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三国士族的发展时期。士族是产生于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展,儒家思想居于统治地位,儒家经典成为重要学习内容,五经成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专修五经的士人,太学的五经博士,以家学为主,世代相传,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影响力,成为经学大儒,发展成为世家大族,世代为官,在政治和学术方面都拥有较高的地位。

直到东汉末年,外戚干政、宦官乱政发生了两次党锢之祸,大量的杀害迫害流放贵族时代,经学大儒,世家大族遭到破坏。三国时期,曹操出身于寒族,实行唯才是举的选人用人政策,对并无真才实学的士族,进一步抛弃迫害,如世家大族出身的孔融被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

曹丕建立建立魏国,是魏孝文帝,采取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制度即九品中正制度。从而使官僚贵族士大夫垄断选官任官制度,掌握的五品以上的官员任用,使这些名门大族。家族成员人人为官,世代为官。五品以下的官员就属于寒族。

东晋时期士族达到鼎盛。三国时期的东吴就有朱、张、顾、陆四大家族,掌握着南方的政治经济、资源优势。东晋时期,琅琊王司马睿在建业称帝,依靠琅琊王氏家族势力取得政权。并依靠其影响力稳固了原著土著大族,形成了王马共天下的局面,并形成了王谢桓庾的门阀士族,把持着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使皇权衰落,形成为门阀政治,使门阀士族势力达到顶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晋名士

北府军成为寒族的代表。东晋中期北府军建立,为了强干弱枝,分割荆州势力。更为了应对北方前秦的侵犯,在南部徐州、兖州地区征调英勇善战的流民族组成军队因谢玄驻京口(为北府),所以称北府军。其参军为刘牢之。

北府军在于前秦淝水之战中取得以少胜多的战绩,北府军将领一战成名,拥有了政治、军事地位。在东晋末桓玄之乱中,北府军将领刘裕消灭桓玄残余兵,清除了桓氏家族势力,是寒族与士族的再一次交锋。南朝宋、齐、梁、陈统治阶级全是寒族出身,消灭部分士族成员,将世家大族的官职名誉化,大量启用寒族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琅琊王氏羲之

门阀士族已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真才实学,追求虚荣和享乐。不愿与寒族为伍。梁武帝时期的侯景妄想与门阀士族结亲,遭到拒绝。在侯景之乱后,实施报复大量的杀害士族家庭成员。使门阀士族势力大幅削弱。其影响力直到隋唐中期才彻底消除。

自三国两晋至南朝,尤其是东晋时期,门阀士族达到鼎盛,依靠其家族势力,凭借九品中正制度控制官员的任命,官僚贵族家族化,家族官僚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晋名t

由于通过政变形式,而不是革命和战争的形势,实行政权的平稳过渡,采取政变的形式迫使前朝皇帝退位,门阀士族世家大族,没有受到根本的变革,使名门望族,奢靡之风空谈之风盛行,一系列的政变没有根本动摇门阀的基础。从而其更加根深蒂固。