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弘治十八年初,锦衣卫诏狱里,几个彪悍的锦衣卫,如狼似虎地架起来一个人,向外拖去。

今天是他的大日子,因为他将在上万个太监宫女面前,被凌迟处死。

这个即将被千刀万剐的人叫刘山,曾经是乾清宫的内监,是皇帝身边的机要人员兼生活秘书。

他到底犯了什么大罪,要享受跟魏忠贤、刘瑾一样的待遇,遭受凌迟这样的极刑?话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1

三年前,武成中卫的一个编外人员郑旺,来到了北京城,找他的女儿——王女儿。

因为他听到一个传闻:他们老家驼子庄有一家姓郑的,女儿在皇宫里,要当妃子了。

郑旺怀疑就是他女儿,因为:

第一,他姓郑;

第二,王女儿很漂亮;

第三,王女儿一直在高级官员家里,有可能被送进宫里。

如果真是他女儿的话,他可是皇帝的老丈人了!

等他到了北京,又犯了愁,怎么才能跟他女儿联系上呢?

他根本不知道女儿在皇宫哪个地方,甚至不知道他女儿现在叫啥!

武成中卫是一支曾经守卫过皇陵的功勋部队,但是从寿陵卫重新整编为武成中卫之后,就没以前的待遇了,编外人员的生活还是很艰苦的,所以郑旺在王女儿十二岁的时候,把她给卖了!

非常明确的是,第一次王女儿是被卖给了第六代东宁伯焦栋做婢女,后来又听说被焦栋转卖给了通政司沈通政,之后就没消息了。

于是,郑旺找到了两个远房亲戚,锦衣卫编外人员妥刚和妥洪兄弟俩,虽然是编外人员,但是他们是有可能进外宫或者见到内宦的。

妥洪就让郑旺写了一个帖子,具体说明了王女儿和郑旺的关系和经历,然后带着这个帖子去皇宫了,看有没有机会能把帖子递进去。

机会还真的来了,乾清宫机要人员兼皇帝生活秘书刘山碰巧有事外出,被妥洪在玄武门外等了个正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妥洪见到刘山就跪下了,把帖子举过头顶,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说什么也要让刘山帮帮忙,让郑旺父女能够相认,总不能让女儿在宫内锦衣玉食,老父亲在外面吃糠咽菜吧。

刘山有公务在身,忙着呢,随手接了帖子,一看妥洪也没什么孝敬,随口答应了一句就走了。

过了一个多月,刘山早都把这事忘到爪哇国去了。

郑旺三人一看这没什么消息,也回过神来了,托这么高级别的人办事,怎么也得给意思意思吧,于是郑旺咬咬牙,带了些米面之类的土产送给了刘山。

刘山拿了郑旺的孝敬,总算把这个事当回事了,开始在宫里查访有没有王女儿这个人,终于被刘山问到有一个宫女郑金莲,小名就叫王女儿。

刘山就拿着帖子去找郑金莲,问道:“你是不是小名叫王女儿?你亲爹郑旺拿了这个帖子来,让我跟你通通消息,叫你父女相认。”

郑金莲一脸懵逼地说:“这不对啊,我爹姓周,不姓郑啊。”

刘山这时候心里很清楚,郑金莲肯定不是郑旺的女儿了。

如果这时候他去对郑旺说,你女儿不在宫里,那么后来他不会将自己推向凌迟这种惨无人道的极刑,一念之差,把他推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2

郑旺送来的东西,刘山舍不得还给他,他知道郑旺的女儿被倒卖了几手,就出去对郑旺说:“你女儿小时候被卖,中间又被转手了几次,原来的事都有些记不清了,想认你,又害怕你是冒充的。”

郑旺一听,跟自己女儿的经历对上了,就信了郑金莲真的是自己的女儿。

自打这以后,郑旺就三天两头地往皇宫跑,送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熟食、布匹绸缎什么的,让刘山转交给郑金莲。

刘山这时候已经骑虎难下,如果说他这时候再说郑金莲不是郑旺的女儿,郑旺如果闹起来,那么肯定没刘山什么好果子吃。

于是郑旺送过来的东西,他全都收下来自己用了,又找一些衣服鞋袜布匹绢花什么的,送给郑旺,就说是他女儿孝敬父亲的礼物。

谎话说得久了,刘山自己也信了,于是,郑金莲被选入乾清宫后,他乐滋滋地对妥洪说:“郑金莲被安排进乾清宫了,你们都是皇亲国戚了,但是呢,要低调,这事不宜大肆张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刘山也不想想,这种光宗耀祖的事,你让他不张扬,就那几个眼皮子浅的人,可能吗?

郑旺在驼子庄喝了酒就开始吹牛:“老子的女儿在皇帝的寝宫里,给皇帝生了个儿子,老子就是皇帝的老丈人!”

乡亲们一听,这也太厉害了,郑旺发达那是迟早的事啊,赶紧巴结巴结拉拉关系,将来肯定能用上,于是争相给郑旺送礼。

郑旺一看送礼的人多,怕记不住,就建了一个礼品登记簿叫聚宝历,专门记载哪年哪月哪天,谁谁谁送了什么东西。

到最后事发的时候,这个礼品登记簿上前前后后记录了有六百多人给郑旺送礼。

弘治十七年某天,郑旺一看日子,女儿的生日快到了,就做了些熟食,买了些好酒,送给刘山,让他转交郑金莲,为女儿庆祝生日。

刘山毫不含糊,又自己把东西扣下了,然后随便找了些衣物食品什么的送给了郑旺。

郑旺就带着刘山给的东西去了驸马府,这个驸马府正是仁和长公主的驸马齐世美的府邸,长公主是当今皇帝弘治的大妹妹。

驸马齐世美已经在一年前去世,仁和公主住在宫里,所以是齐世美的长子齐良接待的郑旺。

齐良这时候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缺乏江湖经验,见郑旺拿了这么多宫里的东西,也就信了他是皇亲国戚,于是送了郑旺一张豹子皮、一些马鞍辔头,又送了一些衣物布匹给郑旺的老婆赵氏。

这下更不得了了,拿着驸马府的赏赐回到驼子庄,乡亲们更相信郑旺是个实打实、如假包换的国丈了,郑旺家的亲戚更加肆无忌惮,胡作非为起来。

3

所谓天要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猖狂。

郑旺一家的异常举动很快吸引了锦衣卫的注意。锦衣卫一打听说郑旺自称国丈,涉及皇室的事情,不敢怠慢也不敢私自处理,赶紧向上报告。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一听,皇上还有个老丈人,这事我咋不知道呢,肯定是假的啊,调查清楚之后,汇报给了弘治。

弘治肯定不能忍,让把人犯都带来要亲自审问。锦衣卫三下五除二就把郑旺、刘山、郑金莲三个人抓住,送到了弘治面前。

到了这个地步,刘山也知道玩大了,一口咬定是郑金莲承认了是郑旺的女儿,郑旺送来的东西都交给了郑金莲,这样他的罪行最小,不过就是私自在皇宫内外传递东西。

郑金莲则说这事我完全不知道,就几年前刘山来问过一次是不是郑旺的女儿,当时就否认了,这几年过去了怎么因为这事被咬了呢?

要是换了朱元璋或者朱棣,这种事几个人都直接弄死完事,弘治比较仁厚,自己审不清楚就交给锦衣卫,他们比较有办法,效率还高。

锦衣卫果然不是吃干饭的,很快就审清楚了。

一、郑金莲的父母姓名、出生日期、年龄、入宫时间都跟郑旺说的对不上。

二、郑旺的女儿小时候右肋部生过痘疮,有痘痕,后背有开水烫过的伤,郑金莲身上没有。

综合以上两个证据,郑金莲不是郑旺的女儿,而是如她自己所说的,姓周。

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郑旺等人只能认罪伏法。

锦衣卫综合判断各人的犯罪事实,做出了以下判决意见:

刘山:妖言惑众,是主犯,处斩。

郑旺、妥刚、妥洪:传播谣言并获利,从犯,处斩。

其他人或者徙(流放)或者杖(打板子)

锦衣卫的判决意见递交给皇帝后,很快批复就下来了:

刘山:利用职务之便在皇宫内外传递物品和信息、妖言惑众,两罪合并处罚,判凌迟处死立即执行,让宫内所有内侍去观看行刑的现场直播。

其他人的判决按照锦衣卫的意见执行。

到这里,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场景,刘山在上万内侍的面前,被凌迟处死。

请各位注意,刘山的主要罪行是利用职务之便,在皇宫内外传递物品和信息,这是君王的大忌,尤其是皇帝身边的内侍,勾结宫外人员是大罪,让所有内侍去看就是要起到一个杀鸡儆猴的作用。

相比起刘山,其他人的事,就没那么大,甚至可以说是被刘山骗了。

4

郑旺没死。

斩刑不是立即执行,都是要到秋后才开刀,于是奇迹发生了。

弘治十八年五月,一向体弱多病的弘治驾崩了,作为唯一的继承人,朱厚照登基即位,年号正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德即位之后例行进行天下大赦,于是郑旺等人就这么被放出来了。

但是,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

也许是因为曾经辉煌过,没办法再吃清贫的苦,消停了不久之后,郑旺又开始说自己的女儿在皇宫里,是现在皇帝的亲妈,自己是皇帝的外公。

有个叫王玺的,觉得这个事有希望,皇帝登基了,总不至于让自己的亲妈和外公受苦吧,如果帮郑金莲翻案成功,那回报不可估量!

但凡两位对当前局势有点了解,也不会想出这种馊主意来,正德刚登基,地位并不稳固,坊间的各种传闻沸沸扬扬,甚至说正德不是弘治的亲生儿子,现在你来给郑金莲平反,他怎么可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宫女生的?不是自己把头伸到人家刀口上吗?

于是,正德二年,毫无阶级斗争经验的王玺先生,跑到东安门,高喊:“国母姓郑,被幽禁了几年,我要面见皇上,亲自告诉他真相。”

皇上没见到,倒是很快就招来了东厂的公公,王玺和郑旺被抓后送到刑部,定了个妖言惑众的罪,两人都不服提出上诉,报大理寺复审之后维持原判,最后报皇帝终审,年轻的正德小皇帝比他爹狠多了,两人跟刘山一样:凌迟处死。

5

以上,都是根据《明实录》梳理得出来的结论,是正史。

《明实录》由当朝的文官撰写,最终审定人是皇帝,有些不利于皇室的东西,肯定是不会出现在《明实录》里面的。

实际上,野史不是这么说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另一个精彩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