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新中国75周年华诞到来之际,小帮特别邀请《试题调研》编辑部的老师们结合考点考向,整理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你必须知道的75个知识点!」

电子版可在文末领取~让我们祝福亲爱的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

语文:20条爱国主题金句

1. 回眸过去,我们走过千山万水,取得骄人成就;展望未来,我们还要继续跋山涉水,向着更加伟大的目标进发。

2. 我们希望,瞬间的积淀不要流淌,岁月的馈赠别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潜的力量,让我们与时代和社会一起,向阳生长。

3. 祖国二字,让多少人心中泛起温柔的波浪,让多少人眼里涌起晶莹的泪花,让多少人胸中奔腾一股股热血。

4. 对祖国的爱并不抽象,在每一滴奋斗的汗水中,也在每一个前进的脚步里。激发爱国豪情,激扬爱国之力,我们将不仅成就更好的自己,更会成就更好的中国。

5. 激荡家国情怀,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6.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7. 忆往昔,百年征程砥砺“同心”;看今朝,千秋伟业催人奋进。

8. 回望历史问初心,千秋伟业谁扛鼎?壮志豪情应犹在,逐梦不止方年轻。

9. 爱国从不是空泛的,深厚的爱国情、高远的强国志,落脚点在于务实的报国行。

10. 没有伟大祖国的依托,青年奋斗就会失去底气和力量;没有对祖国母亲的热爱,青年奋斗也将失去价值和意义。

11.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12. 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有机会把整个世界作为想象的行动的空间,去一展拳脚、实现抱负。

13. 扎根中国大地,始终用更高的站位、更长远的眼光、更宽广的格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14.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15. 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从历史到现实,家国的书写、大我的境界,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

16. 回首来时路,是“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力,赋予我们攻坚克难的勇毅,创造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人间奇迹。

17.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青年人须把握当下,脚踏实地,以平和谨慎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将勤奋化作逐梦的灯盏,一步一个脚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锐意前行。

18. 今日,我们站在新征程上,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尤须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实干之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号巨轮必将驶向更加辽阔深远的海域,去领略更加壮美的风光!

19.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

20. 万里山河,东风浩荡;行程万里,初心如磐。

历史:29条必背知识点

第一部分:政治制度与对外交往

1.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积极发展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外交关系,通过出席国际会议发挥大国作用。

3.新中国进行的积极外交活动为国家建设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

4. 1953年12月,中印两国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为国际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6.“一边倒”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交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一边倒”方针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7. 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召开,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8.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1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第二部分:经济发展与调整

1.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2.土地改革使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3.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抗美援朝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5.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7.新中国成立后的统一财经对于克服财政赤字、稳定市场和发展经济意义重大,为调整工商业和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

8.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两翼”即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10. 从根本上看,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改造服从于社会主义工业化,而社会主义工业化又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11.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12.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伟大成就。

13.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历史任务,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第三部分:科技文化与时代风貌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2.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初步建立起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经验。

3. 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和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

5.三线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和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 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促进了国防现代化建设。

政治:26条必背知识点

第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 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6.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第二部分:经济与社会

1.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2. 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成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三部分:政治与法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4. 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7.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8.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

9. 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0.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11.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12.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13.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14.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5.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16.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

17. 国家的职能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对外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18. 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以上内容根据《试题调研》原创整理!

《试题调研》月刊教辅出版22年,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学子长大,是第一也是唯一按月出版的考情信息技巧类教辅,紧跟考情变化,每年都能压中高考题!

题目新颖、答案详细,一切你需要的解题技巧都能在书里找到。2025版《试题调研》新增1200+节名师视频课,购书即可免费观看!

第4辑《高考超重点》国庆上市!特别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月一手考情,讲透关键题型!

和《试题调研》一起冲刺开学第一次月考吧~

「75个知识点」电子版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领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