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订阅会员

秋日焕新,开启全年阅读计划。订阅《细读商业经典》,你将听到商业、科技、经济、人文、生活、文学等领域经典好书,和20+行业专家、7000+同路人一起,提升认知思维。现在加入,可获得2本定制配套读书手账。

整理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曾说:“在人的一生中,你永远都无法回避经济学。”

“资源有限、欲望无穷”,经济问题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为了解决经济问题,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你是否想过,那些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和原理?

亚当·斯密提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但它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数理化教我们认识自然世界,那么经济学作为一门人文社科,给我们一种新的视角去认识人的选择行为,剖析社会现象。

今天小巴为大家精选了2本经典经济学专著,分别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由经济学家王福重老师解读。

一起来看看精彩选段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富论》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

亚当·斯密这一生,最大最主要的成果就是著名的《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一版发行于1776年。

这一年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同年美国发表了《独立宣言》,标志着人类追求自由与进步的新时代的开启,同时也宣告了贸易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兴起。

亚当·斯密曾游历欧洲大陆,特别是在法国的经历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成为他撰写《国富论》的重要契机。

从全称可知,它探讨的是国民财富的事,涵盖了国家与个人的财富,但主要关注的是民间财富。

这个财富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出现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创造它,这就是所谓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是这个书名本身的含义。

《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领域的圣经,因此也确立了亚当·斯密作为现代经济学奠基人的地位。

虽然亚当·斯密之前已有经济学研究,但他首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政治经济学发展到亚当·斯密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体系,因此亚当·斯密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唯一和真正的创始人。

在此书中,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我们知道,科学理论,包括统计学,并非对现实的直接描述。

例如,在几何学中,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宽度的,完美的圆是无法绘制的。

这些都是理想化的模型,并非现实存在,但它们对于科学理论的构建是必要的。

科学理论是一套自洽的假设体系,它们可以指导实践。

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导我们认识天体现象,牛顿的三大定律指导我们认识自然世界。这些理论是基于特定适用范围的,超出适用范围后可能不再适用。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同样需要明确其研究范围。

亚当·斯密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创立者,他给经济学划定的领地是:要假定人是理性的,人是经济人。

经济人假设指的是,个体在经济活动中是理性的,并且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也就是说,亚当·斯密除了提出市场机制中“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还奠定了经济学的适用范围,就是他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

如果不接受这一基本假设,那么经济学的研究将无法进行。经济学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它假设人的行为是理性的。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那么经济学无法解释这种行为。

好比一个企业如果不追求利润,一个消费者不追求自己效益的极⼤化,那么经济学就无法解释这些人的行为,他是不理性的、疯子的行为,经济学不解释。

经济学假设所有人在决策时都是理性的,即他们不会做出非理性的选择。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这一假设,那么他就不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如果你不怎么怀疑假设,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了科学的殿堂;如果你怀疑假设,不愿意学它,那么就永远进不了科学之本,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中国有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说叫作《镜花缘》。其中的君子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它描绘了一个每个人在交易中都试图最大化他人利益的社会。

卖东西的追求价格越低越好,买东西的追求价格越高越好,这才叫君子。

然而,这种行为在现实中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建立在个人利益的追求上。

一开始,定价5元与10元的差距尚小,但若是演变成不要钱和500块,那么差距就太大了。

差距越大,买卖势必是做不成的,那么后续的生产也将泡汤。当生产停止,后果是灾难性的,人类就要灭亡。

所以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因为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实际上就等同于消费者要追求效用的极⼤化,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社会也要追求最好的结果。

只有这样,我们的行为才是可以预期的,经济学才是有用的。

这是《国富论》的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点击了解本期完整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把握市场有效需求理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的著作。

这本书创立了宏观经济学,在此之前,所有的经济学都是微观经济学,虽然对宏观问题如增长问题有所涉及,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

书名中的“通论”意味着通行于一般情况下的理论,与之前仅适用于特定情况的特例性理论相对。

凯恩斯在书中特别强调了就业的重要性,将其置于宏观经济分析的首要位置,因为就业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和国家经济的稳定。

此外,凯恩斯对货币和利息的理论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货币主要指的是现金,而现金本身不产生利息。相较之下,其他类型的资产,如债券,能够产生利息收益。

尽管现金和债券是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集中讨论了就业、货币和利息这三个关键问题,它们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这实际上也是我们现今观察宏观经济,或是学习宏观经济学最核心的三点。

而凯恩斯最有名的理论,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也是他解释失业问题的核心理论。

有效需求指的是消费者既有购买意愿又具备购买能力的商品或服务总量。

凯恩斯认为,社会总需求通常不会与总生产量相等,总需求始终是总生产量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市场上始终存在未售出的商品。

未售出商品的价值等同于消费者手中未花费的货币。换言之,只要消费者手中有未消费的货币,市场上就会有相应的剩余商品。即如果消费者选择储蓄而非消费,市场上就会形成商品过剩。

而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边际效用递减。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其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会慢于收入增长速度。这是由于物品带来的主观满足感(即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其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随着市场上消费和投资商品的增加,额外投资带来的利润率逐渐下降,导致投资需求减少,从而市场上未售出的投资商品(如机器、设备)越来越多,生产规模必须相应缩减,因为产品无法全部销售出去。

这种产品过剩导致企业不得不减少产量,结果可能是裁员,进而导致非自愿失业人数的上升。

这就是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说完了就业,我们来看利率。凯恩斯的利率理论是其货币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个人或社会的货币需求由两部分组成:L1和L2。

L1指的是与国民收入水平相关的货币需求,其中y代表国民收入;而L2则与利率相关,其中r代表利率。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单位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与总产出量相同。

因此,国民收入水平与就业水平密切相关。就业机会的增加会导致总产出增加,进而提高国民收入。

凯恩斯的理论将货币需求(L)、就业和利率(r)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体系。

货币需求的增加会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总产出,最终影响就业水平。反之,就业水平的变化也会通过影响国民收入进而影响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的规模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预防性需求。个人或社会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或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持有的现金。这种需求与个人的收入或社会的总收入水平相关。

二是交易需求。个人或社会为了进行日常交易而持有的现金。

凯恩斯将资产分为两类:货币和债券。货币现金不产生收益,而债券(如股票、房产)则能够产生收益,即利率。

因此,持有现金的意愿与债券的利率成反比:利率上升时,持有现金的意愿下降;利率下降时,持有现金的意愿增加。

这就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理论。

点击了解本期完整内容

截至目前,《细读商业经典》已解读90+本经典,平均每本书的解读时长超1个小时,订阅会员人次7000+,课程收听人次150万+。

这门课程的会员费用是360元/年,现在订阅课程,你将获得这些权益:

1.获得2本课程配套定制手账,近10万字课程精华,让思考书面化,形成有效阅读。

2.未来1年,每天收到推送的好书解读,每周解锁1本新上架解读书。

3.畅听已经上线的90+本解读书,以及未来1年50本好书。

4.解锁频道单集时长Top1的课程,平均每集解读时长1小时以上,内容围绕商业、科技、经济、人文、文学、心理、家庭、健康等多个领域。

5.以吴晓波为核心,邀约行业领袖、一线记者、名校教授、企业CEO、畅销书作家参与解读,多角度理解经典。

提前储备一整年的精神食粮

点击下图▼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