼的朝臣,王振的霹雳手段便立即使用上,决不留情。正统八年的一天,炸雷击坏奉天殿一角,英宗因遭此天灾,特下求言诏,要求群臣极言得失。翰林侍讲刘球上疏提出“皇帝应亲自处理政务,不可使权力下移”等项建议。王振看到刘球的建议有侵己之处,大怒,立即下令逮捕刘球入狱。这时,正值编修官董磷因自己要求任太常卿一事而被王振关进狱中之时,王振便想通过董鳞之事置刘球于死地。立即指使其党徒马顺用毒刑拷打、逼迫董磷承认他自己所请太常卿之事是受刘球所指使。刘球被逼不过,只好屈服。王振便以此下令处死刘球,并把刘球的尸体肢解。朝野大臣听说此事,皆不敢上疏言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之后,很多大臣都因为害怕王振,不敢发表自己的建议,更有无耻者纷纷认王振作干爹。王振就是这样,利用手中权力,一面结党营私,大力提拔那些溜须拍马、谄媚逢迎之徒;一面大打出手,残酷地镇压那些反对自己专权和对自己不恭不敬之人。王振则遍受贿赂,又大肆贪污,家中财富越来越多。后来王振败绩,籍没其家产时,仅金银就有六十余库,玉盘一百多个,珊瑚树高六七尺者二十余株,其他财产不尽其数。

土木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北方地区瓦剌势力逐渐强盛,成为北方最有地位的势力。在很早的时候,便已经有了明朝和边境地区人民互市的事情,目的便是不费一兵一卒,平息战乱。在也先时期,数量尤其多,次数也由原来的一次,变成一年多次,他还曾用自己的劣马充当好马,以交换物品,瓦剌的牛羊很多,不用担心交易的不足。但是大明朝的日用品制作是需要时间的,次数太多肯定是不能弥补的,大明的很多大臣都发现也先是在给大明朝挖坑,便纷纷建议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王振对于此事很是积极。(可能因为也先没有贿赂他)也因此,王振没收了也先的很多东西,成功激怒了也先。起初也先只是以武力相逼,不久之后,战火就开始燃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带领他的众多将士开始对大明进攻,明朝的很多城池和大将纷纷失去,二十三岁明英宗朱祁镇受王振怂恿,决定御驾亲征。当时有很多大臣都上奏跟皇上说不能御驾亲征,但是作为王振的学生,朱祁镇觉得王振说得对,王振的决定不会有错,所以他执意御驾亲征。

7月16日,朱祁镇派朱祁钰监国,和王振一同带了大约二十万军队御驾亲征(号称五十万),但是你想,仅仅十五天,他们从哪筹到近五十万人,朱棣打仗的时候,光准备就要准备几个月,所以军队估算下来大概只有二十万人,与将士同行的,还有很多的官员,其中包括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等。打仗说到底打的就是后勤的储备。当时集结队伍的时候时间本就匆忙,军队的很多事情都没有筹备到位,在作战的时候,还有很多军政要事都由王振一人专断,即使是成国公朱勇在王振面前也要膝行而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49年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未交锋,镇守太监郭敬报告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然后就撤退了。后来王振想要让朱祁镇去他自己的家乡蔚州,以此来表示自己的威风,就像是今天很多人有出息了回村的时候一定要大摇大摆一样,来表示自己出头了。但是王振好像很是清高,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在冷兵器时代,军队首尾相连是很重要的),军队的首尾无法相连,导致军队疲惫不堪,此时,瓦剌军队突袭,明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当知道如此错误的排兵布阵的时候,连瓦剌也先都感叹,一百年来,也难得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可见当时的指挥是有多么的愚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49年8月13日,明军狼狈逃到土木堡,而瓦剌军紧追不舍。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隔日瓦剌军队包围土木堡。也先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以麻痹明军。明英宗不疑有诈,遣曹鼐起草诏书。王振下令移营就水,当明军大军移动时,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乱成一团,瓦剌军伏兵四起,趁机发动总攻,仓促应战的明军被打得大败。明军二十余万人有三分之一战死,中伤居半。跟随的众多大臣纷纷战死,此时的王振还在胡言乱语,樊忠将军看到这个人,实在是不满,于是就用自己的锤子砸死了王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之后,王振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朱祁镇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朱祁钰为了惩罚王振,诛杀了王振的九族,还抄了王振的家(这里真的爽)。英宗复辟后,思念王振不已,下诏为其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天顺元年,英宗在京城智化寺北院为王振建立旌忠祠,以祭祀亡灵。

总结

王振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但是书读半本,未能了解其中深意,而且在道德品行方面有很大的问题,表里不一的人在现在也会被所有人厌恶。但是他有理想,有抱负,如果是正确的方式可能就不会背上千古骂名,不过无论怎样,他始终是土木堡之变的始作俑者。而土木堡之变的后果,用王振一个人的人头是始终都无法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